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神鳥與貓頭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神鳥與貓頭鷹,中國寓言故事。[1]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神鳥與貓頭鷹


莊子的好朋友惠施被封為魏國的宰相後,莊子很為自己的朋友高興,啟程去訪見惠施。   


莊子的行動傳到小人那兒,他便歪曲莊子的來意,從中挑撥說,莊子此番進京拜訪,來者不善,意在謀取相位。惠施一聽,心裡十分恐慌,害怕喪失官位,於是下令搜捕莊子。為了抓到他,整整在國都搜查了三天三夜。   


惠施的舉動被莊子知道了,莊子索性主動登門求見。惠施見莊子竟敢自投羅網,吃驚不已。莊子也不向惠施多解釋,只是坐下來講了一個故事:   


在南方,傳說中有一種神鳥,與鳳凰同類,名叫鵷鵮(yuanchu),它從南海出發飛往北海,在途中,若不見高高的梧桐樹,絕不棲息;不是翠竹與珍稀的果實,絕不食用;不遇甘甜的泉水,絕不暢飲。   


神鳥一路飛翔,它在天空看見地面上有隻貓頭鷹,正在啄食一隻腐爛的死鼠。貓頭鷹飢不擇食,它在看見頭頂上的神鳥後,以為是來搶食死鼠的,於是漲紅了臉,羽毛豎起,怒目而視,作出決一死戰的架勢。它見神鳥仍在頭頂飛翔,便對着它聲嘶力竭地發出嚇人的喝叫!   


莊子把貓頭鷹遇到神鳥的故事講完後,坦然地走到惠施面前,笑着問他:"今天,您獲取了魏國相位,看見我來了,是不是也要對我恫嚇一番呢?"說完,莊子放聲大笑,拂袖而去。   


有遠大志向的人追求高潔卻不被世俗小人理解。貪求利祿的小人用陰暗的心理來猜測人格高尚者的行為。真可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寓言諷刺鞭撻了權迷心竅的人。


注; 惠子(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姓惠,名施,戰國中期宋國商丘(今河南商丘)人 。著名的政治家、哲學家,他是名家學派的開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文哲大師莊子的至交好友。惠施是合縱抗秦的最主要的組織人和支持者,他主張魏國、齊國和楚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並建議齊、魏互尊為王。

視頻 

寓言故事:神鳥與貓頭鷹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