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末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末鄉位於山西高平市東南部,始稱典蒲鎮,蟠龍鎮,石村鎮,距市區19公里,東與陵川縣附城鎮相毗連,南與澤州縣北義城鎮相連壤,西與河西鎮、米山鎮為鄰,北與北詩鎮相連.

1961年高平與晉城分縣,屬石末人民公社;1984年5月25日政社分開,屬石末鄉。鄉人民政府駐石末,以駐地村命名。轄17個行政村,33個自然村,88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15677人(2017年),總耕地33608畝,糧田面積29880畝,境內有白馬寺,碧霞宮,宣聖廟,千年酸棗樹、侯莊老南院、三槐莊二仙廟等多處旅遊景觀。[1]

中文名稱: 石末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中國華北

政府駐地: 石末村

電話區號: 0356

郵政區碼: 048405

地理位置: 山西省高平市

面 積: 47.75平方公里

人 口: 15677人(2017年)

方 言: 晉語

氣候條件: 暖溫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千年酸棗樹,翻身碑,龍王廟、趙家老南院

車牌代碼: 晉E

地理環境

轄區南北長約9千米,東西寬約8.5千米,面積47.75平方公里,海撥高度1200米境內大部屬丘陵地帶,東有墓掌山和紅花山,西南倚馬鞍山和萬松山,西有白龍王山,西北有廟凹山,東北有趙虎山,中有紫峰山,物華天寶,資源豐富,境內蘊藏有豐富的煤、鐵、鋁釩土、鉗土、硫鐵礦、石灰石等,分布廣,儲量多,埋藏淺,宜開採;全鄉屬暖溫帶季風氣候,春燥多風,夏熱頻雨,秋濕陰涼,冬寒少雪,年平均氣溫10.3℃,最高氣溫35℃,最低氣溫-18℃。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主要集中在7-9月。無霜期180天。高陵高速、米雙線、石河線貫穿境內。

經濟

全鄉已形成了以糧食、育種、三櫻椒、旱地蔬菜、優質薯類為主的種植結構調整新格局,特別是在示範推廣W膜蓋種植技術方面,得到了國家農業廳的讚譽,受到了省市的肯定。推廣面積已達近萬畝。全鄉農業社會化服務以及科技創新工作受到國家、省、市的表彰。

2007年全國農業工作現場會在石末召開,2009年被評為「山西省愛國衛生模範村鎮」,2010年被評為「晉城市愛國衛生先進鄉鎮」。

近年來,該鄉緊緊圍繞農業穩鄉、生態立鄉、教育興鄉、文化活鄉四大戰略,大力弘揚「艱苦奮鬥、不甘落後、富而思源」的石末精神,奮力拚搏,迎難而上,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生產結構,陣地建設、通道綠化、甲級衛生所、文化「五有」設施、戶通自來水、戶通水泥路等工程已經實現了全覆蓋,以「一區四片」為重點的設施農業示範區已經全面鋪開,投資1600萬元的辣椒深加工生產線將全面投產,投資1800萬元的高平市一流的石末寄宿制小學將順利竣工,投資500餘萬元的鄉辦中學教學樓、餐廳建設,17個行政村按照計劃將全部創建成為高標準生態園林村……

旅遊

文物古蹟有龍王山的龍王廟,建築整齊,保存完好。石末村千年特大酸棗樹,挺拔不衰;侯莊趙家老南院,一進十八院,聞名遐邇。1988年將全鄉分散的烈士紀念碑集中於此,建成石末鄉烈士陵園,陵園正中矗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塔。侯莊老南院建於清乾隆年間,為近代資本家趙伯周、趙仲周兄弟的世代住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