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母壽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祝母壽詩》 |
---|
|
《祝母壽詩》是清朝慈禧太后在她母親七十大壽時寫給母親祝壽的溫情詩, 慈禧一生只寫了一首詩,最後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更是無人不知,如今人們都掛在嘴邊。
《祝母壽詩》作者:慈禧
世間爹媽情最真
淚血溶入兒女身
殫竭心力終為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
譯文
人世間最真摯的感情就是父母的愛,子女身上流著父母的血。
竭盡心力只是為了孩子過得好,最應該珍惜的就是父母的愛子之心啊![1]
詩中的「可」是值得、應該的意思;「憐」是珍惜、讚嘆的意思。[2]
寫下這首詩的背景
1876年 (光緒二年),慈禧太后為母親七十歲大壽, 準備好好給母親慶祝一番,提前很久就開始準備。恰考慈禧母親大壽當天,正值外國使團來訪, 慈禧作為掌權的太后, 無論出於禮儀還是政治方面都應親自接待,無奈只能缺席母親的生日宴會。[3]
因為這件事慈禧感到十分愧疚,思來想去之後,她決定送母親一份特別的壽禮。慈禧知道以她今日的地位,送什麼金銀財寶,都不稀奇,所以她決定為母親富察氏寫一首詩,她親筆寫了一幅書法,裱好後請侍臣送去,這首詩叫《祝母壽詩》。 這副書法一直保存了幾代人,最後被毀於文化大革命。
當年,慈禧四十一歲,自己也養育過孩子,對為人父母之含辛茹苦應該感同身受。她在用詩句向母親表達敬意的同時,可能也傳遞自己作為一個母親、一個失去兒子的母親的心酸(兒子同治帝死時才19歲,為清朝壽命最短的皇帝)。
對後世影響
現在有許多人都知道「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話,卻不知道它的出處,實際上這句話出自慈禧的詩句。「可憐天下父母心」成為現在婦孺皆知的名句,用來形容父母對子女無私的付出,無怨無悔。[4]
因為這首詩比較偏向於白話文,很通俗易懂,並且詩中所表達的情感比較直白,令人動容,所以這首《祝母壽詩》被人們編入了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材,讓每一名小學生學習,其中那一句「可憐天下父母心」更是人盡皆知,成為了許多人掛在嘴邊的話。[5]
1960年8月4日在香港上映由楚原執導並擔任編劇片名《可憐天下父母心》,該片講述了窮教師陳志康(張活遊 飾)和妻子李玉薇(白燕 飾)不向命運屈服,互相支持,共同養育五個子女的故事。該片曾入選1999年香港評選的「十大香港電影經典」之一。[6]
視頻
參考來源
- ↑ 祝父母詩. 古詩文網. [2023-02-02].
- ↑ 你能想到嗎?「可憐天下父母心」居然出自慈禧太后寫的詩?. 每日頭條. 2018-08-06 [2023-02-02].
- ↑ 史上最感人的一首親情詩,卻是慈禧寫的,最後一句人人都會背. 新浪. 2019-09-07 [2023-02-02].
- ↑ 慈禧為母親寫了一首詩!最後一句太經典 如今無人不知. 三立新聞. 2022-05-12 [2023-02-02].
- ↑ 慈禧一生只寫了一首詩,最後一句無人不知,如今人們都掛在嘴邊. feeds. 2022-05-02 [2023-02-02].
- ↑ 可憐天下父母心. 搜狗. [202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