眼中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眼中釘 |
成語: 眼中釘 拼音: yǎn zhōng dīng |
成語典故
眼中釘 :通常,人們總是用「眼中釘」來形容極為仇視的人。可你知道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嗎?其實「眼中釘」的背後還真有故事啊!
《新五代史·趙在禮傳》:「在禮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罷去,宋人喜而相謂曰:'眼中拔釘,豈不樂哉?'」,「在禮」就是趙在禮,可見宋州百姓對這個人是多麼的憎恨和厭惡。那麼,趙在禮是何許人也?宋州百姓為何對他恨之入骨? 原來,趙在禮(公元882年-947年)是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五代時期的將領。他在鎮守宋州的時候,橫行霸道,百姓深受其苦。有一天,朝廷下旨,讓趙在禮移鎮永興。百姓聽說之後,高興得奔走相告,說:」這個人走了,就好像拔去了咱們眼睛裡的釘子,真是高興啊!」 趙在禮聽說之後,大怒,欲報被稱為「眼中釘」之仇。他上表朝廷,請求在宋州多留一年,朝廷隨即批准了他的請求。於是,趙在禮命令小吏搜檢戶口,凡農戶每年必須交納一千錢。這個錢就叫「拔釘錢」,誰敢不交,就鞭打誰。百姓氣憤地說:「就是朝廷規定的賦稅,也沒到這個程度啊!」趙在禮當年收錢就達百萬之多,宋州百姓苦不堪言。 趙在禮重征暴斂、強行搜刮,稱之為「眼中釘」實不為過。壞人往往都沒有好下場。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契丹攻入京城汴州(今洛陽),後晉滅亡,趙在禮見狀立即奔赴京城,向契丹首領致敬、表忠心。可契丹首領不僅不買賬,反而還向他索取財寶、讓兵士羞辱他,趙在禮敢怒不敢言。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1月25日夜晚,趙在禮見仕途無望,又懼怕契丹首領的淫威,便用衣帶系在馬棚欄杆上,上吊自殺了。 其實,關於「眼中釘」還有另一個版本。明朝文學家楊慎(1488年—1559年)在《古今風謠》里,也記載了一個與「眼中釘」有關的故事。 宋朝的時候,朝廷中除了皇帝,最有權的就是宰相了。可宋朝的宰相卻不是一位,往往有好幾位,多時達到二位數。皇帝設這麼多的宰相,其實就是為了相互牽制。宋真宗年間,朝廷里曾設了12個宰相。其中,宰相之一的丁謂(公元966年——1037年)則不是善良之輩。他先後任宰相七年之久,和太監狼狽為奸,一度把持朝政。 當時,老宰相寇準(公元961年——1023年)尚在朝中。丁謂深知寇準為官公正、剛正不阿,生怕自己所做的壞事被他抓住把柄,引發後患,所以千方百計地在宋真宗趙恆面前說寇準的壞話。結果,昏庸的宋真宗還真的把寇準貶至雷州(今廣東海康)、衡州(今湖南衡陽)等地。 丁謂的所作所為,朝廷上下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都為寇準鳴不平。不久,京城裡出現了一首童謠。歌中唱到:「欲得天下寧,須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歌中的「丁」,就是丁謂。於是,「眼中丁」的說法逐漸流傳開來。到後來,「丁」又演變成了「釘」[1]
成語釋義
比喻心中最厭惡、最痛恨的人。
成語出處
《新五代史·趙在禮傳》:「在禮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罷去,宋人喜而相謂曰:『眼中拔釘,豈不樂哉?』」
成語例子
茅盾《歸途雜拾》:「山,和它的密茂的樹林,成為敵人的眼中釘。」
英語翻譯
eyesore[2]
參考文獻
- ↑ [http://www.sohu.com/a/280035478_256639 解讀「眼中釘」的由來,原來和這個故事有關! ],搜狐網
- ↑ 眼中釘,成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