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鱷魚文(梅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祭鱷魚文》是中國當代作家梅方的散文。
作品欣賞
祭鱷魚文
在這背後,還有一個故事。元和十四年(819),韓愈因諫迎佛骨,觸怒了唐憲宗,幾乎被殺,幸虧裴度救援才被貶為潮州刺史。因此,此文不僅僅是對鱷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更寄託着作者的政治抱負,其中蘊含着他憂國憂民的關切,以及對邪惡勢力的憎恨。傳說此文成後不久,惡溪之水果真西遷六十里,潮州境內永遠消除了鱷魚之患。這一傳說固然不可信,但這篇文章仍不失為佳作,文章雖然短小,卻義正詞嚴,跌宕有力。
一般祭文的內容都是哀悼或禱祝,此文卻實為檄文,如興問罪之師,這也是韓愈為文的大膽之處。正如曾國藩所評:「文氣似司馬相如《諭巴蜀檄》,但彼以雄深勝,此以矯健勝。」值得注意的是,韓愈向鱷魚宣戰也追求一個過程,這就是一勸二逼三殺,剛柔相濟。
文中作者首先細心給鱷魚尋找一個安置地:潮洲之南的大海空間之大,足以容身;上有鯨鵬之大,下有蝦蟹之細,物產豐饒,可以養生;路程之近,可以「朝發而夕至」。可謂謀劃周細,體貼人微。刺史的條件寬厚,可三日走,亦可以五日走,確有他故亦可七日走,讓之又讓,仁至義盡。「七日不能,是終不肯徙也」。忍無可忍,不得不「逼」。不過,「逼」也有理有威,逐步遞進。第一步是「不有刺史,聽從其言也」。倘若鱷魚「冥頑不靈」,那就必殺,「盡殺乃止」。在「盡殺乃止」之後,加上「其無悔」三字,意態橫生。一方面保持了斬釘截鐵、戛然而止的行文態勢,另一方面又添加了亦剛亦柔、亦莊亦諧的韻味。使得文章大有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效果。
後人評論
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全篇只是不許鱷魚雜處此土,處處提天子二字壓服他,如問罪之師,正正堂堂之陣,能令反側子心寒膽栗。」
作者簡介
梅方,品詩文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