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硝酸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硝酸鈉

硝酸鈉,為無機鹽的一種,化學式為NaNO3,白色固體粉末,又稱為智利硝石或秘魯硝石(較不常見)。世上最大的硝酸鈉礦位於智利阿塔卡馬沙漠。可由下列化學式合成: NaOH(aq) + HNO3(aq) → NaNO3(aq) + H2O(l)硝酸鈉加熱至380℃分解產生亞硝酸鈉和氧氣 。硝酸鈉具有氧化性,可與鉛共熱反應產生亞硝酸鈉氧化鉛。還在常溫下將氫碘酸氧化成碘單質並形成一氧化氮:硝酸鈉溶液中引入氫離子後會表現出硝酸的特性:硝酸鈉為醃製鹽的成分之一。

簡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硝酸鈉

中文別名:鈉硝石;智利硝石;發藍粉;粒硝;鹽硝;鈉(原子吸收光譜法);食用硝酸鈉;鈉 ICP標準溶液;硝酸鈉, 98+%;硝酸鈉, PURATRONIC|R, 99.999% (METALS BASIS);硝酸鈉, ACS, 99.0% MIN

英文名稱:Sodium nitrate

英文別名:CHILE SALPETER; CHILE SALTPETER; CHILI SALTPETER; IONIC STRENGTH ADJUSTER SOLUTION FOR CHLORIDE OR SULFIDE ELECTRODES; IONIC STRENGTH ADJUSTOR FOR CHLORIDE OR SULFIDE ELECTRODE; NANO3; SALTPETER, CHILE; SODA NITER; SODIUM AA SINGLE ELEMENT STANDARD; SODIUM ICP STANDARD; cubicniter; Natriumnitrat; niter; nitratedesodium; nitratedesodium(french); nitrateofsoda; nitratine; Nitricacid,sodiumsalt; nitricacidsodiumsalt

CAS號: 7631-99-4

EINECS號: 231-554-3

分子式:NANO3

相對分子質量:85.00

管制信息

硝酸鈉(*)(易制爆)

該品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受公安部門管制[1]。

性狀

無色透明或白微帶黃色的菱形結晶,味微苦,易潮解。當溶解於水時其溶液溫度降低,溶液呈中性。有氧化性,與有機物摩擦或撞擊能引起燃燒或爆炸。有毒,半數致死量(兔,經口)1.955g陰離子/kg。

理化性質

物理性質

InChI=1/NO3.Na/c2-1(3)4;/q-1;+1

相對密度:2.26

熔點(℃): 308

水中溶解度表:

溫度(攝氏度)

溶解度(克)

溶解性: 1g溶於1.1ml水、0.6ml沸水、125ml乙醇、52ml沸乙醇、3470ml無水乙醇、300ml無水甲醇,還溶於液氨和甘油。

化學性質

溶解於水時能吸收熱。加溫到380℃以上即分解成亞硝酸鈉和氧氣,400一600℃時放出氮氣和氧氣,700℃時放出一氧化氮,775~865℃時才有少量二氧化氮和一氧化二氮生成。與硫酸共熱,則生成硝酸及硫酸氫鈉。與鹽類能起複分解作用。是氧化劑。與木屑、布、油類等有機物接觸,能引起燃燒和爆炸。[1]

作用用途

搪瓷工業用作助熔劑、氧化劑和用於配製琺瑯粉的原料。玻璃工業用作各種玻璃及製品的脫色劑、消泡劑、澄清劑及氧化助熔劑。無機工業用作熔融燒鹼的脫色劑和用於製造其他硝酸鹽類。食品工業用作肉類加工的發色劑,可防止肉類變質,並能起調味作用。化肥工業用作適用酸性土壤的速效肥料,特別適用決根作物,如甜菜、蘿蔔等。染料工業用作生產苦味酸和染料的原料。冶金工業用作煉鋼、鋁合金的熱處理劑。機城工業用作金屬清洗劑和配製黑色金屬發藍劑。醫藥工業用作青黴素的培養基。捲菸工業用作煙草的助燃劑。分析化學中用作化學試劑。此外,也用於生產炸藥等。

化學純的硝酸鈉用於鍍鋅層的低鉻酸鈍化和鎂合金的氧化溶液中。[2]

檢測方法

食品添加劑GB 1891-86

硝酸鈉代替GB 1891-80

Food additive Sodium nitrate

本標準適用於硝酸生產過程中由氧化氮氣體製得的硝酸鈉,用於肉製品加工中作發色劑。

分子式:NaNO3 分子量:84.99(按1983年國際原子量)

1 技術要求

1.1 外觀:白色細小結晶,允許帶淡灰色,淡黃色。

1.2 食品添加劑硝酸鈉應符合下列要求:

指標名稱指標

硝酸鈉(NaNO3)(以干基計),%≥ 99.2

氯化鈉(NaCl)(以干基計),%≤ 0.4

亞硝酸鈉(NaNO2)(以干基計),%≤ 0.01

碳酸鈉(Na2CO3)(以干基計),%≤ 0.1

水分,%≤ 1.5

水不溶物,%≤ 0.03

鐵(Fe),%≤ 0.005

重金屬(以Pb計),%≤ 0.002

砷,%≤ 0.0002

注:水分含量以出廠測定為準。

2 鑑別本標準所用試劑和水,在沒有註明其他要求時,均使用分析純試劑和蒸餾水或相應純度的水。測定中所需標準溶液、雜質標準溶液、製劑及製品,在沒有註明其他規定時,均按GB 601-77《化學試劑標準溶液製備方法》、GB 602-77《化學試劑雜質標準液製備方法》、GB 603-77《化學試劑製劑及製品製備方法》之規定製備。

2.1 試劑和溶液

2.1.1 硫酸(GB 625-77)。

2.1.2 硫酸亞鐵(GB 644-77):8%溶液。稱取8g硫酸亞鐵,溶於適量水中,加入15ml硫酸(2.1.1)稀釋至100ml。

2.1.3 鹽酸(GB 622-77)。

2.2 鑑別方法

2.2.1 取試樣溶液,加等量硫酸混勻,冷卻後小心加入硫酸亞鐵溶液(2.1.2),使成兩液層,界面處顯示棕色。

2.2.2 取試樣溶液,加硫酸與銅絲,加熱即產生紅棕色蒸氣。

2.2.3 取鉑絲,用鹽酸(2.1.3)潤濕後,先在無色火焰中燒至無色,再蘸取試樣溶液少許,在無色火焰上燃燒,火焰即顯鮮黃色。以上三項試驗,都給出正反應時,即可確定為硝酸鈉。

3 試驗方法

3.1 硝酸鈉含量的測定

3.1.1 原理硝酸鹽與定氮合金(45%Al、50%Cu、5%Zn)在強鹼性溶液中煮沸時,反應放出新生態的氫,將硝酸鹽(或其他含氮化合物)中的氮還原為氨。反應放出的氨用硫酸吸收,以標準鹼溶液滴定過量的硫酸。

3.1.2 試劑和溶液

3.1.2.1 硫酸(GB 625-77):0.5N溶液。

3.1.2.2 氫氧化鈉(GB 629-81):0.5N標準溶液。

3.1.2.3 亞甲基藍(HGB 3394-60)。

3.1.2.4 甲基紅(HG 3-958-76)。

3.1.2.5 95%乙醇(GB 679-80)。

3.1.2.6 混合指示液的配製:稱取0.12g甲基紅(3.1.2.4)和0.08g亞甲基藍(3.1.2.3) 混勻後溶於100ml95%乙醇(3.1.2.5)中。

3.1.2.7 定氮合金(HG 3-901-78):粉碎至小於20目的混合合金,其中小於80目的合金不得大於20%。

3.1.2.8 氫氧化鈉(GB 629-81):300g/L溶液。

3.1.3 儀器裝置一般實驗室儀器和下列儀器。

3.1.3.1 蒸餾裝置如圖所示。

3.1.3.2 電爐:1000W,220V。

3.1.3.3 調壓變壓器:1kVA。

3.1.4 測定手續

3.1.4.1 試樣溶液的製備:稱取14g充分混勻的硝酸鈉試樣,稱准至0.0002g,置於燒杯中,用水溶解,移至5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刻度,搖勻後備用。

3.1.4.2 蒸餾:用吸管吸取50ml硫酸(3.1.2.1)溶液,置於500ml錐形瓶中,再加入50ml水。用吸管吸取50ml製備好的試樣溶液(3.1.4.1),置於1000ml平底蒸餾瓶中,加入7.5g定氮合金(3.1.2.7),沿瓶壁加入150ml水。按圖連接好蒸餾裝置(3.1.3.1),並使管4的端部觸及瓶底。於蒸餾瓶1中迅速加入70ml氫氧化鈉(3.1.2.8)溶液,立即蓋好膠皮塞,在室溫下反應20min後,微熱10min,然後高溫蒸餾。從沸騰開始經50~60min,使吸收瓶內溶液體積達到270ml左右(殘液體積為初始體積的1/3左右時),將錐形瓶5降低,使吸收管4的尖端脫離錐形瓶內溶液液面,然後用水沖洗管4,停止加熱(詳細操作見附錄A)。

3.1.5 空白試驗按上述手續進行空白試驗,除試驗溶液以同體積的水代替外,其他試劑和操作手續、蒸餾裝置均應與測定時相同。

3.1.6 結果的表示和計算硝酸鈉的百分含量(X2以干基計)按式(1)計算。

N×(V0-V)×0.08499×100

X2=━━━━━━━━━━━━━×100-1.232X1 ………………(1)

50

m×━━━(100-X)

500

式中: N--氫氧化鈉標準溶液的當量濃度;V0--空白試驗消耗氫氧化鈉標準溶液體積,ml;V--試樣消耗氫氧化鈉標準溶液體積,ml;m--試樣的質量,g;X--按照本標準(3.5)測得的水分百分含量;X1--按照本標準(3.5)測得亞硝酸鈉百分含量;0.08499--每毫克當量硝酸鈉的克數;1.232--亞硝酸鈉換算為硝酸鈉的係數。

3.1.7 精密度

3.1.7.1 平行測定兩結果之差不大於0.3%,取平行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測定結果。

3.1.7.2 不同試驗室測定結果之差不大於0.5%。

注意事項

危險性概述

危險性類別: 無

侵入途徑: 無

健康危害: 對皮膚、粘膜有刺激性。氧化血液中的亞鐵為高鐵,失去攜氧能力。大量口服中毒時,患者劇烈腹痛、嘔吐、血便、休克、全身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環境危害: 無

燃爆危險: 強氧化性,與有機物或磷,硫接觸,摩擦或撞擊能引起燃燒和爆炸。

安全術語

S17Keep away from combustible material.

遠離可燃性物質。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與眼睛接觸後,請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並徵求醫生意見。

S37/39Wear suitable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戴適當的手套和護目鏡或面具。

S27 Take off immediately all contaminated clothing.

一旦衣物受到污染,請立即脫去。

S36/37/39 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穿戴適當的防護服、手套和護目鏡或面具。

S36 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穿戴適當的防護服。

S45 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風險術語

R22Harmful if swallowed.

吞食有害。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統和皮膚。

R8Contact with combustible material may cause fire.

與可燃物料接觸可能引起火災。

R36/38 Irritating to eyes and skin.

刺激眼睛和皮膚。

R34 Causes burns.

引起灼傷。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 脫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 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 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並用沾濕的棉簽清理鼻子內壁。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 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 強氧化劑。遇可燃物着火時,能助長火勢。與易氧化物、硫磺、亞硫酸氫鈉、還原劑、強酸接觸能引起燃燒或爆炸。燃燒分解時 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氣體。受高熱分解,產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有害燃燒產物: 氮氧化物。

滅火方法: 消防人員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風向滅火。霧狀水、砂土。切勿將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嚴重的流淌火災或引起劇烈的沸濺。

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勿使泄漏物與有機物、還原劑、易燃物接觸。

小量泄漏: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氯丁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遠離易燃、可燃物。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還原劑、活性金屬粉末、酸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超過30℃,相對濕度不超過80%。應與還原劑、活性金屬粉末、酸類、易(可)燃物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材料收容泄漏物。

製備方法

一般用天然產的智利硝石用水萃取,過濾濃縮結晶而製得。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