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頭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頭拳,屬於少林門派「矮架子」,是流傳在安徽的著名拳種之一。可以強身健體。

基本內容

此拳,以剛健有力,樸實無華而著稱於眾。出拳、發拳、震腳,皆忌導氣,以氣摧,內外結合。講究手、腿、眼、身、步。手法:單拳、雙拳、十字拳、魁星拳,單掌、雙掌、十字掌、花手掌。腿法:單腿、起腿、飛腿、提腿。眼法:神速、準確,手到眼到,手眼相合。身法:進、退、閃、展。步法:馬襠步、前弓後箭步、白鶴掠翅步等。拳械套路有:上石頭、下石頭、曦陽掌、六家式,單刀、戚門十三劍等。

石頭拳,源於三國魏文帝時期,盛於北朝宣武帝、孝明帝年間。此拳,風行於北方諸省,以山東、河南、河北較為普及。從唐肅宗時,開始由北向南流傳。

民國初期,武術大師唐殿卿[1]將石頭拳傳入江蘇和安徽。唐殿卿曾從三個回族師傅,所以特別喜愛回族傳人,如林顯明、林廣陵、石保明、艾玉恭、林仙福等;所收漢族徒弟有金一明、劉紹臣、楊恆壽、劉聲如、劉海龍、劉伯川、陳崑山、范世海、魏四、徐文全、劉襄國、林柏堅等,盡皆學有建樹,成為上個世紀揚州武術的中堅。在合肥所傳弟子中,成名的有楊友成、周志海、吳重光、李世清、宋武、余應生、王品先、劉敬明等人。安徽王品先再傳王明熙。唐殿卿在山東曾傳曦陽掌給師弟米傳宗。

歷史

石頭拳,據史料記載為清末河南商丘籍的武術大家唐殿卿(約公元1850~1926年)所傳。該拳在清道光年以前由唐家內傳,至咸豐、同治年時,唐殿卿的家父與二伯父應河南嵩山少林寺之邀前往寺內傳播武藝,將此古石頭拳授予僧眾數十人,並以「上石頭拳」與「下石頭拳」命名。唐殿卿即自少年時代起,就得家父及其家族中多位長輩們的悉心指導,不但全盤繼承了唐家的系列武藝,且更以「上下石頭拳」及「石頭母拳」為拿手技藝。青年時代,唐殿卿開始仗技闖蕩江湖,由於其武藝高強且為人有禮,故被光緒初年的兩江總督署大將軍李德貴及標營把總李存義等圈內大家譽為「南京北京,神手唐殿卿」。

《秘本石頭拳圖說》[2]系唐殿卿於光緒34年在南京三茅宮設點傳藝時演示的「石頭母拳」,並由唐之弟子金一明(南京中央國術館編審處副編審處長兼首席編審員)學會後委託李松如(南京中央國術館顧問兼董事會董事)先生親筆繪圖並手抄文字,製成孤本影印件。

石頭拳,因其拳趟走勢步履堅硬且招數之中震腳頗多,手法每每出招剛強猛烈、整體發力爆氣十足,故與山中石頭冠名,是為此拳之名稱。這趟石頭母拳由此也特別適宜年輕力壯者演練。另外,在提供此趟石頭拳的一系列準備工作中,向南京中華傳統武術培訓學校圖書室古籍善本資料庫借閱了《國立南京中央國術館首期教授班講義》上卷與下卷並照原手抄孤本掃描,在此謹向該校表示謝意。

視頻

石頭拳 相關視頻

合肥故事休閒頻道石頭拳報道
石頭拳:土生土長的合肥功夫

參考文獻

  1. 武術大師唐殿卿簡介,龍朔文化網,2019-05-20
  2. (轉載)秘本石頭拳詳細圖解----范克平,新浪博客,201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