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禮親王府

大清入關開始的輝煌 。[1]

它早年是明朝崇禎皇帝岳父周奎的宅子。清朝入關進駐北京之後,它被賞賜給了康王傑書。

乾隆時期,康王變禮王,這宅子也就從康王府變成了禮王府。禮親王為清太祖次子愛新覺羅·代善。代善是清初「開國八大鐵帽子王」之一。[2]

1807年,嘉慶十二年王府毀於火,由當時的禮親王昭連集資於原址重建,即現存之邸。

禮王府位於西黃城根南街7號、9號。抗戰期間,王府曾為華北學院的宿舍,解放後改為民政部辦公場所,現為國務院事務管理局使用,中路主體建築大多保存,東路北部有幾個院落尚存,西路大部分建築已拆除,總體保存尚好。[3]

目錄

清代第一王

和碩禮親王是滿清王朝十二位鐵帽子王之首,其始封祖為和碩禮烈親王愛新覺羅·代善,末代為誠厚,爵位世襲共傳十世,有十五人襲爵。[4]

代善自幼即隨父征戰,在攻克撫順、遼陽、瀋陽等重大戰役中建立了卓越的功勳,曾被賜號「古英巴圖魯」萬曆四十三年(1615)正式創建八旗,努爾哈赤自領兩黃旗,代善領兩紅旗,代善是除努爾哈赤外唯一統領兩旗的人。

從崇德元年至清朝遜位後三年共278年,堪稱「清代第一王」。

房屋數量多

北京有句老話說的是,「禮王府房,豫王府牆」,就是說禮王府的房子多,豫王府的院牆高。說的就是這兩個王府比較特別。[5]

由此可以看出禮王府的規格,在北京諸多王府裡面的等級是非常高的。[6]

到了民國時期,隨著清朝的滅亡,王府命運也日漸衰落。民國後,禮王后人將府園售與華北文法學院作為校舍。目前,除中路保存較完好外,西路園亭已大部拆除新建,殘存屋宇很少,原貌已無從考察;東路院落也大部改建,面目皆非。現為國務院事務管理局使用。[7]

2011年1月9日,中國民族宗教網《北京諸王府之首---禮王府》資料:

禮親王府位於西城區西安門黃城根南街路西,南起大醬房胡同,北至頒賞胡同,佔地約30公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