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韻(張福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韻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石韻》中國當代作家張福華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石韻

茫茫戈壁的崇山峻岭,以其沉默和堅毅,任由浩浩長風的吹拂,於億萬年中孕育了大漠石堅硬的風骨,獨特的風格,多彩的風韻。

石的美蘊藏於它的紋路里,石的韻流淌於它的形色中。

走近石,就走近了中華民族雄偉秀麗的山川風光。走近石,就走近了美。

帶着億萬年前火山噴發的痕跡,你在漠野里站成了一個骨骼錚錚的硬漢。你堅硬得不容雕鑿,不容改造,你就是你。但你也不乏玉的柔韌和潤滑,瑪瑙、碧玉是你驕傲而鍾情的孩子,它們是石似玉。在那褶皺的紋路里,印證着大自然的歷史變遷。透過它,地質學家看到的是蒼海桑田的巨變;畫家看到的是描繪自然山水至真至美的畫技;哲學家看到的是萬事萬物相互關聯不可或缺的聯繫;而文學家看到的則是亘古恆遠的愛情故事。

「花如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每一種石,都以無言顯示着自己的個性:或堅硬柔和,或清麗婉約,或自然流暢,或渾厚端莊。每一塊石,都是它自己,沒有重複,無需贅言。

沙漠玫瑰,雖然沒有了花的芬芳,但它將愛情凝固成了永不枯萎的花瓣,每一片都有在訴說着有情人曾經的故事。時光已越萬載,收取它,依舊要輕拿輕放,它似乎是要告訴賞石的人們:愛情需要小心呵護,無論是石是花,無論千年萬年。

菊花石,或許是於天公電閃雷鳴之中,埋藏在大漠深處,億萬年後,被愛菊的陶淵明,於悠然中,種植在南山之下。於是,它便盛開在所有的季節,讓愛石愛花的人們,置於窗前案頭。

千層石,層層疊疊,像一疊疊堅硬的厚紙。是漠野的風吹去了它的雜質和水份,使得它純淨厲練,觸之有聲。沒有紙的時代,它就是紙,風記述着它的成長,雨記述着它的經歷......

木化石,它曾經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森林,驚心動魄的一瞬,使它成為走出烈焰的硬石,可它不願改變自己的意願,就將自己的年輪刻在石的紋路里,連同那被火燒過的樹洞,還有蟲蛀過的蟲眼。由木到石,是蒼海桑田巨變的最好見證。即使是石,它也不失樹的風彩,於枝椏間,記載着歲月的痕跡。

瑪瑙石,沙漠石中的珍品。黑如炭,白如雪,赤如霞,綠如水;紋如絲如葉,如花如枝;形如人如物。在珠圓玉潤的形質里,在七彩紛呈的色澤中,即可欣賞衣袂翩翩的古代士子,也可品讀近代的西方哲人。孔子、屈子、李白、杜甫似乎正在那裡吟詠詩詞;高爾基、柏拉圖還在那裡沉思不語。相依相疊的瑪瑙小珠,如粒粒葡萄,串起的是形態各異的動物百樂圖。金狗望月,雙獅相依,鰐魚出水......

風礪練了大漠石的風骨,水成就了黃河石的風韻。大漠石是風的驕子,黃河石是水的傑作。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濤風簸自天崖。」黃河水攜裹着山石,挾帶着泥沙,由崑崙高原一路呼嘯而來。在黃河氣度非凡的懷抱里,在無數次的沖刷衝撞中,每一塊石都經歷了脫胎換骨的礪練,磨礪了堅硬的稜角,成就了黃河石古樸沉鬱,渾厚莊重,圓潤光滑的風格。

黃河石以赤橙黃綠青藍紫的七彩顏色顯示着自己的美,以簡單的點線絲條的紋理展示着獨特的韻味。紋是石的筋骨,石的脈絡,石的靈魂。

粗獷的筋骨,凝聚着黃土高原豪放壯美的氣韻,張揚着九曲黃河奔騰的力度和咆哮的野性。看!那峰巒起伏,那石峰林立,那古樹蒼鬱,那直插雲霄的峭壁懸崖,就像是祖國大好河山的濃縮版。

清晰的脈絡,承襲了黃河源頭豐富的文化底蘊。半坡遺址的古人們一定是以黃河石為老師。不然,那出土的彩陶圖紋,怎麼會與黃河石的圖紋一模一樣?

細若遊絲的點畫,構成黃河石含蓄幽遠的朦朧之美。看那數間茅屋於風中漂搖,可曾是杜甫那被秋風掀起的茅屋?看那潺潺流動的溪水小橋,儼然就是江南水鄉的氣韻風彩;看那水邊裊娜的重重人影,又婉若白居易筆下「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的美麗畫面。

有欣賞美麗的眼睛,就有美麗的風景。

美在自然,美在石中。[1]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張福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