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社城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社城鎮隸屬於山西省晉中市榆社縣,地處於榆社縣北部,東鄰北寨鄉,南、西瀕西馬鄉,傍西馬鄉、太谷縣,北與太谷縣陽邑鄉、范村鎮、榆次區長凝鎮接壤,東北與和順縣橫嶺鎮相鄰,區域面積324.97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8036人。

1949年,屬榆社縣第二區。1956年,分屬社城鎮、兩河口鄉。1974年,從社城公社又分設兩河口公社。1984年3月,社城公社改社城鎮。2001年3月,兩河口鄉併入社城鎮。截至2020年6月,社城鎮下轄11個行政村。

2018年,社城鎮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1]

歷史沿革

1949年,屬榆社縣第二區。

1956年,分屬社城鎮、兩河口鄉。

1958年,屬武鄉縣社城紅旗公社。

1959年,屬榆社縣紅旗(社城)公社,從紅旗公社分設星光(仰天)公社。

1961年6月,從紅旗公社分設曙光(大寨)公社。同年12月,屬社城公社。

1974年,從社城公社又分設兩河口公社。

1984年3月,社城公社改社城鎮。

2001年3月,兩河口鄉併入社城鎮。

區劃沿革 1974年,轄社城、西河、新莊、維牆、磨石、紅崖上、雙峰、培麻窪、官上、彰修、北河、石溝、龍門、西崖底、南翟管、北翟管、翟管溝、頂村、劉王后、溝兒嶺、泉灘21個生產大隊。

1984年3月,轄21個村。

2001年3月,增設兩河口、郊口、水澤、陽樂、石源、石會、焦紅寺、道陸、沙旺、琵琶窯、大牛11個村,又撤銷劉王后、溝兒嶺、泉灘、紅崖上、琵琶窯5個村,共轄27個村。

2002年10月,撤銷新莊、維牆、磨石、沙旺、琵琶窯、大牛5個村,轄22個村。

2005年10月,撤銷石溝村,轄21個村。

2011年末,社城鎮轄社城、西崖底、南翟管、北翟管、翟管溝、頂村、彰修、北河、西河、雙峰、培麻窪、官上、兩河口、郊口、水澤、陽樂、石源、石會、焦紅寺19個村民委員會。

區劃詳情

截止至2020年6月,社城鎮下轄11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社城河灘。[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社城鎮地處榆社縣北部,東鄰北寨鄉,南、西瀕西馬鄉,傍西馬鄉、太谷縣,北與太谷縣陽邑鄉、范村鎮、榆次區長凝鎮接壤,東北與和順縣橫嶺鎮相鄰, 區域面積324.9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社城鎮地勢平緩,地形山、溝、川縱橫交錯。主要山脈有三縣牆山系、板山山系、委山山系等,境內最高峰漫天堵位於鎮東北部,海拔1626米;最低點位於南翟管村,海拔1035米。

水文

社城鎮境內河道屬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濁漳河北源1條,從北至南流經境內兩河口、社城、西崖底等村,長35千米。

人口

2011年末,社城鎮轄區總人口807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463人,城鎮化率30.5%。總人口中,男性4337人,占53.7%;女性3741人,占46.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8075人,占99.96%;有藏、滿2個少數民族,共3人,占0.04%。2011年,人口出生率11.2‰,人口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長率4.8‰。

2017年,社城鎮常住人口5109人。

截至2018年末,社城鎮戶籍人口8036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社城鎮農民人均純收入2690元。

2018年,社城鎮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農業

社城鎮有農業耕地面積3.12萬畝,人均3.8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2462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78%。糧食作物以玉米、穀子、雜糧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5890噸,人均729千克,其中玉米4600噸,穀子800噸,雜糧40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

社城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產肉類516噸;畜牧業總產值104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2.2%。截至2011年末,森林面積3.5萬畝,林木覆蓋率55%。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460畝,產量350噸,主要品種有蘋果、珍珠黃杏、仁用杏等。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81台(輛)。

商業

2011年末,社城鎮有商業網點45個,職工86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045萬元,比上年增長7.1%;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402萬元,比上年增長8.1%。[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社城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60人,專任教師4人;小學3所,在校生300人,專任教師2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00人,專任教師3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主要學校有社城鎮中學。

科技事業

2011年末,社城鎮有各類科技人才15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69人,經營管理人才17人,技能人才8人,農村實用人才56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社城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室19個,農家書屋13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0人。

2011年末,社城鎮100%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80%。

2011年末,社城鎮有中央、省、市、縣等158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20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7.8%。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社城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4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1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2張。專業衛生人員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620人次,住院手術10台次,出院病人124人次。

2011年,社城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7989人,參合率達98.9%。

社會保障

2011年,社城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86戶,人數660人,支出91.9萬元,比上年增長45%,月人均116元,比上年增長27%;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77人,支出35.23萬元,比上年增長35%;農村醫療救助26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3人次,共支出27.91萬元,比上年增長18%;農村臨時救濟68人次,支出4000元,比上年增長3.3%。[5]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社城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57千米,投遞點19個,鄉村通郵率98.%;征訂報紙1260份、期刊110冊。有固定電話用戶870戶,移動電話用戶1400戶。

供電

2011年末,社城鎮鎮區有35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1台。綜合電壓合格率99.4%,供電可靠率99%。

園林綠化

2011年末,社城鎮鎮區共建有休閒廣場2個,廣場面積4700平方米,公共綠地2.01公頃,綠化覆蓋率85%。

交通

社城鎮境內有鐵路太焦線、二廣高速公路(境內稱太長高速公路)、102省道過境。鄉級公路1條,總長12千米。2011年末,鎮區道路總長度2.6千米;橋樑2座,總長度32米。鎮區開通農村公交線路1條。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社城鎮因取漢高祖"豐粉榆社"(紀念故里)之意而得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