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福清萬福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福清萬福寺,位於福建省福清縣漁溪鎮的黃檗山。萬福寺創建於唐貞元五年(公元789)。自唐以後,歷代興廢不一,明朝時期多次修建,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皇帝御賜"萬福禪寺"匾額。1928年,寺被山洪沖毀。福建省佛教協會成立了修建委員會,對萬福寺進行了修復。[1]

1983年,萬福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中文名: 萬福寺

地理位置: 福建福清市漁溪鎮西北的黃檗山

得 名: 盛產黃檗木

收錄寺廟: 六個

創始時間: 唐貞元五年(公元789)

地理位置

萬福寺位於福建福清市漁溪鎮西北的黃檗山上。黃檗山古時以盛產黃檗木而得名。

寺廟簡介

萬福寺位於福建省福清縣漁溪鎮的黃檗山。萬福寺創建於唐貞元五年(公元789)。自唐以後,歷代興廢不一,明朝時期多次修建,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皇帝御賜"萬福禪寺"匾額。1928年,寺被山洪沖毀。福建省佛教協會成立了修建委員會,對萬福寺進行了修復。

清順治九年(1652),日本長崎華僧所建的興福寺住持逸然及唐三寺各位護法,多次度海聯名邀請該寺的隱元東渡弘揚佛法。1654年5月隱元率領徒眾三十人南行,7月5日抵達日本長崎。到達日本後,又得到天皇和德川幕府德川家康將軍的優待,在京都宇治賜地建立寺廟。新寺建成後,隱元不忘故山,命名黃檗山萬福寺,並創立一新宗派,與日本原有的臨濟、曹洞並立,稱為黃檗宗。

相關典故

後來日本黃檗宗僧侶就稱福建的祖寺為"古黃檗",稱京都的新寺為"新黃檗"。日本黃檗山的建築規模、叢林制度和宗教儀式等,完全仿照福清黃檗山的形式,今猶保存三百年前隱元時代的規模。其最初十幾代的住持,多由中國渡日的僧侶擔任。清中葉後,中日黃檗山僧侶的往來瀕於停滯。1979年,日本黃檗宗各寺以宗議會議長吉井鳩峰為團長,組成"古黃檗拜塔友好訪華團",來到福州黃檗山萬福寺拜塔禮祖,恢復了中斷已久的中日兩國黃檗山佛教的友好聯繫。其後,"日中友好臨黃(臨濟與黃檗)協會"又多次組團來華訪問。1983年,他們在黃檗山建立了一座"日本黃檗山萬福寺開山隱元禪師東渡振錫之地"碑以作紀念。

1983年,萬福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建寺由來

唐貞元五年(789年),莆田人正干從六祖惠能處學禪得法後回閩,路經黃檗山,愛其山川靈秀,想起師父「遇苦即止」的贈語,因悟「黃檗味苦」,便開山結茅,募緣建寺,初名「般若堂」。貞元八年(792年),又於堂之東向增闢院落,禪寺粗具規模,朝廷賜名為「建福禪寺」,俗稱「黃檗寺」。大中二年(848年),希運來此出家。

他後至江西百丈山參拜懷海,得傳心印後,希運後來在洪州高安(今宜豐縣)鷲峰山建寺弘法,並改其山名為黃檗山。懷海傳希運、希運傳義玄,黃檗山成為臨濟宗的發源地之一。

宋時臨濟宗宗風猶盛,紹興年間(1131-1162年),臨濟宗楊歧派善果禪師從湖南溈山來福建黃檗山住持,達10年之久。元朝時逐漸衰微,寺幾荒廢。

寺內人文

明靈舒居士詩云:天下兩黃檗,此中山是真。碑看前代刻,僧值故鄉人,一宿禪房語,經時客路塵。將行更瞻禮,十二祖師身。

視頻

福建福清:黃檗山萬福寺重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