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碰鈴 |
|
中文名稱:碰鈴 古代稱:鈴鈸 藏語稱:丁夏 簡介:碰奏體鳴樂器 直徑:約5.5厘米 |
碰鈴,古代稱鈴鈸。滿、蒙古、藏、納西、漢等族互擊體鳴樂器。藏語稱丁夏。因流傳地區的不同,在民間又有撞鈴、雙磬、聲聲、水水等名稱,陝西則稱甩子,也有簡稱為鈴的。流行於全國各地。歷史悠久,南北朝時(386年-589年)已在我國流傳。在敦煌千佛洞的北魏(386年-556年) 壁畫中,北魏雲崗石窟和司馬金龍墓門石雕中也有演奏碰鈴的伎樂人形象。唐代貞元年間 (785年-804年)驃國(今緬甸)來我國獻樂,稱其為鈴鈸。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碰鈴
古代稱:鈴鈸
藏語稱:丁夏
簡介:碰奏體鳴樂器
直徑:約5.5厘米
簡介
碰鈴,碰奏體鳴樂器。廣泛用於中國歌舞、戲曲音樂伴奏及民間器樂合奏中的打擊樂器。亦稱雙磬、鈴鈸等。用銅製做。其形如一對杯狀小鍾,直徑約5.5厘米,高約4.5厘米,鈴底有孔繫繩穿連,兩隻互擊發音,亦有單鈴置於棍端,用金屬簽擊奏,其音色清涼。響銅製的鈴延音悠長,黃銅製的鈴延音較短。
鈴,最早約於南北朝(420~589)時已流行,北京故宮博物院,敦煌北魏壁畫也繪有此樂器,後傳至內地,為民間管弦樂隊中增加特色的伴奏樂器。
它的形狀如鈴,銅製,一付兩個,用繩穿連,互相撞而發音,無固定音高。常用於器樂合奏及戲曲伴奏中,為節奏樂器。
歷史記載
《新唐書·驃傳》載:"鈴鈸四, 制如龜茲部,周圍三寸,貫以韋,擊磕應節。"唐宋以來,碰鈴在民間廣為流傳,多用於樂曲強拍處擊奏。明代萬曆元年(1573年)傳入雲南麗江。清代《皇朝禮器圖式》稱碰鈴為鈴鈸。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用於清代凱歌樂。響銅或黃銅製成,外觀呈小鐘形,可算是鈸的變形。用硬模鑄造而成,有半球形和圓錐形兩種。通常鈴高4.5厘米~6厘米、鈴口直徑5.5厘米~7厘米,中空無舌,鈴頂隆起半球形作為固定點,稱作碗或帽,碗徑3厘米。藏族丁夏規格較大,鈴高6厘米~8厘米、鈴口直徑7厘米~8厘米。碗頂鑽有小孔,兩枚為一副,用絲線繩或皮繩將兩鈴相連。響銅製作的碰鈴,發音延續時間較長;黃銅製作的碰鈴,發音延續時間略短。
發展歷程
南北朝時鈸已出現。《隋書·音樂志》:"天竺者,起自張重華據有涼州(346-354),重四譯來貢男伎,天竺即其樂焉。……樂器有……銅鈸。"六世紀初,鈸在民間已很流行。《北齊書·神武紀》中有北魏孝明帝(516-528)時"洛下以兩拔相擊"的記載。在隋九部樂中有五部用鈸,唐十部樂有七部用鈸,並有"正銅鈸"與"和銅鈸"之分。《舊唐書·音樂志》:"銅拔,亦謂之銅盤,出西戌及南蠻,其圓數寸,隱起若浮漚,貫之以韋皮,相擊以和樂也。"1965年,遼寧瀋陽市郊曾出土一對元代銅鈸,鈸面直徑19.5厘米。與此鈸同出一件金鼓,上有元代至正四年(1344)所刻銘文。鈸用響銅製成,呈圓片形,中央半球形部分稱碗或帽,碗根至鈸邊部分叫堂。碗頂鑽孔,穿系皮繩、綢或布條,以便雙手持握,兩面為一副,相擊後振動發音,聲音洪亮,渾厚。演奏時,雙手各持一面互擊。有輕擊、重擊、磨擊、撲擊等手法。用於民間器樂合奏、地方戲曲、歌舞伴奏和鑼鼓隊中。另有單擊音,用小棰敲擊單片鈸沿,獲其特殊音響效果,用於民族樂隊和說唱伴奏。如流行於福建福州、閩侯、永泰、連江、閩清等地的曲種"福州評話"。即用單鈸伴奏。演唱者右手執鈸,拇指上套一瓷環,可碰擊鈸的邊緣作響,左手持一小棍敲擊,以擊節說唱。流行四川的曲種"荷葉",也用單鈸伴奏,相傳形成於清乾隆、嘉慶年間,而且是因演員擊節所用之鈸,形似荷葉而得名。
演奏技巧
演奏時,兩手各執一鈴,鈴口朝上仰舉於胸前,互相碰擊而振動發音,有時也用單棰擊奏。碰鈴雖無固定音高,聲音清涼,常配合幽雅、抒情的曲調演奏。多用於江南絲竹、廣東音樂、十番鑼鼓、浙東吹打、福建南音、閩南十音、遼南鼓吹、山東鼓吹、西安鼓樂等民間器樂合奏,京劇、河北梆子、晉劇、川劇等地方戲曲和歌舞伴奏。在京劇文場樂隊中,碰鈴用於青衣唱的反二黃里,常在唱腔中隨板作節奏,在過門裡隨鼓打花點。它常與小木魚配合用於合奏或伴奏。碰鈴在藏族地區用於堆諧、囊瑪歌舞中,常由女藝人邊唱邊奏。納西族用於道教洞經音樂。碰鈴也是宗教法器,用於佛教寺院誦經等法事活動中,有的寺院還只用單鈴,由右手執棰敲擊。碰鈴是我國互擊體鳴樂器中具有特殊韻味的色彩性和節奏性樂器。 碰奏體鳴樂器。廣泛用於中國歌舞、戲曲音樂伴奏及民間器樂合奏中的打擊樂器。[1]
鈸鈴
銅質圓形的打擊樂器,兩個圓銅片,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綢條等用以持握,兩片相擊作聲。鈸,古稱銅鈸、銅盤,民間稱鑔。打擊樂器。碰奏體鳴樂器的一種。中國、外國樂隊中都使用。中國古代把銅鈸、銅鐃或銅盤、鑔等,統稱為鐃鈸。鐃和鈸是兩種樂器,形制近似但略有不同。二者皆銅製,圓形金屬板,中間隆起半球形部分叫碗或帽。 每副兩片, 相擊發聲。 通常直徑為30~50厘米。鐃和鈸的區別在於,鐃的碗部較小,發音較小,餘音較長;鈸的碗部較大,發音較渾厚,餘音較短。鐃與鈸在民間常配合使用,用於民間吹打樂和戲曲伴奏。除漢族外,鈸在眾多少數民族中也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