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社會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社會化

社會化,是個體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語言規範價值觀等社會行為方式人格特徵,適應社會並積極作用於社會、創造新文化的過程。它是人和社會相互作用的結果。通過社會化,個體學習社會中的標準、規範,價值和所期望的行為。個體的社會化是一種持續終身的經驗。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社會化 [1]

外文名 Socialization

基本簡介

社會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變過程,每個人必須經過社會化才能使外在於自己的社會行為規範、準則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標準,這是社會交往的基礎,並且社會化是人類特有的行為,是只有在人類社會中才能實現的。社會化涉及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對個體進行教化的過程;二是與其他社會成員互動,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的過程。

主要特點

背景 人與動物的區別

集群營生的動物的幼體,在其集群的哺育中接受各種陶染,獲得將來結成個體間關係上

所必需的素質的過程。通過實驗表明,在這個過程中,正常地產生這種素質需要適當的時間,如果脫離這段時間,則社會化是不可能的,將來這個個體就不能與同種其他個體產生正常的個體間關係。對於人來說也存在同樣的過程,波特曼(A.Portmann)認為,特別是人在出生後的一年中,如果說是處在其他動物所沒有的「子宮外胎兒期」,則正是這個時期的社會化才創造人的生物學特性,這是很重要的。[2]

人和動物的區別還在於人有自然屬性,還有社會屬性:

由於人由動物發展而來,自然屬性有如食、性、休息等內在生理需求,有遺傳和變異等自然生物特徵。由於人的一切實踐活動和行為都通過社會形式表現出來,社會屬性有如製造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結成生產關係和社會關係。

關於基因和社會影響共同塑造人類行為,但哪一因素相對更為重要,爭議頗多。社會學家認為,像利他主義、同性戀、攻擊性、性別角色差異等社會行為,都有一種生物基礎(基因信息)。

所以人除了遺傳的本能,還需要社會化:個人僅憑生而具有的自然屬性和生物本能是不能在社會中生存的,必須通過社會化途徑學習和掌握社會文化知識和規範。因此,人類通常有較長的生活依賴期,而隨着社會的複雜和技術進步,(初始/預期)社會化的時間正在延長。

20世紀50年代以前,以少年兒童為對象,重點是研究個體如何從一個

「生物人」轉變為「社會人」。

20世紀50年代開始,T帕森斯為代表的結構功能主義社會學和A英克爾斯關於人的現代化研究推動下,出現了廣義社會化研究。是一個貫穿人生始終的內化社會價值標準,學習角色技能,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

相關分類

常用定義

一個人內化社會價值標準、學習角色技能、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

社會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變過程,每個人必須經過社會化才能使外在於自己

的社會行為規範、準則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標準,這是社會交往的基礎,並且社會化是人類特有的行為,是只有在人類社會中才能實現的。用弗洛伊德的話說,社會化就是個人學習控制天性的衝動,就是「把野獸關到籠子裡」,有報道說的狼孩豬孩等就是沒有經過社會化的結果。

摺疊從人格發展和社會互動角度定義 一個人獲得自己的人格和學會參與社會或群體的方法的社會互動過程。

從人格發展角度來說,

社會化有自我完善的過程和功能。通過內化他人的態度,來認識「自我」,並按其他人的一般期待來調整自己行為過程,就是社會化過程。「自我」是人格的重要部分,自我完善包括:對自己生理、心理狀況的認識;對自己和他人、社會的相互關係的認識。「自我」觀念重要,對人有着推動、調節和控制的功能。

【注】關於人格發展和社會化的過程,具體可參考下面有關章節。

社會互動角度來說,沒有社會化就沒有社會:

社會化不僅對個人的生存發展是至關重要的,而且對社會的生存和有效運作也是如此。只有當一個社會的成員一起行動共同支持、維護這個社會的時候,社會才會生存下去,所以每個社會都塑造成員的行為來達此目的(角色承擔)。從社會的觀點來看,當人們感覺到自己想做的正是社會期待的,這期待也最好地滿足了社會的利益和要求的時候,(學習、領會並遵從群體和社會對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社會化才能有效運作和發展 。

社會化的強制性和人的能動性、自由:儘管社會化帶有強制性,儘管我們的人格主要由社會來塑造,但社會化並未排除個人自由。所有的社會化形式都要求個體的合作,而成人可自由地拒絕社會化的某些方面(也就是可以選擇) ,或者力圖改變社會(也就是可以創造)。

類似的定義還有:

個人為適應現在及未來的社會生活,在家庭,學校等社會環境中,經由教育活動或人際互動,產生個人認同(identify)並接受(accept)社會價值體系,社會規範,以及行為模式,並內化(internalize)至個人心裡,成為個人價值觀與行為的準繩,此一過程謂之「社會化」.

從文化的角度定義

社會對個人的文化教化和個人對社會主動選擇與能動調適的統一過程。

社會化的文化角度在於,與個人相關的特定文化要素,如生活專業技能、價值體系、社會規範等,正是社會化的基本內容。社會化就是(對個人來說)指社會新成員的文化習得,接受文化遺產,包括習俗、禮儀、語言、價值觀念等一切方面;(對社會來說)保持社會文化傳承和社會生活延續的過程和功能。

文化傳承的類型:有傳遞和內化,有前人向後人的縱向傳遞,也有地區間的橫向滲透,還有新文化的創造和發展。

社會化有強制性,出生的時候人不能隨意選擇文化環境。人的能動性在於,通過教化和實踐,人們不斷發展和創造文化。

其他解釋

社會化過程的實質是個體反映社會現實的過程,從心理學來看,就是社會現實內部化的過程。社會化的目的不僅是使人學習和接受社會文化,獲得人的語言、思想、感情,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學會一定的生產技能,懂得社會規範,明確生活目標,適應社會,成為社會的一分子,而且使上一代人的思想、技能、經驗能傳給下一代,使人能繼承和發展文化遺產,維持代際關係,在適應社會的基礎上改造社會,把社會不斷推向前進。個體社會化過程有以下特點:①主動性。

每個人對社會現實的反映都有一定的選擇性,其社會化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②貫穿於人的一生。由於社會現實的不斷發展、變化和一個人一生經歷中地位、職責的變化,個體社會化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它貫穿於人的一生。③個性和共性的統一。即使在同一社會中,由於各人特點和所處具體環境不同,個體社會化也不完全一樣。社會化過程也是個性化過程。共性寓於個性之中。對於社會化,社會學側重研究社會影響,社會心理學側重研究個體社會化的歷程。

關於社會化這一概念的含義,有不同的說法:①以美國S.柯尼格為代表,從社會規範的觀點來解釋社會化,認為社會化是一種過程,個人由此成為他所出身的那個社會的一分子,他的一舉一動都符合於該社會的民俗民德。②以美國E.A.羅斯為代表,從社會意識(群屬之感)的觀點來解釋社會化,認為它是在團體中與同伴產生共同行動的能力和意志時的一種群屬之感的發展。③以中國孫本文為代表,從行為改變的觀點來解釋社會化,認為社會化有無數的刺激約束個人的反應,使之成為社會所規定的行為,這種作用即稱之為個人社會化。

何謂高度社會化

高度社會化=公有化+全球化+計劃化+組織化

自人類文明產生起,社會化都是局部的,例如原始部落內部,勞動產品統一平均分配,生產資料公有,若這個部落就是一切,那麼這就是高度的社會化。

奴隸社會及封建社會的小農,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夫妻二人就可組成一個「小社會」,在這個小社會裡,也是「高度社會化」的。

莊園經濟以及田莊經濟等大規模的封建經濟,可以「閉門成市」,有高度的組織,有統一管理的生產。雖然私有,但這種私有卻是統治,內部來說類似於「公有」,內部沒有多少競爭,農民與地主的依附關係也難以相互競爭,這是比原始部落更為高級的社會化。

資本主義經濟使社會化大大加速,不同主體爭相擴張,開始全球化,企業內部的計劃性,組織性隨着壟斷的形成和發展逐漸外化成社會的組織性和計劃性。階級矛盾則逐漸展開,生產者要求獲得自己生產所得,小生產者由於競爭而相互吞滅,只有具有高度組織性的生產者,即無產階級,是真正先進的生產者,全體無產階級聯合,以集體爭奪所有權,必然要求公有制。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使公有制的範圍隨着一次次的私有制危機而逐漸擴大比重,但這種公有制,還不是生產者的公有制,而是資產階級維護自身利益的手段,但這個手段最終將反對它自身。社會化生產與私有制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生產者必須掀起一場革命,解決最關鍵的私有制與社會化的根本矛盾,實現高度的社會化。

社會化的基礎條件

摺疊人類有較長的生活依附期。 人與動物的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人從生下來,一直到能獨立生活,有一個比較長的對父母或監護人的生活依附期。這個依附期受文化傳統、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影響,每個人有所不同,大致持續l3~25年。總的說來,隨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這個依附期有變長的趨勢。正是這樣一個長的依附期,給個體接受社會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個體可以在家庭、學校和社會接受廣泛的教育。他們學習生活生產技能,學習道德規範,學習並獲得社會角色,樹立人生理想。生活依附期的社會化,是個體未來適應社會生活的基礎。

遺傳素質提供了社會化的可能性

人腦有大約100億個以上的神經細胞,這些神經細胞組成異常複雜的神經網絡,成為自然界最神奇、最完備的信息加工系統。人腦的神經網絡不僅使人能掌握語言,進行學習,積累知識和經驗,而且使人具有抽象思維能力,表現出巨大的能動性,使人類具有超越本能的能力。沒有人腦的智能作為基礎,個體的社會化是很難順利完成的。有些兒童腦癱或智力落後,他們的社會化就很困難。

其他詮釋有:社會化依賴的因素  

個體社會化進程依賴於 3個因素:①自然基礎,其中最重要的是健全的神經系統,尤其是神經系統的高級中樞──大腦,這是個體社會化發展的必要的自然前提。②社會基礎,指特定的社會生活條件,包括社會生產方式、政治和法律制度、社會規範、價值體系、信仰體系、風俗、種族和民族、家庭、學校、友伴、群眾、宗教、職業、其他社會團體或組織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社會生產方式。這些社會因素是個體社會化發展的外部條件,它們促使社會化發展的可能性成為現實性。

③實踐活動,這是個體社會化的內因,是個體社會化發展的能動因素。個體社會化過程有賴於個體與社會的相互作用,有賴於個人生理上的稟賦與社會環境的充分接觸,有賴於個體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才能實現。如果一個人從小與社會生活隔離,脫離社會實踐,即使他具有個體社會化的自然基礎,具有健全的神經系統,也不能獲得正常人的社會化。

例如狼孩的事例,就說明實踐活動對個體社會化的重要作用。正常地參加社會實踐,正常地進行社會交往,才能獲得正常的社會化。經濟活動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它決定着人的社會化的性質和表現形式。

如以自然經濟為特徵的封建社會的經濟活動,使人的社會化離不開血緣和狹小的地區範圍,造成人的狹隘、保守和落後;以社會化大生產和私有制為特徵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活動,一方面使人的社會化範圍擴大了,另一方面使金錢至上主宰着社會化過程中的一切;以社會化大生產和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本特徵的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活動,使人的社會化不僅擴大到很廣的範圍,而且滲透着集體主義的精神。

社會化的載體

個體從出生起就在家庭中獲得一定的地位。家庭在社會化中位置獨特、作用突出。童年期是社會化的關鍵時期,家庭中的親子關係,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兒童的語言、情感、角色、經驗、知識、技能與行為規範方面的習得均起潛移默化的作用。

學校是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向個體系統傳授社會規範、價值觀念、知識與技能的機構,其特點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嚴格性。個體進入學齡期後,學校成為其社會化最重要的場所。學校教育促使學生掌握知識,激發其成就動機,並為學生提供廣泛的社會互動的機會。學校還具有獨特的亞文化、價值標準、禮儀與傳統。在早期社會化中,學校是不可替代的社會化載體。

大眾傳播媒介

現代社會中,大眾傳媒是十分重要的社會化手段。影視、音像、廣播、報紙、雜誌,特別是互聯網迅速向人們提供大量各種信息,使人廣開視野,學到新的知識與規範。大眾傳媒對人的社會化的作用與日俱增。現代社會心理學十分重視傳媒對個體社會化的影響。

參照群體

參照群體是能為個體的態度、行為與自我評價提供比較或參照標準的群體。特點是,個體可以不具備這個群體的成員資格,但這個群體卻能為個體提供行為參照。參照群體的作用機制是規範和比較,前者向個體提供指導行為的參照框架,後者則向個體提供自我判斷的標準。比如,兒童的社會化就受同伴群體的影響很大,同伴群體實際上就是向他們提供態度和行為標準的參照群體。

社會化的分類

個體社會化從掌握語言開始,全部社會化是以語言社會化為前提的。語言包括語詞、語音和其他意義符號,是一種取得共識的符號系統,是人們思維和相互交流的手段,個體掌握一種語言後,才能接受相應的社會習俗和態度,塑造自己的人格。

語言是個體與他人及社會聯繫的紐帶。語言集中反映了文化,掌握某種語言的過程就是本身就是社會化的過程。因為語言中蘊含的知識、規範與觀念必然對掌握這種語言的個體產生深刻的影響。語言社會化在個體社會化中占據特別重要的地位。

性別角色社會化是個體在社會生活中,學會按自己的性別角色的規範行事的過程。學者們把男女之間的差異從三個不同方面加以描述,即:

1.性

性是個生物學概念,表示男女在生物學方面的差異,如遺傳、內分泌、解剖及生理的差異。

2.性別

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徵方面的差異。男性特質和女性特質指的就是性別的差異。

3.性別角色

表示社會對男女在態度、角色和行為方式方面的期待。由於生物的「性」不同,社會對其期待也不同,因而出現了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的差異。這種差異與生理特徵沒有必然聯繫,不是天生的,而是社會化的結果。

家庭對性別角色社會化的影響是通過性別期待與認同、模仿等機制實現的。嬰兒從出生起,雙親就按其不同的性別要求加以培養教育。例如對衣着、玩具、說話方式、行為表現等方面,雙親對男嬰與女嬰的要求是不同的;此外嬰兒的性別認同也不一樣:女嬰模仿母親,男嬰模仿父親。

兒童進入學齡期以後,學校和社會從多方面強化男女兩性的角色差異。例如學校和教師在升學期待、課餘生活、體育鍛煉項目等對不同性別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教科書也表現出不同的性別期待。

道德社會化

道德社會化是個體將社會道德規範逐漸內化,成為自己行為準則的過程。它有三個方面:

1.道德觀念

這是道德中的認知成分。

2.道德判斷

皮亞傑認為,道德判斷的發展過程是從他律到自律,從效果到動機。

3.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隨道德觀念的內心體驗。道德情感的形式可能是直覺的體驗,也可能是形象的體驗,亦可能是深層體驗。道德情感的內容是指正義感、勞動情感、集體榮譽感、愛國情感等。

4.道德行為

個人對他人與社會有道德意義的行動。

其他資料

兒童期 ,初始社會化兒童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動作的溝通逐漸被語言代替,在掌握語言的基礎上,學習生活技能和社會規範。青年社會化,是兒童社會化的繼續和發展,但它有許多不同於兒童社會化的特點:①來自成人對社會化控制的範圍和強度顯著縮小和降低;

②外在強化的方式(父母或成人的獎賞與懲罰)轉化為逐漸由個人對環境的認識等內在因素調節;③對成人行為的模仿和對榜樣的選擇,有更大的主動性;④社會化的媒介更廣(兒童社會化的媒介主要是父母,青年社會化的媒介的範圍越來越大)。

一個人的生物需要,尤其是早年生物需要的滿足,是其社會化過程的重要部分。與他人的早期接觸是嬰兒的基本生理需要,父母與嬰兒的互動,對嬰兒的智力和情感,乃至人格和自我意識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兒童養育的方式:複雜社會之間,培育孩子的實踐很不一樣。專制/極權型父母要求孩子無條件服從,孩子的成人責任>權利。放縱/放任型父母對孩子更為開放和靈活,孩子的責任<成人權利。最有效的也許是權威型父母,也即根據孩子的成熟程度來調整和擴大孩子應負的責任。

時代背景:教養兒童的體罰的階級差異在減弱。當代父母更強調個人的主動性和責任感。這種變化與人們對社會制度的遵從感減弱及個人主義的持續增長相關。

青年期,預期社會化anticipatory socialization

許多青春期的社會化是以預期社會化形式出現,就是為扮演未來角色做準備的社會學習過程。初級社會化指早年為各種成人生活角色所作的基本準備。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傾向於把青少年當做孩子。

在青春期,年輕人不斷地擺脫家庭的影響並更多地接受學校與同輩群體的影響,整合新舊兩種情況,面臨疑惑和混亂,常在唯我主義和自卑之間來回變動。

由於孩子與父母在情感上不斷取得獨立,同時又繼續接受父母的經濟支持,這種衝突就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很是煩惱的感覺。

在青年期,青年人可以結婚、生孩子、參加選舉了,但常依賴於父母或家庭以獲得經濟上的支持。由於大學教育在勞動力市場上的重要性,經濟不景氣,大學生就業難,這段前成人階段,留在家中的青年期成人(生理早熟,心理晚熟)在增加。

如今代差日益明顯,反應社會變化速度之快。

摺疊成年期,發展社會化和繼續社會化 初級社會化已經完成,已經發展出關於自我的形象,但仍然有許多新的角色需要學習。不但可以選擇還可以重新定義或創造某種角色。

以後生活中的角色變化可能會出現自我認同的問題。40歲左右,「更年期」midlife transition,對自己成就的價值感到懷疑,如不能對自己是否自我認同,是否在成年初期對職業生涯作出了合適的選擇,會進入「中年危險期」,悲哀和不幸;渡過的人,發現此後的成人生活是一生中最為快慰的時期。

我國改革開放以後,社會轉型加速期,社會變遷使得成人社會化問題尤為突出。

成人在態度與行為方面最為困難的一些變化發生在生命的最後幾年。

現代社會,老年期有時被當做無助的、無用的、依賴別人的時期。許多老人當他們的孩子離開家庭、退休(社會聲望降低)、喪偶(及自己的身體機能下降,面臨死亡)時,弱化或者喪失自我認同,必須調整自己。

在中國,出現了老幹部「59歲現象」。

傳統上,在美國對死亡的社會化很不充分。根據庫布勒羅斯的研究,就身患絕症的病人而言,瀕臨死亡的體驗通常包括五個反應階段:拒絕和與世隔絕、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這些階段並不一定是必須連續有序的,但可能當病人走向死亡並試圖接受它的時候再現出來。

因死亡的悲痛通常在死亡時間發生之前就開始了。(親人)死後,活着的人的悲痛可能經歷幾個階段,包括震驚、拒斥死亡事實、絕望與適應。

人們一生的社會生活中會接觸很多個體、群體和組織,其中,對人的社會化起到重要影響的稱為社會化主體。

個體社會化的主體很多:就人的方面來說,有父母、教師、同齡夥伴、同學、同事、領導等;就物的方面來說,有電視、電影、廣播、報紙、雜誌、書籍等。這些媒介對人的社會化起着交互作用,並且隨着兒童年齡的增長,社會化媒介的主次有所不同。

兒童在學齡前,社會化媒介主要是家庭(主要是父母)、託兒所和幼兒園(主要指教師和同齡小夥伴)、社會(指除了家庭、託兒所、幼兒園以外的其他社會環境中的人和事)。兒童入學後,社會化媒介主要是學校(主要指教師和同學)、家庭和社會(指除了家庭、學校以外的其他社會環境中的人和事)。

離開學校後,社會化的媒介主要是社會和家庭。美國B·C·羅林斯等1979年研究了父母教育兒童的方法與社會化的關係,發現父母對兒童一般採用誘導訓練法和強制訓練法兩種教育方法,誘導訓練法比強制訓練法的效果好。早期教育對人的社會化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早期教育不僅要在家庭而且要在託兒所、幼兒園中進行。

電視、電影、廣播、報紙、雜誌、書籍等大眾傳播工具也是社會化的重要媒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電視和電影既包括視覺學習又包括聽覺學習,廣播只是一種聽覺學習,報紙、雜誌、書籍都只是視覺學習,所以電視、電影的作用大於其他大眾傳播工具。

美國A.班杜拉1963年研究了電視、電影中殘暴行為對觀看電影、電視兒童的影響,發現看了有殘暴行為的電影的兒童,以後有侵犯行為者,是未看過有殘暴行為的電影的兒童後來有侵犯行為的2倍。但美國S·費許巴奇等1971年的研究認為,看有殘暴行為的電視節目未必導致侵犯行為。當然,觀看有殘暴行為的電視節目是否導致侵犯行為,還要考慮看電視者的動機因素。

1. 家庭教育和環境的影響是一個人社會化的開端

如家庭種族、階層、宗教、父母經濟、生活方式和文化教養會對而兒童的觀念、心理、行為發生影響。

2. 家庭環境的獨特意義在於對兒童感情和愛的培養

早期與父母的接觸,是兒童的智力、情感的發展基礎,對他或她能否理解,接受和給予愛,有着重要影響。

3. 家庭中的父母的權威對兒童社會化有巨大影響

由於兒童生活和心理上對父母的依賴,很容易使父母成為兒童心目中的全知全能的權威。父母藉助這種形象和兒童交流,對兒童的觀念、心理、行為有着強大的滲透力和塑造力。

主要的社會化主體一直都是家庭。但家庭以外的主體已變得非常有影響了。可能原因:父母因為工業化,現代化,長期在外;社會化的需求層次提高,家庭需依託專門機構等。

在傳播文化技能與知識遺產、灌輸以廣大社會為取向的新的角色行為、教育個體以非個人的規則和權威調整自己等方面,學校是重要的。

1. 學校是專門為社會化目的而設立的學習機構。

有組織有目的系統化的教育條件,使學生進行專門化的學習,學習各種科學知識和技能。

2. 學生面臨家庭以外廣大社會,接觸更廣泛的社會角色和文化,聆聽老師告訴他們的社會對他們的期待(調整價值觀),接受同學和他人對他們比較系統的評價(調整行為)。

3. 非個人權威

學會對非個人規則和權威的遵從,在與人交往中的合作性和獨立性。

現代社會,學校教育還起到篩選作用,決定着今後發展和職業生涯。

兒童也受到了同輩群體的重要影響。同輩群體由擁有相同社會地位、興趣愛好相近、年齡相仿的人構成。

1. 在寬鬆、平等的環境下,青少年能較為獨立地交流,扮演多種角色,解決人際衝突,更加充分社會化。

2. 在潛移默化中,按照興趣,產生共鳴,有時甚至是形成群體亞文化。

美國歷史上最典型的同輩群體

Baby-boomer:1945-1963年之間出生(60-70年代的少年和青年人)的那些美國中產階級同輩群體,強烈熱衷於反文化模式,這種反文化的形成共同經歷了人權運動、對約翰、羅伯特.肯尼迪與馬丁.路德.金的暗殺、反越戰、嬉皮士運動及水門醜聞等事件。這代人激情亢奮地相信,激進的政治、吸毒自娛、性自由、留長髮以及搖滾樂,「第三意識」,這種毫無節制的希望大多數都破滅了。

80年代的中產階級大學同輩群體,面臨減少的經濟機會,相對於為改造社會而工作、尋求社會發展而言,對適應環境和掙錢更感興趣。

1. 職業為紐帶的基本社會關係、社會地位、生活經濟狀態、人生(職業)目標對個人有着重要的影響

2. 真正踏入社會後,人們學習技能,遵守規範,扮演角色,真正適應現實生活

傳到廣大人群之中,互通信息情報的通訊手段,如網絡、電視、報紙、雜誌、廣播等。近來,網絡和電視(電影)已成為社會化的主要主體,其中的形象會被年輕人當做人生追求目標或直接模仿對象。

目前的傳媒文化空前多元,模糊了權威與平民,兒童與成人的界限。但較之成年人,兒童更容易誤解接受的信息。在他們花費大量的時間觀看電視和上網時,這些內容既可能強化、也可能牴觸其他社會化主體所教導的觀念與價值。

社會化的基本內容

價值觀念(政治、道德)社會化、角色(生活技能、行為、職業)社會化等

指個體形成某一特定社會所要求的政治信仰、態度和行為的過程。它體現在如何對待政治制度、政治生活方式、政策、以及個體政治觀念的發展等問題上。在不同的社會制度和階級中,個體政治社會化有不同的內容和方向。關於政治社會化問題在各國社會心理學領域僅有少量的研究。

美國R.赫斯1969年作了一項關於兒童政治觀念發展的研究。他提出很多政治問題讓各個年級的兒童回答,發現很多年齡比較小的兒童把美國政府與美國總統混為一談,3年級以上的兒童才能區別擔任政府職務的個人和政府機構。這說明個體政治化是發展的,並且與一定的知識文化水平有關。

內涵:是社會個體通過接觸和學習某種政治文化,培養政治立場(包括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態度等)和參與政治的能力。

功能:從個體來講,它培養個體的政治參與熱情和能力;從社會來講,它培養個體對政治制度和政治價值的認同、忠誠和責任感。

我國政治社會化發展過程:

中國傳統社會,通過「德治」「禮治」的道德社會化代替專門的政治社會化。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都非常重視政治社會化,長期採用政治活動、政治批判等激烈方式。

改革開放後,採取溫和的,更加制度化常規化的手段,從以往的簡單灌輸意識形態轉向培養公民的基本素質[彭1]。

過早的民主:80年代農村村民自治

政治組織:是人們為了實現某種政治目的結合在一起。通過發展新成員,在組織內部集中的政治化訓練,宣傳自己的綱領和主張,組織政治活動來影響公民政治態度。

道德社會化,是社會成員通過社會互動,學習道德規範,內化道德價值,培養道德情操的過程。

指個體形成某一特定社會的道德標準和與之相符的行為的過程在不同社會制度和階級中,道德社會化有不同的內容和方向。美國L.科爾伯格1966~1976年用他設計的9種「兩難困境」進行的研究表明,個體道德社會化的發展有階段性。

道德是社會規範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會動員、整合和控制功能。

迪爾卡姆曾經說過一致性的道德規範是社會團結的基礎。

讓.皮亞傑則將兒童的道德社會化分為兩個階段:他律階段和自律階段。

他律階段(5-8歲)服從權威,遵守規範,

自律階段(9歲以上)認識到道德的相對性,不再盲從權威,道德判斷開始考慮行為人的後果和動機。

在讓.皮亞傑的基礎上,勞倫斯.科爾伯格發展了3層次6階段的道德社會化過程:

1)前習慣層次preconventional level(1)避罰punishment and obedience orientation(2)邀賞instrumental relativist orientation

2)習慣層次conventional level(1)乖good-boy-nice-girl orientation(2)法律規範law and order orientation

3)後習慣層次postconventional level(1)認識各種信仰道德的矛盾,靈活變通social contract legalistic orientation(2)發展出自己的道德體系universal ethical principle orientation

社會心理學中有關道德社會化的理論有3種:①精神分析論。創始人為S.弗洛伊德,當代代表人物是美國的E.H.埃里克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着重從人格結構的3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發展及其相互關係的角度,論述個體的道德社會化過程。它認為隨着年齡的增長,兒童逐漸學到了父母的各種道德觀念和行為模式。

埃里克森則強調社會文化因素在個體的道德社會化過程中的作用。②認知發展論。創始人為瑞士心理學家J.皮亞熱,當代代表人物是美國的L.科爾伯格。皮亞熱的認知發展理論重點在於分析兒童道德品質中的認知成分──道德判斷。它認為兒童道德判斷與智力發展是平行的。道德發展分為兩個階段,即道德判斷從他律到自律,從效果到動機;對錯誤行為的處理,從為懲罰而懲罰到有針對性地採取懲罰措施。

科爾伯格則將道德發展分為 3個水平,每一水平又包含2個階段:第一個水平是前習俗水平,自出生至9歲,此水平的道德價值來自外界事物或權威;第二個水平是習俗水平,9~15歲,此水平的道德價值來自傳統上為多數人認可的是非與正誤標準;第三個水平是後習俗水平,16歲以上,此水平的道德價值來自普遍的原則與個人內在的良知。③社會學習論。代表人物是美國的A.班杜拉。他認為道德行為是通過學習而獲得的,也可以通過學習而改變,決定兒童道德行為的是社會環境條件。

指熱愛和忠於所屬民族的優良傳統、風尚、風俗,但這並不是盲目排外或把自己所屬民族凌駕於其他民族之上。中華民族的民族社會化水平是很高的,即使是長期僑居在國外的華人,仍然保持和發揚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指個體形成某一特定社會要求的法律觀念和遵守法律的行為的過程。在不同社會制度和階級中,個體法律社會化的內容和方向不同。據美國J·L·塔普等人(1974、1976)對丹麥、希臘、意大利、印度、日本、美國等6個國家的4、6和8三個年級5000名學生所進行的研究,發現被試的法律推理有3種水平:①習俗前水平:特點是因害怕懲罰而遵守法律,不明白必須遵守法律的道理。這是一種比較低級的水平。

②習俗水平:特點是以社會需要有控制管理才能使這個社會有秩序和存在下去這種習俗的認識,去理解為什麼要制定法律。這是一種中等水平。③後習俗水平:特點是能通過抽象的法律概念來證明法律存在的合理性,懂得為什麼要遵守法律的道理。塔普等人的研究對象後來從4、6和 8年級學生擴大到成人和學前期幼兒。

根據研究的結果認為,這6 個國家的兒童和成人,絕大多數隻達到中等水平,能達到後習俗水平者為數極少。中國政府從1985年開始用5年左右時間在全體公民中普及法律常識,這一措施有助於公民的法律社會化進程。

指個體形成社會對不同性別的期望、規範和與之相符的行為的過程。社會、民族、文化、風俗不同,對男女性各有不同的期望和規範。心理上的男女差別是社會造成的。美國R·羅森克蘭茨等人1968年做了一項研究,要求被試(大學生)舉出所有的描述普通男人和普通女人的形容詞。其結果反映出在美國大學生中存在很深的男優於女的性別角色成見。

職業社會化

指個體按社會需要選擇職業、掌握從事某種職業的知識和技能,以及從事某種職業後進行知識、技能更新的再訓練的過程。

指個體形成符合某一特定社會要求的性觀念和性行為的過程。在社會主義中國,性的社會化的內容包括性的解剖生理知識、性的心理衛生知識、性疾病的防治知識、計劃生育、性道德、性犯罪的預防等方面的教育。

個體社會化的發展 個體社會化一般經歷兒童社會化、青年社會化和繼續社會化的過程,對某些人來說還要經歷再社會化的過程。

其他  此外,亦有說法,基本內容包括:

1.傳授生活技能;

2.教導社會規範;

3.指點生活目標;

4.提供角色人選。

1.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是美國心理學家阿爾波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社會心理學基礎理論,這一理論源於行為主義學派的強化學習理論——即學習,本質上說是受到積極強化、消極強化、無強化、懲罰的影響,而改變了行為的發生概率。例如,小孩說真話,就得到了糖果獎勵,以後他就會更多說真話;小孩說謊話,得到了糖果,以後他就會更多地說謊話。

而社會學習理論則認為,不僅加諸於個體本身的刺激物可以讓其獲得或失去某種行為,觀察別的個體的社會化學習過程也可以獲得同樣的效果。例如,小孩看到幼兒園老師誇讚彬彬有禮的小朋友,並且給其糖果吃,等到他(她)見到幼兒園老師,也會彬彬有禮;而小孩其他特質如性別角色等也是從社會環境學習而來的。

2.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L·費斯廷格(Leon Festinger)1954年提出的一種關於自我評價及親和行為的理論。他認為個體都具有一種評價自己的驅動力,在缺乏客觀的、非社會標準的情況下,便會以他人作為比較的來源與尺度,通過對比來評價自己的態度、能力和反應的適宜性。

費斯廷格指出,當涉及到個體的情緒和情感時,很難有客觀的標準去說明一個人的情感是否適合一種情境,他人的態度、情緒等表現就成了信息的唯一源泉,即個體的任何情緒反應的合適程度,都可以通過其他人提供的信息來確定。該理論還認為,人們總是願意和自己處境相似的人進行比較,相似程度越高,社會比較的驅動力就越強。在相互比較過程中,總會產生不確定性,激發一種自己和他人對比的要求。有時這種對比的要求會非常強烈,以至於即使有方便的客觀標準存在,個體還是會進行社會比較。

社會化便是使個人做好準備以參加群體生活。

第一、一個人必須要獲得成為某一群體所需要的知識,有時角色會(被動或主動的)發生轉變,如:多年媳婦熬成婆;曾經是某家公司的小職員,經過努力以後,變成了公司舉足輕重的人

物等等一系列的角色轉換。

第二、了解有可能打交道的其他群體,因為社會不同的行業就為不同的群體,而我們生活的周圍是有很多的群體同時存在,他們或許就會對你所在的群體產生影響,如:商場、出租車、建築工地、電力部門等,他們在一定的(或特定的)時間裡就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