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祁東黃花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Reflist}}

祁東黃花菜

祁東黃花菜,湖南省祁東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祁東黃花菜乾菜菜條中間草青色,兩頭褐綠色,均勻有光澤;肉質肥厚,氣味芬芳,口感甜。長度10至15厘米,總糖含量≥40%。

2015年8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祁東黃花菜"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祁東黃花菜

外文名稱; Qidong yellow flower

產地名稱; 湖南省祁東縣

品質特點; 肉質肥厚,氣味芬芳

地理標誌; 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批准文號; 國家質檢總局2015年第96號公告

批准時間; 2015年08月10日

產品特點

祁東黃花菜乾菜菜條中間草青色,兩頭褐綠色,均勻有光澤;肉質肥厚,氣味芬芳,口感甜。長度10至15厘米,總糖含量≥40%。

產地環境

祁東黃花菜產自湖南省祁東縣,祁東縣境狹長,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平均坡降為12.5‰。最高點位於四明山鄉的騰雲嶺主峰,海拔1043.2米。最低點為糧市鎮楓沖村江河組湘江河床,海拔54.8米,與騰雲嶺高差988.4米。全境地貌組合呈三條橫列帶狀。西北的中山、中低山、低山山地呈鐮刀形環繞縣境邊陲;南部中段突起系祁山余脈,多為中低山、低山山地;兩山地之間的狹長地帶為地勢低平、呈波狀起伏的崗地、丘陵和平原。以形態類型劃分,地貌以崗、山居多,平、丘、水兼有。山地、丘陵、崗地、平原和水面的組合比例大致為1:0.4:1.1:0.7:0.2。

祁東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南部中段,海拔均在300米以上,相對高度大於200米,坡度大於20度,地勢起伏變化大,脈絡明顯,面積541.31平方千米,占總面積28.93%;丘陵海拔均在350米以下,相對高度60~200米,丘體稍有脈絡,其頂渾圓,流水侵蝕中等,面積236.07平方千米,占12.61%;崗地,主要分布在兩山地之間的狹長地帶及東南紅岩區,海拔均在300米以下,切割破碎,相對高度10~60米,坡度5~15度,面積595.41平方千米,占31.82%;平原主要分布在湘江、白河、祁水沿岸和丘陵山區的壟間,地勢平坦,稍有起伏,一般由第四紀鬆散堆積物組成,面積383.52平方千米,占20.46%。平原土層較厚,質地肥沃,地勢開闊,光、熱、水等條件較好,適宜種植祁東黃花菜

歷史淵源

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西區懷遠堂村民發現野生黃花菜可鮮食後,便移植到園內栽培,並創造了黃花菜蒸製技術。

清朝年間,祁東縣所在地的地方官員開始將黃花菜作為地方貢品向朝廷進貢。

20世紀80年代中期,湖南祁東黃花菜基地以祁東縣農科所為主的科研人員,對黃花菜的新品種選育及高產栽培繁殖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生產情況

2000年,祁東縣的黃花菜種植面積16萬畝,菜農40萬人。

2006年,祁東縣共產出干黃花菜4.1萬噸。

截至2017年底,祁東全縣黃花菜種植面積達16萬畝,年產干黃花菜超4萬噸,產量和銷量約占中國的70%以上,品牌價值25.66億元。

產品榮譽

2015年8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祁東黃花菜"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祁東黃花菜產地範圍為湖南省祁東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當地"祁珍花"、"猛子花"、"白花"和"四月花"等地方品種。

二、土壤條件

海拔≤300米,土壤類型為石灰岩、紅黃壤、灰泥田,耕作層厚度≥35厘米,pH值6至7.5,有機質含量≥0.9%。

三、栽培管理

種苗繁育:分株繁殖。

移栽:花蕾採收完畢至翌年發春苗前移栽,每公頃種≤24000穴,每穴2至4株。

施肥:每公頃年施有機肥≥7500千克。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採收

每年6月至8月採收,採摘即將開放的不松苞花蕾,不帶枝梗。

五、加工方法

自然曬乾或機械烘乾至含水量≤15%。

專用標誌使用

祁東黃花菜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南省祁東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祁東黃花菜的檢測機構由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1]

參考文獻

  1. 祁東黃花菜的大介紹, 九州醉 , 201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