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花,中藥名。為梅衣科植物石梅花Parmeliasaxatilis(L.)Ach.的地衣體。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山西、陝西、山東、浙江、江西、湖南、四川、雲南、西藏等地。具有補肝益腎,明目,止血,利濕解毒之功效。用於視物模糊,腰膝疼痛,吐血,崩漏,黃疸,瘡癬。

  • 中文學名: 石花
  • 別   稱: 乳花、地衣
  • 界: 植物界
  • 科: 梅衣科
  • 屬: 梅衣屬
  • 種: 石梅花
  • 採集時間: 夏、秋季
  • 毒   性: 無毒
  • 貯   藏: 置通風乾燥處

形態特性

石梅衣又名:藻紋梅花衣。地衣體葉狀,直徑5-8cm或更大,裂瓣深裂,末端截形或銳尖;上表面灰綠色至灰褐色,裂片邊緣具網狀白色假杯點,裂片中央部多有顆粒狀的粉芽堆,有時堆呈短柱狀。葉緣光滑,從葉緣至葉片的上表面微有光澤。下表面黑褐色至黑色,假根單一,不分枝,直布至葉片邊緣。

生長環境

生樹幹上或岩石表面的腐殖質上。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山西、陝西、山東、浙江、江西、湖南、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藥材性狀

地衣體葉狀,近圓形或不整齊伸展,直徑可達15cm以上,裂片深裂,狹長,長0.5-4cm,寬1-5mm,邊緣有光澤,呈截形或凹入;上表面灰色至灰褐色,中央部分暗色,具圓形或線形白斑及鼓起的網紋,裂芽多集中於中央;下表面黑色,密生不分枝的黑色假根。

藥理作用

黑茶漬對魚有毒。牛皮葉所含之酸性成分,味苦而有強烈的收斂性。

相關論述

《山西中藥志》:「清膈熱,利小便,化痰消癭,補血明目,益腎增髓。」

入藥部位

地衣體。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歸肝、腎經。

功效

補肝益腎,明目,止血,利濕解毒。[1]

主治

用於視物模糊,腰膝疼痛,吐血,崩漏,黃疸,瘡癬。

相關配伍

  1. 治腎虛腰膝冷痛:石花9g,補骨脂12g,杜仲15g,牛膝12g,枸杞12g。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2. 治風濕腰疼:石花120g,白酒1000g,浸7天後,飲酒,每晚2盅。(《吉林中草藥》)
  3. 治腎虛牙痛:石花15g,豬肉120g。共煮食。(《山東中草藥手冊》)
  4. 治崩漏:石花、細茶各等分。焙乾研末。每服3g,日服2次,溫酒送下。(《吉林中草藥》)
  5. 治小兒口瘡:石花適量,研末撒敷。(《全國中草藥匯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研末,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撒敷。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挖,去泥土、雜石,洗淨,曬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