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禁果效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禁果效應
來自快資訊的圖片
禁果效應

中文名稱 :禁果效應

別 名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來 源 :《舊約·創世紀》的第二、三節

禁果效應也叫做"亞當與夏娃效應",越是禁止的東西,人們越要得到手。越希望掩蓋某個信息不讓別人知道,卻越勾起別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反而促使別人試圖利用一切渠道來獲取被掩蓋的信息 。這種由於單方面的禁止和掩飾而造成的逆反現象,即心理學上的"禁果效應" 。這與人們的好奇心與逆反心理有關。有一句諺語:"禁果格外甜",就是這個道理。[1]

簡介

禁果效應也叫做"亞當與夏娃效應",越是禁止的東西,人們越要得到手。這種由於單方面的禁止和掩飾而造成的逆反現象,即心理學上的"禁果效應"。這與人們的好奇心與逆反心理有關。在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你越想把一些事情或信息隱瞞住不讓別人知道,越會引來他人更大的興趣和關注,人們對你隱瞞的東西充滿好奇和窺探的欲望,甚至千方百計通過別的渠道試圖獲得這些信息。而一旦這些信息突破你的掌握,進入了傳播領域,會因為它所具有的"神秘"色彩被許多人爭相獲取,並產生一傳十、十傳百的效果,從而與你隱瞞該信息的願望背道而馳。這一現象被稱作傳播中的"禁果效應"。在古希臘神話故事中,有位叫潘多拉的姑娘從萬神之神宙斯那裡,得到一個神秘的小匣子,宙斯嚴令禁止她打開,這就激發了姑娘的獵奇和冒險心理,一種急欲探求盒子秘密的心理,使她終於將它打開,於是災禍由此飛出,充滿人間。潘多拉姑娘的心理正應一句俄羅斯諺語:"禁果格外甜",也就是所謂"禁果效應"。

來源

"禁果"(forbidden fruit)一詞來源於《聖經》《舊約·創世紀》的第二節和第三節[2] 。它講的是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樹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貶到人間。這種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現象稱之為禁果效應。後來人們通常用偷吃"禁果"來比喻少男少女初嘗人事。從聖經故事中引申出來的"禁果",其含義就是指因被禁而更想得到的東西。"禁果效應"也叫"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在莎翁的戲劇中,羅密歐出身的蒙太古家族和朱麗葉出身的凱普萊特家族世代為仇,然而卻出現了家人越是反對,他們越是相愛,最後雙雙殉情的結果。傳播中的"禁果效應"是指,當外界壓力迫使人們無法自由獲取信息時,人們往往會對被迫疏離和失去的那部分信息有更強的了解欲望,施壓者與受傳者之間的隔閡因此加大。"禁果效應"在信息傳播中的表現可以劃分為三種情形:1.禁書引來人們對所禁書籍的興趣;2.封鎖信息引來流言蜂起;3."禁果效應"作為一種營銷手段。

心理分析

"禁果效應"存在的心理學依據在於,無法知曉的"神秘"的事物,比能接觸到的事物對人們有更大的誘惑力,也更能促進和強化人們渴望接近和了解的訴求。我們常說的"吊胃口"、"賣關子",就是因為受傳者對信息的完整傳達有着一種期待心理,一旦關鍵信息的闕如在受傳者心裡形成了接受空白,這種空白就會對被遮蔽的信息產生了強烈的召喚。這種"期待-召喚"結構就是"禁果效應"存在的心理基礎。特別在涉及公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上,人們恐懼的往往不是確定的事實,而是不確定的、難以知曉的事情,在無法知曉和渴望知曉的搏殺過程中,公眾會因為恐懼心理而像饕餮一樣渴望獲得信息。"禁果效應"跟兩種心理有關 。一種是好奇心理,一種是逆反心理,兩者都是人類的天性,人們傾向於對自己不了解的事物產生好奇,而逆反則基於人們掙脫束縛、追求自由的天性。蘇聯心理學家普拉圖諾夫寫過一本《趣味心理學》,在書的前言中他特意提示讀者請勿先閱讀第八章第五節,然而大多數讀者卻採取了與作者告誡相反的態度--首先翻閱第八章第五節。因為面對"被禁"的事物,人們首先會產生好奇:這種事物為什麼"被禁"?它是否真的會對我們產生危害?如果這種好奇得不到解決(發布禁令者對禁止原因的解釋通常是模糊的,不足以令人信服),人們就會傾向於逆反,也就是親自嘗一嘗"禁果"。另外,"禁止"會使很多從前並不知曉"被禁"事物的人,得以知道某些"禁果"的存在。結果是:沒有發布禁令之前,並沒有很多人去關注的某一事物,在成為"禁果"後,卻引來大量關注,而且人們紛紛傾向於品嘗"禁果",造成了與"禁止"的初衷相悖的結果

效應特點

在現實生活中,禁果效應也是屢見不鮮的,我們在教育學生時,不宜硬性禁止,應該善於做疏導教育。只有這樣,才會降低禁果效應的強度。禁果效應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青睞,是因為它有效。如果再有人變幻花樣,舉一反三,那麼它的作用會得到更大的伸展所謂禁果效應,指一些事物因為被禁止,反而更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使更多地人參與或關注。有一句諺語:"禁果格外甜",就是這個道理.有些人為了賺錢便利用了人們的這種心理,諸如未成年人禁看的電影,不滿18 歲莫入的網吧,限量供應的商品,以及瘋漲的房價等等。有了這些充滿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的消費者,錢便有的賺了。於是有人便出來提倡理智消費。提倡的結果是和者寥寥本人並非反對禁果效應。第一,商家的動機和人們的本能無可厚非。第二,它可能帶來一些正面效果,如市場繁榮,只是希望它能有"度"。大量少年沉迷網吧和房價瘋漲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效應實例

  • "禁果效應"在古往今來的傳播實踐中屢見不鮮,表現形式也是形形色色。我國歷代統治者,經常把他們認為是"誨淫誨盜"的書列入"禁書"之列,如《金瓶梅》就以"禁書"而聞名。西方文化史上,薩德、王爾德、勞倫斯等人的著作也都"享受"過被禁的"待遇"。羅馬教廷早在1559年就發表了一份《禁書目錄》(Index librorum prohibitorum),列入其中的書均被教廷認為對天主教徒的思想"具有危害性"[2] 。這份《禁書目錄》在漫長的歷史中修訂了32版,直到1966年才被教皇保羅六世廢止[2] 。著名的《查太萊夫人的情人》也一度被查禁。被禁並沒有使這些書銷聲匿跡,相反讓更多的人因此知道了它們。《金瓶梅》和《查太萊夫人的情人》,也分別因為對世情風俗的深度刻畫或成功地描繪了性心理而成為經典。《禁書目錄》所包含的書目,幾乎就是中世紀以來的西方文明史,不僅在嚴厲的"禁止"中被保留下來,而且被大家認同,並成為各個學科的經典[2] 。"好奇與逆反"所驅使的"偷食禁果"有時候也能夠推動人類文明的前進。現代社會的傳播手段和渠道多樣化了,但"禁果效應"還依然存在。一種傳播形態內的禁果,會立即在其他傳播形態上更快速地得到傳播,產生倍增效果[1] 。例如,我國的很多專家日益認識到,關於性的知識不應該對青少年諱莫如深,這樣反而使他們對性充滿了好奇心和神秘感,而不能正確地理解。在新聞傳播中,很多新聞管理者和媒體還習慣於對公開發生的事情"捂蓋子"、"報喜不報憂",而他們忽視了這樣的結果:當迫使公眾無法自由選擇信息時,人們對無法得到的信息將增進獲取的動力。「禁果效應」還應用於廣告營銷策略之中,製造"禁果"的並非當權者或相關利益的一方,而是廣告人或營銷者。製造"禁果"的目的不是真的禁止,而是為了達到進一步擴大宣傳的目的。這種故意包裝出來的"禁果",能夠引發受眾的探究意願,從而達到擴大營銷和知名度的目的。例如電影《白鹿原》,在放映前就採用了這樣一種營銷方式。經過一系列"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事情,使得這部電影成為一顆吊足人們胃口的"禁果",首映日票房就達到1000萬元。
  • 有些人為了賺錢便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故意提示諸如未成年人禁看,不滿18 歲莫入,限量供應,以及瘋漲的房價等等。利用消費者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瘋狂賺錢。於是有人便出來提倡理智消費。提倡的結果是和者寥寥。第一,商家的動機和人們的本能無可厚非,第二,它可能帶來一些正面效果,如市場繁榮。只是希望它能有"度"。大量少年沉迷網吧和房價瘋漲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馬克思很早就對"禁果效應"做過論證,他指出:"一切秘密都具有誘惑力。對社會輿論自身來說是一種秘密的地方,形式上衝破秘密境界而出現在報刊上的每一篇作品對於社會輿論的誘惑力就不言而喻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1卷74頁)恩格斯談到他的著作《反杜林論》時,具體地描述了這種情形,他寫道:"在反社會黨人法頒布之後,本書和幾乎所有當時正在流行的我的其他著作一樣,立即在德意志帝國遭到查禁。誰要是不死抱着神聖同盟各國的傳統的官僚偏見不放,誰就一定清楚地了解這種措施的效果:被禁的書兩倍、三倍的暢銷"。他的另一部著作《論住宅問題》也藉助這種效應而收到意想不到的傳播效果:"它的禁令像往常一樣使銷路大增。"(同上,20卷10頁、21卷373頁)當時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行動策略是:"使人們把這本書當作叛逆,而這常常是最好的手段。"從革命導師的經歷和論述中可以看到,在傳播者和受傳者這一單向的關係上,若傳播者人為地屏蔽一些本應自由流通的信息,會在受傳者那裡產生一種對傳播者十分不利的心理效應,即逆向心理。當今社會幾乎無所不能的通訊手段也為這種心理願望的實現提供了技術支持。作為傳播者,應該注意到"禁果效應"的存在,並依據它糾正自己的政策或行為,以免帶來適得其反的結果。

性的教育

在現實生活中,禁果效應也是屢見不鮮的,往往會因為"禁止"本身所具有的心理衝擊力而被塗抹上一層既神秘而又具誘惑力的色彩,比如在我國有關性及性教育問題就是如此,早在一個世紀以前,清末"戊戌變法"的領導人之一譚嗣同就主張不要把性問題神秘化,他說比如"藏物於篋",不讓人看,則人們愈想看,如果把它公開出來,人們也就不以為奇了。性本是一種自然現象,生理現象,然而卻有不少人一聽到"性"這個詞,眼睛就睜大了,耳朵也豎起來了,在這些人的腦海中,總把性和黃色、淫穢、低級、下流聯繫在一起。在家庭中,做父母的對子女閉口不談性問題,夫妻之間對性問題也是諱莫如深、羞於啟齒。大量事實證明,封閉性教育是有弊而無益的。對青少年不談性問題,不進行性教育,難道他們就不想,就不學了嗎?不,他們會悄悄地學,會因為朦朧的性意識和對性知識缺乏正確認識而走入歧途。如某少管所有一年僅15歲的強姦犯,其作案動機十分簡單:一天下午,他到附近書攤市場閒逛,一位攤主神秘兮兮地從角落裡翻出一本沒有封面的書,說此書內容十分精彩,他買回家後就一頭埋進書里,書中的淫亂描述令他面紅心跳,恰好此時鄰居家的女孩來他家借東西,他盯着女孩姣好的身段,想着書中的情節,突然間昏了頭,猛地把女孩拖進了自己的臥房。對青年夫妻來說,不向他們傳授性知識,他們仍然要過性生活,只不過在許多方面會因為無知而不能充分享受性生活的愉快,甚至會鬧出使人目瞪口呆的問題來。有一位婦產科醫生說:"一個女病人,自訴婚後十年未孕,為檢查不孕症而來。做婦科檢查時發現,她根本就無陰道(醫學上叫先天性無陰道--一種發育畸形)、尿道口變大。他們就這樣過了十年的夫妻生活!"如果稍有一點生殖器官的解剖知識,他們便不會到此地步。據報道,在1994年9月1日中國"婦女熱線電話"開通兩周年的時候統計,"熱線電話"中有關"性"問題的電話就占了總數的7.11%。恩格斯曾經批評那種認為研究性問題就是淫穢、邪惡的假道學傳統,他說:"法國社會主義者也應當有一天公開地扔掉法國市儈的這種偏見,小市民虛偽的虛怯心。"那麼應如何對青少年進行性教育呢?社會調查表明,家長應是孩子性教育的啟蒙老師,父母的觀念會深刻地影響孩子,困此在性教育中,做父母的本身首先應加強性知識和性道德的學習,對性及性教育應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如果父母感覺性是不潔的,對孩子所問的有關性的問題不但不正確回答,反而斥責他們,孩子自然就會感到性是神秘的、不潔的。相反,如果父母感覺性是美好的,如同日出日落,月虧月圓一樣自然,那麼孩子對性問題也會有正確的概念。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隨着他們性意識的覺醒,應及時進行性知識和性道德教育,父母要選擇適當的語言和適當的時機告訴他們,由於內分泌系統的成熟,性激素產生過多,少男少女開始出現第二性徵,男孩子會長鬍鬚,聲音變粗,陰莖、睾丸增大,並出現遺精等生理變化;女孩子乳房隆起,臂部變寬,聲音變細並伴有月經來潮。對男孩的遺精和女孩的月經初潮,應告訴他們這是一種 正常的生理現象,是進入青春期的標誌。就生物學觀點來看,性的成熟標誌着兒童時代的結束,但人畢竟不同於動物,不是性一成熟便立即產生性交欲,人類的性行為有其社會性,必須受到社會的種種制約。青少年情竇初開,在不同程度上表現出對異性的好奇,富於幻想和愛慕異性等,不應看成僅是單純的性需求,它也是青少年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表現。要使青少年充分認識到,從性成熟到合法婚煙的建立,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即性慾延緩滿足的過程。要教育他們正確對待異性,引導其把對異性的嚮往升華為純潔的情感,要允許他們與異性交朋友,讓他們注重在思想上、學習上互相幫助和促進,不可為表面的性接觸或性吸引所迷惑,避免對性的過度關心和無意識的性刺激,更避免性挑逗和看黃色書刊及錄像等。魯迅先生說:生物的個體,總免不了衰老和死亡,為繼續生命起見,就有一種本能,這就是性慾,因性慾才有性交,因性交才有後代,繼續了生命,所以,性交也並非罪惡,並非不淨。因此對性問題大可不必羞羞答答,遮遮掩掩,應理直氣壯地談論它,研究它,讓更多的人,特別是青少年正確認識它,以增強對性犯罪的免疫力。

視頻

禁果效應:越是隱瞞,越是激起窺探的欲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