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社會主義的歷史和理論

社會主義的歷史和理論》,關於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問題的著作。愛·伯恩施坦著。1901年德國社會科學學術出版社首版。中譯本1980年東方出版社出版,馬元德等譯。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收集1890—1899年發表的17篇論文,中譯本約28.6萬字。序言申明編輯目的是系統說明自己的觀點和澄清某些問題,回答德國社會民主黨內對1899年所發表的《社會主義的前提和社會民主黨的任務》一書的批判。論文分3編。第1編「金科玉律」,收入1890到1896年間發表的5篇論文,論述了德國社會民主黨在議會中的地位、工資鐵律、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關係、1893年蘇黎世國際社會主義者和工人代表大會的意義和作用、階級鬥爭與階級妥協等一系列問題;第2編「社會主義問題」,有6篇文章,認為是對傳統的社會主義理論進行系統的批判與修正;第3編在「社會主義中爭取自由科學的論戰」,6篇文章,是反駁考茨基對《社會主義的前提和社會民主黨的任務》一書的批判,論戰問題涉及到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德國社會民主黨的重大理論、實踐諸問題。

本書所闡述的伯恩施坦的修正主義理論對第二國際後期理論和實踐活動、對兩次大戰期間德國社會民主黨的理論與政策有重大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成為社會黨國際及其所屬一些黨所信奉的民主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來源之一。

作者介紹

愛·伯恩施坦(Eduard Bernstein 1850—1932),德國社會民主黨和第二國際首領,修正主義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還有《崩潰論和殖民政策》、《社會主義的前提和社會民主黨的任務》、《斐迪南·拉薩爾及其對工人階級的意見》、《什麼是社會主義》等。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1]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2]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

視頻

社會主義的歷史和理論 相關視頻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區別
在社會主義建造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偉大成就

參考文獻

  1. 中國古籍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的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2016-07-26
  2. 專著和論文哪個含金量高,搜狐,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