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門寺摩崖造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門寺摩崖造像

來自 攜程旅行 的圖片

本名 石門寺摩崖造像

地理位置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

保護級別

第八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石門寺摩崖造像位於巴州區玉堂街道辦事處登高社區場鎮,開鑿於唐代,部分窟龕保存良好,清代裝彩。 2019年10月,石門寺摩崖造像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

簡介

石門寺摩崖造像是米倉古道上一處重要的佛教文化遺存,從唐代開始到民國初年,當地民眾從事宗教活動一直沒有停止過。明末,因人工在造像區石壁中段開鑿一石門形成今天的窟區面貌。

文革」時期,部分造像頭部損毀。1979年巴州區設立了文物管理所,對石門寺摩崖造像開始了科學有效的管理。在日常維護中嚴格遵循「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在岩體加固等方面均保持了歷史的真實性,石門寺摩崖造像真實的歷史信息得到較好的保存,山體的完整性和真實性沒有受到影響。

典籍記載

關於石門寺摩崖造像的位置,《四川通志》記載:「石門山在巴州城北三十里,兩旁峭壁摩空,迴環三、四里,亦也隘道也,行者戒之」。《巴州志》記載:「石門寺古名回龍場,因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建回龍寺而得名。」

==建築特點編輯 播報 石窟共開二十龕左右,比照附近的廣元千佛崖和巴中南龕造像,石門寺的窟龕都是中小型龕,題材以說法為主,也有二佛並坐,造像風格為唐代。

石門寺摩崖造像從龕的形制、造像風格與南龕石窟、水寧寺石窟等相同,為唐代造像。造像內容有釋迦、彌勒佛、二佛二菩薩並立、觀音立像、二天尊並坐、彌勒菩提瑞像等題材。此處造像以佛教造像為主,但也有道教題材。道教造像人物配置與佛教造像沒有區別,可以看出道教造像受佛教造像影響之深。石門寺摩崖造像雕刻精美,是巴中唐代石窟造像藝術佳作。

石門寺摩崖造像真實、較為完整地保存了唐開元前後及晚唐、清代造像,反映了巴中地區不同時期的佛教思想和信仰。雕刻人物形象逼真、貼近生活,刻畫的人物穿着中國人的服飾,體現了佛教藝術的進一步中國化、世俗化。佛帳龕表現突出,龕楣、龕柱雕刻精美,裝飾富麗堂皇,尤其是8號龕、9號龕、12號龕楣、龕柱精美,再現了古代匠師的聰明才智和高超雕刻技藝。

價值影響

摩崖造像題材內容豐富,而且出現了新的題材內容。13號龕主尊為彌勒佛與毗盧遮那佛並坐,在巴中僅有兩龕。12號龕外龕右壁線刻一身高大的女供養人像,衣着華麗,在巴中僅1例。8號龕二天尊並坐的題材,是仿照佛教造像中「二佛並坐」的形式雕造的,這也是巴中石窟道教造像保存較為完整的唯一例子,為研究四川道教造像提供了實物資料,具有較高歷史、藝術和文物價值。

參考來源

  1. 石門寺摩崖造像, 博雅旅遊,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