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硬盤空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硬盤容量的單位為兆字節(MB)或千兆字節(GB),目前的主流硬盤容量為60~160GB,影響硬盤容量的因素有單碟容量和碟片數量。許多人發現,計算機中顯示出來的容量往往比硬盤容量的標稱值要小,這是由於不同的單位轉換關係造成的。我們知道,在計算機中1GB=1024MB,而硬盤廠家通常是按照1G=1000MB進行換算的。硬盤是個人電腦中存儲數據的重要部件,其容量就決定着個人電腦的數據存儲量大小的能力,這也就是用戶購買硬盤所首先要注意的參數之一。[1]

[]

硬盤是個人電腦中存儲數據的重要部件,其容量就決定着個人電腦的數據存儲量大小的能力,這也就是用戶購買硬盤所首先要注意的參數之一。 硬盤的容量是以MB(兆)和GB(千兆)為單位的,早期的硬盤容量低下,大多以MB(兆)為單位,1956年9月IBM公司製造的世界上第一台磁盤存儲系統只有區區的5MB,而現今硬盤技術飛速的發展數百GB容量的硬盤也以進入到家庭用戶的手中。 硬盤的容量有40GB、60GB、80GB、100GB、120GB、160GB、200GB,硬盤技術還在繼續向前發展,更大容量的硬盤還將不斷推出。 在購買硬盤之後,細心的人會發現,在操作系統當中硬盤的容量與官方標稱的容量不符,都要少於標稱容量,容量越大則這個差異越大。標稱40GB的硬盤,在操作系統中顯示只有38GB;80GB的硬盤只有75GB;而120GB的硬盤則只有114GB。 這並不是廠商或經銷商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而是硬盤廠商對容量的計算方法和操作系統的計算方法有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的單位轉換關係造成的。眾所周知,在計算機中是採用二進制,這樣造成在操作系統中對容量的計算是以每1024為一進制的,每1024字節為1KB,每1024KB為1MB,每1024MB為1GB,每1024GB為1TB;而硬盤廠商在計算容量方面是以每1000為一進制的。 每1000字節為1KB,每1000KB為1MB,每1000MB為1GB,每1000GB為1TB,這二者進制上的差異造成了硬盤容量「縮水」。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