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短期記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短期記憶(英語:Short-term memory,也稱為primary memory或者active memory)是記憶的一種類型,它可以在頭腦中讓少量信息保持激活狀態,在短時間內可以使用。短期記憶的持續時間(在沒有複述或者激活的情況下)以秒計算。與長期記憶相比,短期記憶對信息的儲存時間較短,信息儲存的容量也很有限。關於短期記憶的容量,一個常常引用的數字是7 ± 2 個元素[1]

短期記憶需要和工作記憶相區別。工作記憶指的是用來臨時存儲和處理信息的結構和過程。

生物學基礎

短期記憶的突觸理論

許多研究者假設,短期記憶使用遞質耗盡原理(transmitter depletion)來編碼刺激. 根據這個假說,當一個刺激激活腦部某些區域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的空間分布形成某個圖樣,神經元的激活會耗盡它們儲存的神經遞質,於是遞質耗盡的神經元將刺激激活的圖樣固定下來,成為記憶的痕跡。記憶的痕跡會慢慢消失,因為神經遞質的補充機制會使得這些神經元的遞質恢復到刺激之前的水平。

和工作記憶的關係

短期記憶和工作記憶的關係在不同理論中有不同的描述,但是共識是這兩個概念是不同的。工作記憶是一個理論性的框架,是用來臨時存儲和處理信息的結構和過程[2]。所以,工作記憶也可以稱為「工作注意」。工作記憶和注意共同在思維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短期記憶主要指的是短期存儲信息的理論性神經行為,並不需要組織和改變信息。雖然有一些工作記憶的模型使用到了短期記憶,但是短期記憶的概念還是和這些更接近假設的概念相區別的。在阿蘭·巴德利1986年提出的頗具影響力的工作記憶模型中,有兩種短期記憶存儲機制:語音環路(phonological loop)和視空間畫板(visuospatial sketchpad)。大多數研究者都傾向於使用語音環路,因為大部分研究中使用的是語言材料。然而自1990年代以來,視覺短期記憶的研究有了大幅增長, 所以使用視空間模型的短期記憶研究工作也增加了。

視頻

短期記憶 相關視頻

大腦記憶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普通心理學—短時記憶與工作記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