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短尾真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短尾真鯊

學名  Carcharhinus brachyurus

命名者 Günther, 1870

英文名 Cocktail whaler

別名  Carcharhinus acarenatus、

    大沙、短尾白眼鮫、黑鯊

觀賞魚/食用魚  否/是

最大體長     325 cm

分類

  軟骨魚 Chondrichthyes

  真鯊 Carcharhiniformes

  真鯊 Carcharhinidae

  真鯊 Carcharhinus

短尾真鯊,體呈紡錘型,軀幹較粗大。頭寬扁。尾基上方具一凹窪,下方不明顯。吻尖突。眼圓,瞬膜發達。前鼻瓣短,發育不全;無口鼻溝或觸鬚。口裂弧形,口閉時上下頜緊合,不露齒;上頜齒側扁,窄尖,邊緣具細鋸齒,齒尖直立或略外斜;下頜齒較窄而直立,邊緣略具鋸齒,基底寬。

噴水孔缺如。背鰭2個,背鰭間無隆脊,第一背鰭中大,起點與胸鰭內角相對,後緣深凹,下角尖突;第二背鰭小,起點稍後於臀鰭起點,後緣斜直,後角尖突;胸鰭大型,鐮刀形,後緣凹入,外角鈍圓,內角亦鈍圓,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後端;尾鰭寬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鈍圓。

體背側青銅灰色或灰橄櫃色,腹側灰白;各鰭通常素色,除了腹鰭及胸鰭鰭尖為暗色或黑色緣,有時尾鰭具不顯之黑色緣,則背鰭亦具不顯之黑色緣。[1]

棲地環境及深度

大洋、礁區、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棲息深度0 - 100公尺

棲息於大陸棚或島嶼斜坡緣的沿海或近海大型鯊類,偶而出現於河口區域、港灣淺水域、沿岸沙灘區或近海底層。具有洄游習性,在北半球的族群,春夏時,遷移至北方較冷水域;秋冬時,遷移至南方較溫暖水域。主要以大洋性或底棲魚類、頭足類、小型鯊魚或魟為食。 [2]

分佈

西大西洋墨西哥墨西哥灣巴西阿根廷。東大西洋:法國以南,非洲南部沿海至南非納塔爾中部,包括地中海。西太平洋:日本新西蘭。東太平洋美國加利福尼亞南部到墨西哥和秘魯的加利福尼亞灣。[3]

繁殖

胎生,有卵黃囊胎盤。出生於TL的59-70厘米。幼崽可能在一年中的任何時候發生,但夏季的出生高峰。具有擁抱的獨特配對。[4]

保育

脆弱(VU) (A2d + 3d + 4d);評估日期: 2003年4月30日

視頻

Bronze Whaler Sharks at Dyer Island - Gansbaai, South Africa

參考文獻

  1. 短尾真鯊,fishdb.sinica.edu.tw
  2. 短尾真鯊,fishdb.sinica.edu.tw
  3. Carcharhinus brachyurus,fishbase.se
  4. Carcharhinus brachyurus,fishbas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