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犀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犀行》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石犀行》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吟詠古蹟,號召以人力治水患,又將水患與亂政聯繫起來,呼喚良相出現。全詩憂憤深廣,語意沉鬱,構思精到,意境渾成,語言凝練,形象生動地刻畫了當時人民治水實踐中的情形,不管思想還是藝術都有較高的成就。

此詩當作於上元二年(761)秋天,成都附近發生水災,杜甫借人們治水過程中崇尚迷信的現象,寫了這首詩。戰國時秦人李冰作蜀太守時曾在成都南三十五里刻立五頭石犀鎮壓水精,防止洪溢。蜀人以為無憂。但上元二年秋季,洪水泛溢,灌口(灌縣西北)一帶民遭滅頂。杜甫作此詩以破除人們對石犀的迷信。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石犀行

創作年代;盛唐

作品體裁;七言古詩

作者;杜甫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題材;詠物詩

作品原文

《石犀行》[1]

君不見秦時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

自古雖有厭勝法,天生江水向東流。

蜀人矜誇一千載,泛溢不近張儀樓。

今年灌口損戶口,此事或恐為神羞。

終藉堤防出眾力,高擁木石當清秋。

先王作法皆正道,鬼怪何得參人謀。

嗟爾三犀不經濟,缺訛只與長川逝。

但見元氣常調和,自免洪濤恣凋瘵。

安得壯士提天綱,再平水土犀奔茫。

白話譯文

蜀郡太守李冰興修水利時,曾經刻五頭石犀牛以鎮江水。

雖然有一物鎮服一物說法,但是江水還是順勢向東而流。

當地人總誇耀石犀能治水,洪水泛濫也淹不了張儀樓上。

當年灌口發洪水淹沒人家,此事恐鎮水之神也感到羞恥。

防洪靠眾人出力修築堤防,正值秋天快用木石泥土築堤。

大禹治水是順勢疏導河流,哪能靠詭話邪怪來治水患呢。

五頭石犀鎮水能起何作用,失蹤的石犀只能順水而消逝。

只有自然界陰陽二氣調和,才可以免除洪水帶來的禍患。

假若誰能掌握天地的綱紀,洪水不會成災石犀急速奔亡。

名家點評

明末清初金聖歎《杜詩解》:"當清秋"三字妙。言今日月照於上,人睹於旁,明明可見,不關犀牛之事。何得相傳爾許神怪,誣民視聽?真可痛恨也("終借堤防"四句下)!

清代何焯《義門讀書記》:就正道中,又有本末。……總收"天""人"二字(末二句下)。

清代翁方綱《王文簡古詩平仄論》:方綱按:此篇凡三換韻,前六韻十二句,中二韻四句,末二韻二句,似乎多寡參差矣;然合拍吟之,只是以四句收束十二句,以二句收束四句。此理易明,絕非參差也。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斥不經之談,歸之正道,筆力傑奡,不落言筌,視《石筍行》尤為擅勝。

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石筍》以無實擅名立論,《石犀》以厭勝不正立論。……"石筍"、"石犀",亦復何罪?特文章家假象立言耳。

清代楊倫《杜詩鏡銓》:此詩特詠古蹟。舊注謂托諷時事,殊可不必。結處亦傷廟堂無燮理陰陽之人也。一笑("自古雖有"二句下)。探原之論,更進一層("但見元氣"二句下)。

作品鑑賞

此詩為詠物寓言,號召以人力治水患,作者又將水患與亂政聯繫起來,呼喚良相出現。

秦朝秦昭王末年,李冰擔任蜀太守。蜀地自古以迷信方法治水,李冰刻五頭石犀牛來鎮壓江水。這種"壓勝法"古來就有,但杜甫對這一迷信說法是不相信的,它從來不能阻止"江水"東流。杜甫借上元二年秋天灌縣發生的水災幽默地嘲笑道:"今年濯口損戶口,此事或恐為神羞。"他認為要戰勝水災必須"終藉提防出眾力",而"詭怪何得參人謀?"洪水泛濫,"神"不能起作用,只有靠人們的力量抗禦災害,這才是妙法"正道"。

全詩表現了杜甫關心人民疾苦的人本思想,同時也折射了詩人的唯物主義世界觀,表現手法上構思精到,意境渾成,語言凝練,形象生動地刻畫了當時人民治水實踐中的情形,堪稱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統一。但是杜甫畢竟是一名文人,他所描述的情況,僅僅反映了那個時代勞動人民治水實踐中的一個現象,從大禹到李冰父子,再到如今治理黃河的偉大實踐,哪朝哪代勞動人民信奉"壓勝法"的同時,絲毫也不敢鬆懈對人力治水人定勝天的崇尚。

殊不知恰恰當時的蜀太守李冰不僅知天文地理,而且是一位戰國時期的水利家,他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世界聞名,對蜀地產生了深遠影響,千百年危害人民的氓江水惑被徹底根治,從此,蜀地"平則引水浸潤,而則蔡水門,故水早從人,不知飢,則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李冰為蜀地發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兩千多年來,四川人民把李冰尊為川主。當年杜甫不會不知李冰父子的豐功偉業。詩人只是擷此一角,展開佳作,轉換一種方式為李冰父子歌功頌德罷了。

"但見元氣常調和,自免洪濤恣凋瘵",杜甫這種不信"詭怪",只信"人謀"和"眾力"的思想是遠遠高出同時代的人的。杜甫在一千多年前的落後的封建社會裡,在"舉世皆昏"的時代而能保持如此清醒的頭腦是不無原因的,首先他是一個十足的儒者,繼承了孔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優良傳統;其次他一輩子窮愁潦倒,顛沛流離,生活在社會底層,與村氓庶民為伍作友,有時還親自耕作、覓食,對社會現實有着清醒的認識,故而成就了他超時代的、高於同時期同仁的認識水平。

此詩憂憤深廣,語意沉鬱,不襲漢魏之跡,而能得其神髓,不管思想還是藝術,都有較高的成就。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清代三十六詩仙圖卷之杜甫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3]

盛唐偉大的詩聖杜甫是大家都喜愛的文學家,他的詩歌情感內斂、沉鬱頓挫,充滿了現實主義的藝術風格。他憂國憂民、悲天憫人,很多詩都留下了他的痛苦和沉思。比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就表現了作者濟世救民的使命感;「致君堯舜上,再使民風淳」也表現了他的聖人情懷。[4]

視頻

康震:詩聖杜甫(二) 杜甫為官之謎

千秋史話:詩聖杜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