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石南花,別名千年紅扇骨木,薔薇科石楠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於中國。花期4—5月,果期10月。[1]

別名:石南花(shinanhua2),又稱千年紅、扇骨木

拉丁學名:Photinia serrulata Lindl

石南花的開花季節:4-5月份

石南花的適宜生長溫度:15-20度

目錄

石南花的花語

花語:孤獨、索然無味、威嚴、莊重

白色:持久、保護、願望成真

淡紫色:讚賞、孤獨

黃色:慶祝

石南花的生長習性

性喜光, 亦能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寒耐旱,能耐-15℃的低溫,不會落葉。對土壤要求不嚴,深根性,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中生長良 好,粘土中往往生長不良。石楠的繁殖以播種主,因果實多,所以 種源廣泛。

園林價值

石楠在園林綠化上是極優良的觀賞樹種。其優點有:

  1. 樹冠美、終年常綠。 它枝條能自然發展成圓頭形樹冠,美觀可愛,是園林上少見的好樹種。可以孤植或叢植,在公園或風景區內根據綠化布局需要,可修剪成球形或圓錐球形。
  2. 葉、花及果實皆美。它的葉片翠綠色,具光澤,其嫩枝幼葉則紫紅色,老葉經秋,部分則出現赤紅色。春季萌芽時賞葉,初夏可賞白色小花,秋後圓形紅色果實纍纍,可以賞果。
  3. 耐修剪,作為綠籬栽植效果更佳。
  4. 石楠叢栽,使其形成低矮的灌木叢,可與金葉女貞、紅葉小檗、扶芳藤、俏黃蘆等組成美麗的圖案,可獲得優良的綠化美化效果。

石南花的病蟲害防治

石南抗性較強,未發現有毀滅性病蟲害。但如果管理不當或苗圃環境不良,可能發生灰霉病、葉斑病或受介殼蟲危害。灰霉病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液噴霧預防,發病期可用50%代森鋅800倍液噴霧防治。葉斑病可用50%多菌靈300至400倍液或托布津300-400倍液防治。介殼蟲可用樂果乳劑200倍液噴灑或800至1000倍液噴霧。[2]

栽培技術

  1. 種苗的選購。購買種苗時,要選擇信譽好,能提供優質售後服務的供應商,以保證品種的純正,降低生產風險。提供的種苗均為優質的容器苗,產品一致性好,根系發達,特別是帶基質移栽不傷根,成活率幾乎達100%,且移栽後生長迅速。
  2. 苗圃地的選擇和整理。種植地土壤以質地疏鬆、肥沃、微酸性至中性為好,且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種植前,每畝施入腐熟廄肥3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土壤翻耕深度在25厘米以上、同時施用殺蟲劑防治地下害蟲。翻耕後將土壤整平,開排水溝,做苗床,床面寬度為1米左右。
  3. 種苗移栽。種苗移栽的時間一般在春季3-4月和秋季10-11月,要結合當地氣候條件來決定。定植間距要根據留圃時間和培育目標而定。如計劃按培育一年生小灌木出售,株行距以35x35厘米或40x40厘米為宜,每畝約3000株。種苗移栽時,要小心除去包裝物或脫去營養缽,保證根系土球完整,定點挖穴;用細土堆於根部,並使根系舒展,輕輕壓實。栽後及時澆透定根水。
  4. 栽培管理。在定植後的緩苗期內,要特別注意水分管理,如遇連續晴天,在移栽後3-4天要澆—次水,以後每隔10天左右澆一次水;如遇連續雨天,要及時排水。約15天後,種苗度過緩苗期即可施肥。在春季每半個月施一次尿素,用量約5公斤/畝,夏季和秋季每半個月施一次複合肥,用量為5公斤/畝,冬季施—次腐熟的有機肥,用量為1500公斤/畝,以開溝埋施為好。施肥要以薄肥勤施為原則,不可一次用量過大,以免傷根燒苗,平時要及時除草鬆土,防土壤板結。

藥理作用10%葉浸劑在試管內可殺死日本血吸蟲尾蚴,也能殺滅釘螺。70%葉乙醇浸出液能抑制離體蛙心,收縮離體兔耳血管,抑制離體腸管,降低麻醉犬血壓。有強心、利尿、抑菌作用。3.7%煎劑對離體蛙心、100%煎劑經淋巴囊給藥對在體蛙心,或75%煎劑10ml靜脈注射對在體兔心均有興奮作用。

考證

1.《別錄》:石南,生華陰山谷。二月、四月采葉,八月采實,陰乾。 2.《唐本草》:石南葉似菵草,凌冬不雕,以葉細者為良,關中者好,為療風邪丸散之要。其江山已南者長大如枇杷葉,無氣味,殊不任用。今醫家不復用實。 3.《蜀本草》:《圖經》雲,石南,終南斜谷近石處甚饒。今布人多以瓦韋為石韋,以石韋為石南。不可不審之。 4.《本草圖經》:石南,株極有高大者,江湖間出,葉如枇杷葉,有小刺,凌冬不雕,春生白花,成簇,秋結細紅實。關隴間出者,葉似莽草,青黃色,背有紫點,雨多則並生,長及二三寸,根橫細紫色,無花實,葉至茂密,南北人多移以植庭宇間,陰翳可愛,不透日氣。入藥以關中葉細者良。 5.《本草衍義》:石南,葉狀如枇杷葉之小者,但背無毛,光而不皺。正、二月間開花,冬有二葉,為花苞。苞既開,中有十五餘花,大小如椿,花甚細碎,每一苞約彈許大,成一球。一花六葉,一朵有七八球,淡白綠色,葉末微淡赤色,花既開,蕊滿花,但見蕊不見花。花才罷,綠葉盡脫落,漸生新葉。但京、洛、河北河東山東頗少,人以此故少用。湖南、北,江東、西,二浙甚多,故多用。[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