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福音派聖十字堂 (奧格斯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福音派聖十字堂
圖片來自konrad-verlag

福音派聖十字堂(Evangelische Heilig-Kreuz-Kirche)是德國奧格斯堡的一座新教路德宗教堂,建於16世紀,由原來的小堂擴建。這座教堂在1630年拆除後,於1652年到1653年重建。

這是該市第一座新教教堂建築。已被列入巴伐利亞古蹟名錄(Bayerische Denkmalliste)。該堂緊鄰天主教聖十字堂[1]

歷史

1210年,天主教聖十字堂的修道院庭院上,建造了一個墓地小堂,最初稱為加大肋納小堂(Katharinenkapelle)。後來,小堂向教友開放,大堂主要由奧斯定會唱詩班使用。在1445/50年,這裡建起了奧特馬爾斯小堂(Ottmarskapelle)。1511年,馬丁·路德在前往羅馬的一次旅行途中,參觀了聖十字修道院。

1525年,在宗教改革期間,市議會將小堂分配給新成立的新教教會作為布道所。在此定期舉行新教主日禮拜。1561年,奧斯定會唱詩班放棄了權利,於是新教徒延伸了小堂,更名為聖十字堂(Heilig-Kreuz-Kirche)。1629年,新教徒被逐出教堂,福音派聖十字堂也在1630年被拆除。直到1653年,新教徒都沒有自己的教堂。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新教徒重新獲得了他們的教堂的所在地。

當時的牧師托馬斯·霍普費爾(Thomas Hopfer),得到丹麥國王弗雷德里克三世和瑞典的克里斯蒂娜女王私人捐贈的5000盾。1652/53年,基斯特勒·約翰·雅各布·克勞斯建造了現在的教堂建築,於1653年10月24日獻堂。這是奧格斯堡的第一座新教教堂。具有引人注目的三層立面和三個門,為典型的福音派布道教堂風格。1805年世俗化之後,該堂曾用作戰俘營,法國軍隊在此關押過大約1200名奧地利戰俘。2015年揭幕的一塊銘牌,用於紀念這一事件。1814年,福音聖十字堂成為聖亞拿堂的分堂,1840年再次成為一個獨立的堂區。

在1944年奧格斯堡轟炸中,該堂倖存下來,毫髮無損,這要歸功於當時的牧師弗里德里希·韋斯特邁爾和他的執事奧斯卡·伊爾岡。而相鄰的天主教聖十字堂則被燒毀。

從1979年到1981年,教堂進行了維修,這是三個多世紀後的第一次。1992年,安裝一台新的管風琴。2003年,慶祝了福音派聖十字堂建堂350周年。

藝術品

祭壇的壁畫由約翰·喬治·伯格米勒創作於1730年左右。講壇是由伊格納茲·威廉·維赫斯特於1762年,根據約翰·埃薩亞斯·尼爾森的設計製作的。畫作《耶穌的洗禮》由丁托列托繪於1570年,約翰·海因里希·舍恩費爾德在1660年畫了《基督的十字架》和《十字架的基督》。約翰·梅爾於1673年畫了《基督的復活》,約翰·斯皮倫貝格爾在1674年畫了《使徒的五旬節布道》。同年,約瑟夫·沃納完成了畫作《晚餐》,而約翰 · 海斯完成了《基督的鴿子》。約翰·喬治·伯格米勒於1730年完成了畫作《信、愛、望》。

參考文獻

  1. 福音派聖十字堂,konrad-ver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