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雞

中文學名: 石雞
拉丁學名:Alectoris chukar
別 稱: 朵拉雞、紅腿雞、嘎嘎雞、美國鷓鴣
二名法: Alectoris chukar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 綱:今鳥亞綱
目:雞形目
科:雉科
族: 鶉族
屬:石雞屬
種:石雞
亞 種: 14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Gray, 1830
英文名稱: Chuckar
英文名稱: Chukar
英文名稱: Chukar Partridge
地 位: 巴基斯坦的國鳥

石雞(學名:Alectoris chukar):是中型雉類,共有14個亞種,體長27-37厘米,體重440-580克,比山鶉稍大一些。兩脅具顯著的黑色和栗色斑。第1枚初級飛羽介於第5和第6枚飛羽之間,或於第6枚初級飛羽等長;第3枚初級飛羽常是最長的。尾圓;尾長約為翅長的2/3;尾羽14枚。雄者具微小的瘤狀距,嘴和足紅色。雌雄在羽色上一樣,僅在大小上有些不同。嘴、腳珊瑚紅色。虹膜栗褐色。眼的上方有一條寬寬的白紋。圍繞頭側和黃棕色的喉部有完整的黑色環帶。上體紫棕褐色,胸部灰色,腹部棕黃色,兩脅各具十餘條黑、栗色並列的橫斑。 棲息於低山丘陵地帶的岩石坡和沙石坡上,以及平原、草原、荒漠等地區。性喜集群。以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芽、嫩葉、漿果、種子、苔蘚、地衣和昆蟲為食。分布於歐洲、西伯利亞、阿富汗、伊拉克、伊朗以及中國。是巴基斯坦的國鳥。 [1]

形態特徵

石雞頭頂至後頸紅褐色,額部較灰,頭頂兩側亦沾淺灰色,眼上眉紋白色沾棕。有一寬的黑帶從額基開始經過眼到後枕,然後沿頸側而下,橫跨下喉,形成一個圍繞喉部的完整黑圈;眼先、兩頰和喉皮黃白色、黃棕色至深棕色,隨亞種而不同;耳羽栗褐色,後頸兩側灰橄欖色,上背紫棕褐色或棕紅色,並延至內側肩羽和胸側;外側肩羽肉桂色,羽片中央藍灰色;下背、腰、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灰橄欖色;外側尾羽栗棕色,翅上羽和內側飛羽與上背相似,初級飛羽淺黑褐色,羽軸淺棕色,外翈近末端處有棕色條紋或皮黃白色羽緣;外側次級飛羽外翈近末端處亦有一淺棕色寬緣;三級飛羽外翈略帶肉桂色。頦黑色,下頜後端兩側各具一簇黑羽;上胸灰色,微沾棕褐色;下胸深棕色,腹淺棕色;尾下覆羽亦為深棕色;兩脅淺棕色或皮黃色,具10多條黑色和栗色並列的橫斑。

虹膜栗褐色,嘴和眼周裸出部以及腳、趾均為珊瑚紅色、爪烏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450-580克,♀440克;體長♂292-370毫米,♀270-362毫米;嘴峰♂18-23毫米,♀17-22毫米;翅♂140-168毫米,♀141-153毫米;尾♂83-110毫米,♀82-108毫米;跗蹠♂37-47毫米,♀37-43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低山丘陵地帶的岩石坡和沙石坡上,很少見於空曠的原野,更不見於森林地帶。該物種棲息於荒蕪乾旱和半乾旱的山坡上,植被覆蓋率低,偶爾有樹木和很矮的灌木叢。 在較低的海拔高度,它可以在岩石山坡上找到適合乾燥條件的灌木和灌木叢,在葡萄園,橄欖樹林和農田中。

生活習性

留鳥。白天活動,性喜集群,有時白天成群竄到靠近山坡的農田地中覓食,遇驚後徑直地朝山上迅速奔跑。緊急情況下亦飛翔,飛翔能力強且迅速,但飛不多遠即落入草叢或灌叢中。清晨和黃昏時,雄雞常站在光裸的岩石上或高處引頸高聲鳴叫,似『嘎嘎嘎……』或 『嘎拉,嘎拉』聲,故當地群眾稱之為『嘎嘎雞』。開始鳴叫時比較緩慢,以後逐漸加快,並重複多次。

主要以草本植物和灌木的嫩芽、嫩葉、漿果、種子、苔蘚、地衣和昆蟲為食,也常到附近農地取食穀物。

分布範圍

原產地:阿富汗、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保加利亞、中國、塞浦路斯、埃及、格魯吉亞、希臘、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約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黎巴嫩、蒙古、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俄羅斯聯邦、沙特阿拉伯、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烏茲別克斯坦。

引進:巴林、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馬其頓、新西蘭、挪威、葡萄牙、聖赫勒拿島、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南非、西班牙、美國(夏威夷)

繁殖方式

繁殖期4月末至6月中旬。4月中下旬即開始發情,期間天剛亮即開始鳴叫,偶爾亦出現雄雞間的爭偶鬥爭。通常營巢於石堆處或山坡灌叢與草叢中,也有營巢於懸岩基部、山邊石板下或山和溝谷間的灌叢與草叢中。巢極簡陋,也甚隱蔽,主要為地面的凹坑,內墊以枯草即成。每窩產卵7~17枚,偶爾有多至20枚的。5月初開始產卵,1天1枚,雌鳥產完卵後,常不聲不響地從山溝飛出,轉到雄鳥近旁,然後與雄雞相對『嘎嘎』地叫個不停。卵棕白色或皮黃色、具暗紅色大小不等的斑點,卵的大小為38.6-42.5毫米×28.3-31毫米,平均39.5毫米×30.6毫米,重19-20g。雛鳥早成性,孵出後不久即能跟隨親鳥活動。

種群現狀

2004年估計全球物種數量為2,000,000隻。 在歐洲,繁殖種群估計為488,000-1,680,000對,相當於975,000-3,370,000個成熟個體(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 歐洲占全球範圍的10%,因此修訂後的全球物種規模估計為平均9,000,000-34,000,000隻成熟個體,但需要進一步驗證此估計值。 中國的數量估計為10,000-100,000對(2009年)。

趨勢理由:在歐洲,物種數量估計在11.7年(三代)中接近30%的速度下降(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在黎巴嫩,物種被視為當地數量在減少。 在其他地方,數量被懷疑是穩定的或在當地增加(McGowan和Kirwan 2016)。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無危(LC)。

石雞

參考來源

  1. 石雞概述(附圖),有動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