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禪真後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禪真後史》全稱《新鐫批評出像通俗演義禪真後史》,明代長篇小說,作者署名方汝浩,共六十回(清末刪節本共五十三回)。全書承接《禪真逸史》,敘述薛舉重新托生為瞿琰,懲奸除惡,降魔除妖,最終仍舊急流勇退的故事,描繪了唐朝貞觀年間的宮廷政治、軍事戰爭、社會生活動態。 《禪真後史》是《禪真逸史》的續書。《後史》寫唐朝貞觀末年,上帝為掃除人間暴亂,殄滅妖氛,令已成仙的薛舉下凡,在盧溪州降生為人,名瞿琰。瞿琰經仙僧指點,通五經,精武藝。年長後誅異僧、服生番、剿邪魔、敗權奸、滅毒疫、賑饑荒、除孽鱷,利物濟世,屢立奇勳,歷任司理、侍中、大理寺少卿、兵部左侍郎。後隨仙僧林澹然修煉,遁入禪門,成佛升天。 《禪真後史》卷首有崇禎己巳(二年,1629)翠娛閣主人(杭州陸雲龍)序文及〈禪真後史源流〉一文。與《禪真逸史》在敘事時間上有聯繫,部分人物先後承接。但其主要的聯繫還是在于思想內容方面。清代翻刻的53回本雖為潔本,便於流傳,但它將原本中體現「禪真」精神的色戒,以及對封建社會不合理婚姻制度的形象性批判全部刪除,有損作者原意。 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丁日昌下令嚴禁「淫詞小說」,查禁小說戲曲書目122種,「淫詞」唱片114種,續查「淫書」34種,分2批共計268種,《禪真後史》即為其中之一。

作者簡介

方汝浩,號清溪道人。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云:(《禪真逸史》序)後署;瀔水方汝浩清溪道人識,據此知作者乃方汝浩,洛陽人。然慈眼堂藏明萬卷樓本《東度記》,又題;滎陽清溪道人,則又似鄭州人,不知何故。或一為本貫(籍貫祖籍),一為家所在之地(居住地)。至清溪道人之號,似因南京清溪而起。著有《禪真逸史》、《東度記》、《禪真後史》等小說。

內容預覽

糜公有言,佛為朝廷養濟院,有功於國,則亦取其真,實際非必捐妻肉之累,飯藜茹藿,膜拜燃香,吟梵唱偈作淨土津梁。乃俗子揚其波,儒流亦且導其瀾,祈悟門於貝葉琅函,不復問拯世濟民實事,翻閱參求間,一腔熱心已消矣。暨出,寡建豎,投老林壑,又拾傳燈餘燼,與二三黃面髡相詰難,依皈拱衛,胥老稚投禮空王。 噫!真在是乎?不知大根器人,何嘗不從仙釋中轂轉?何嘗不向仙釋中歸根?其間一段真功行,良善可庇,疲癃可起,奸逆可鋤,魑魅可掃,慈悲肝膽俠烈心腸具備,不盡慘然眉低斷努目態也。 則煦煦談矜恤者偽,而柔剛互運者真;拘拘明心性者偽,而晦蒙不蝕者真;汲汲事梵修者偽,而踐履沉買者真。即如薛仙,身膺天,已入聖而脫凡,猶必再試之時艱,以補昔日罅漏,可識真之旨矣。然不指迷真之幻影,世且認賊作子,來金吾、黨氏俱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