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矜持 + 只願為你守着約 + 過眼雲煙 + 天空 + 眷戀 + 我願意 (王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菲
圖片來自搜狐網

矜持 + 只願為你守着約 + 過眼雲煙 + 天空 + 眷戀 + 我願意 是一首由王非演唱歌,許常德/黃舒駿/袁惟仁/黃桂蘭/王中言/姚謙 作詞、郭子/黃舒駿/袁惟仁/楊明煌/鍾興民/黃國倫作曲,收錄在專輯《王菲幻樂一場演唱會》中。

歌曲歌詞

我從來不曾抗拒你的魅力

雖然你從來不曾對我着迷

我總是微笑的看着你

我的情意總是輕易

就洋溢眼底

我曾經想過在寂寞的夜裡[1]

你終於在意在我的房間裡

你閉上眼睛親吻了我

不說一句緊緊

抱我在你的懷裡

我是愛你的

我愛你到底

生平第一次我放下矜持

任憑自己幻想

一切關於我和你

你是愛我的

你愛我到底

生平第一次我放下矜持

相信自己真的

可以深深去愛你

深深去愛你

許多人在周圍

我卻從未眷戀

再也沒有人像你給我

那初見顫動的感覺

我只願為你守着約

我的心永遠那麼恬

也許孤單寂寞

但心中依然

無悔也無怨

我只願為你守着約

我的心從沒有走遠

不管陰晴圓缺

不管時間空間

一生都不會改變

再長的路

縱然距離遙遠

我能穿越

突然間我找到一句

可以形容自己的遭遇

能夠不去傷害彼此

卻又足夠做為解釋

那是在想盡各種方式

明知沒有辦法的事

還是真的如此

我們已不用依賴

曾經需要對方的日子

過眼雲煙

好像每一朵雲都是你的抱歉

別說再見

已經沒有權利義務再去見面

過眼雲煙

眼淚已不再是傷心時的屋檐

別說再見

都是眷戀才讓愛情危險

那是在想盡各種方式

明知沒有辦法的事

還是真的如此

我們已不用依賴

曾經需要對方的日子

我的天空為何掛滿濕的淚

我的天空為何總灰的臉

飄流在世界的另一邊

任寂寞侵犯一遍一遍

天空劃着長長的思念

但願天空不再掛滿濕的淚

但願天空不再塗上灰的臉

零下10度寒冷的街

害怕告別吻出眼眶的淚

糾結

堆得比夢還高的雪

怎麼想得你的你在心中

撒野

舊的項鍊 泛黃的T恤

磨壞底的鞋

你的一切近或遠

好與壞我都眷戀

誰都不能將我改變

對你溺愛早已不顧錯對

無悔

誰都不必為我挽回

為你失眠無辜的夜

無怨

誰都不能將我改變

對你溺愛早已不顧錯對

無悔

誰都不必為我挽回

那些為你失眠無辜的夜

無怨

願意為你 我願意為你

我願意為你 忘記我姓名

就算多一秒 停留在你懷裡

失去世界也不可惜

我願意為你 我願意為你

我願意為你 被放逐天際

只要你真心 拿愛與我回應

什麼都願意

什麼都願意為你

什麼都願意為你

歌手簡介

個人簡介

1987年底,王菲由北京到香港定居,經朋友介紹拜戴思聰為師學習唱歌。1989年,她以《仍是舊句子》在香港出道。1991年初,她惜別歌壇,遠赴美國修讀音樂。1992年,王菲重返樂壇,英文名由Shirley改作Faye並推出大碟《Coming Home》,其中《容易受傷的女人》在香港樂壇走紅。1994年,首次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獎。1998年,在春晚上演唱歌曲《相約1998》。2002年與Sony Music簽約。2003-2005年,舉辦菲比尋常演唱會。2005年5月,王菲的經理人陳家瑛表示:王菲已開始「無限期休息」。王菲是首位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的華語歌手。2016年,發行歌曲《塵埃》。2018年7月20日,王菲擔任體驗官的綜藝節目《幻樂之城》播出。

早年經歷

1975年9月1日,王菲就讀於北京地壇小學,1980年北京市東直門中學,雖然擁有音樂天賦,但曾是煤礦文工團女高音的母親夏桂影一開始卻並不同意王菲走上音樂路,母親不許她加任何表演,但這並不妨礙自己喜歡唱歌。

王菲喜歡小學裡形式多樣的文藝和體育活動,被選為班上的文藝委員,每逢節假日,她便在老師的領導下,引領着一幫同學排節目。

王菲藝術生涯第一站是中央電視台銀河少兒藝術團,1983年在央視的六一晚會上登台獨唱《大海啊故鄉》 《小百靈之歌》等歌曲。 1984年,王菲升入東直門中學,高中二年級,王菲就出版了她的第一張專輯《風從那裡來》。儘管是翻唱及模仿鄧麗君的作品,但是受到了很多的好評,以至於後來很快又有了《迷人小姐》《鄧麗君故鄉情》等後續作品。

1987年,18歲的王菲放棄廈門大學生物系的錄取跟隨父親移居香港,並拜師香港「音樂教父」戴思聰學習聲樂。他讓王菲參加了當時由唱片公司舉辦的唱歌比賽,並讓失利的王菲懂得僅會唱歌還不行。不久後,王菲簽約「新藝寶」,但發了三張唱片也沒能大紅,這對歌手和經紀公司來說都是個打擊。於是,戴思聰給王菲支招,重新為她包裝定位,王菲終於在第四張唱片中成功翻身。

1989年,王菲走進了位於金佰利道的錄音室,也是這個時候,王菲結識了香港音樂監製梁榮駿,並改叫藝名「王靖雯」。在經歷了北京特有的文化薰陶及搖滾營養後,王菲的出現,彌補了香港流行樂壇普遍的文化底蘊不足。香港給了王菲開拓的視野,充足的成長空間,而王菲給了香港人一種思想和文化層面的反差。她的歌聲中並不只是靡靡曖昧的吟唱,而是西洋流行音樂與港式文化的結合,還有北方文化那種喜歡探尋音樂意義的追索。在香港人眼裡,這個叫「王靖雯」的女歌手,雖然聲音很棒,但是打扮老土,脾性上與本港人士格格不入,按照流行的淑女風潮來看,王菲就是歌紅人不紅的代表。

社會活動

2008年5月18日,參加央視「愛的奉獻」賑災主題晚會,並演唱歌曲《但願人長久》 ;6月,前往浙江省兒童醫院探望災區兒童 。2011年8月,前往甘孜,康定,成都等地探訪措卡希望小學的貧困兒童 。

2012年5月,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嫣然天使基金慈善晚宴,共籌集善款5460萬元 ;5月27日,參加北京嫣然天使兒童醫院的落成典禮,向貧困家庭的兒童提供全額免費手術及其他方面的醫療救助 。2013年5月,參加在香港舉行的「嫣然天使基金」慈善晚宴

人物評價

在演藝職業方面:王菲可以敏銳地捕捉到流行文化的時尚元素,因此中國香港地區以及歐美、日本流行文化對她的影響完全可以體現在她的身上。她把比約克的形象設計搬過來,把「小紅莓」樂隊的「咽音」模仿過來,在唱片封面設計上越來越大膽,用時尚手段彌補了她與香港藝人之間的落差。就在王菲在香港獲得成功後,她又將目光轉回內地。從1996年開始,王菲逐漸把她的工作重心和生活重心放到了北京。此時,內地人對王菲的認識已從一位北京出去的香港歌手變成了帶着香港背景的內地歌手。她身上具備香港娛樂圈打造出來的精緻與時髦,音樂中也有與內地語言文化相通的氣質,在很大程度上讓她比任何一位港台歌手更容易被內地人認同(鳳凰網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