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碧玉光素大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碧玉光素大盤
來自故宮博物院的圖片

碧玉光素大盤故宮博物院的一件藏品

藏品簡介

名稱:碧玉光素大盤

年份:清

類型:玉石

規格:高9.6厘米,口徑65.3厘米,底徑25厘米。

所屬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藏品鑑賞

碧玉光素大盤,清,高9.6厘米,口徑65.3厘米,底徑25厘米。   大盤為碧玉質地。胎體厚重,圓形撇口,口沿外折,淺膛,圈足。通體光素無紋。盤內底陰刻清乾隆帝御題詩一首:「玉盤博徑得二尺,圍六尺有五寸益。虛中盛水受一石,素質不雕其色碧。旁達孚尹瓊華澤,葆光撫不留手跡。群玉之精出崑崙,吉日甲子天子賓。於西王母瑤池津,行觴介紹簠簋樽。爾時所御器今存,作鎮西極永好完。未入震旦三千年,問今何來不脛偶。準噶爾亡淪世守,阿睦撒納茲竊取。王師深入靖孽丑,於將獲之聯猭走。棄其重器為我有,元英大呂陳座右。咄哉玉盤徒華滋,不可食兮不可衣。連城價詎如窮奇,俘彼禍除可罷師。前歌后舞樂雍熙,瑰玩吾將安用之。擬付剿人一例椎。」末署「乾隆丁丑孟冬之望御題」。鈐 「乾」、「隆」二方篆書印。   大玉盤曾屬阿睦爾撒納,此件是清軍繳獲的戰利品,後運至清宮。故宮還藏有另一件類似的大玉盤,是阿睦爾撒納潰逃時未來得及帶走的。它被埋匿於土裡,後農民在耕地時發現。該玉盤上鐵犁損傷的幾處痕跡至今仍清晰可見。從乾隆帝御題的記事詩中可以看出,皇帝深知這兩件大玉盤的歷史價值,命玉匠琢刻御題詩在其上,以作為歷史事件的見證。   大玉盤為新疆天山以北的優質深碧色玉,胎體厚重,器形碩大。玉盤的做工與清代宮廷所做的玉器迥然不同,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當為新疆地區回族玉工所琢制。

藏館介紹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紫禁城內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1]。 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 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2]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2012年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萬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可以說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最繁忙的博物館。[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