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磁化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磁化水
圖片來自pixnet

磁化水(也稱防垢磁處理AMT)是一種假想通過穿過磁場來減少硬水、實現硬水軟化的一種非化學方法。這種處理工藝被認為未經證實、缺乏科學性。

效果

磁化水設備的廠商經常使用圖片和軼事證據來支持其主張,但省略了定量細節和良好控制的研究。廣告和促銷活動通常會省略系統變量,例如腐蝕或系統質量平衡分析,以及對後處理水的測量值,如硬度離子的濃度或懸浮顆粒的分布、結構和形態。

假想機制

在磁場下暴露的時間、強度、升降率、變化速度以及水平或垂直於流體的方向,被各個結論認為對結果至關重要。 [1]磁化水處理的支持者Klaus Kronenberg提出,溶質石灰分子的形狀會受到強磁場的影響,導致它們沉澱為球形或圓形晶體,而非沉積為硬質晶體的片狀。 [2]克蘭菲爾德大學水科學學院的西蒙•帕森斯(Simon Parsons)提出,磁場會減少小顆粒的表面電荷,從而按比例增加流動時凝結為大顆粒而非沉積的趨勢。但1996年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進行的一項內部研究中發現,磁化水處理系統中,沉積水垢的主要晶體結構沒有差異。

Liu、Coey和Cass在2010年和2000年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指出,磁化處理使包含礦物質的水更利於形成更易溶解的碳酸鈣形式(霰石而非方解石)。

參考文獻

  1. Chaplin, M. Descaling of Water. Water Structure and Science. London South Bank University. 26 July 2011 [2012-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7 May 2012). 
  2. Interview of Klaus Kronenberg, Ph. D. GMX International. [2012-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