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鎖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禹王鎖蛟,中國民間故事。[1]
故事內容
有一次,大禹為了察看中原的水情,來到了淮河源頭桐柏山,在桐柏縣城西北三十里固廟鎮的淮源井裡,發現一個怪物。那怪物形若猿猴,縮鼻高額,青軀白首,金目雪牙。它的頸脖一伸有十來丈長,它的力氣比九個象的力氣還 大,並且能竄會跳,走起來比飛還 快。這就是淮渦水怪,名叫巫攴析,當地人們都說它是慣於興風作浪、翻江倒海的蛟龍。巫攴祈見禹王來到,就使盡平生的本事,頭一擺,尾巴一搖,從井底「噗」地一聲噴出一股黑水,滿山遍野儘是洪水。禹王卻不駭怕,他迎着洪水手持來耒鍤,向巫攴祈猛衝過來。
巫攴祈見黑水噴不住禹王,便又吐出了一口黃水,一剎時驚風走雷,石號木鳴,使禹王不能前進一步。幸好有防風氏從側旁進擊,擋住了黃水,才沒噴倒禹王。
接着,巫攴祈又吐出了第三口紅水。禹王面對大水,心不怯,膽不寒,帶領防風氏和眾百姓等直衝上前,巫攴祈三口怪水吐罷,已經筋疲力盡,招架不住了,就向井外一躥,躍入滔滔的洪水之中,並順着水流的方向,向東逃去。過壽春,向北折行,鑽入一座無名的大山之下。
禹王帶領民Ю吹攪蘇飫錚他看了看山勢,又察了察水情,用規矩左右前後丈量完畢說:「這座山擋住了水的去路,必須把它挖掉,將洪水引入東海,那水怪自然會被捉住了。」於是帶領眾人,每天挖山不止。
水怪巫攴祈甚是兇惡,它把民們白天鑿下來的石頭,晚上一口一口地吞入嘴中,經過細嚼之後,再吐出來,噴到白天開鑿的方壙內,那頑石便依然如故,甚至比原來的還 要堅硬。
禹王怒不可遏,乘雲駕霧,來到天宮,向二郎神借來了趕山鞭,運足了力氣,揮起長鞭,向山頭猛甩一鞭,只聽「咔嚓」一聲巨響,將這座無名大山劈為兩半,成為一個峭石陡立的峽石口,這就是淮河進入平原後的第一個峽山口——鳳台峽山口。人們為了紀念大禹劈山引水的功勞,便把河西的那座山稱作禹王山,把河東邊的那座山稱作伯王山(伯就是崇伯,也就是禹王的父親鯀)。
水怪巫攴祈無法藏身,便又順流而下向東竄逃,來到懷遠城南荊塗山,又鑽入山底洞內。那荊塗山本是二郎擔山攆太陽時,把太陽壓山下留下來的,東西並排着十一個山頭。
為了開鑿荊塗山,禹王在這個山下大會諸侯,各部落首領四岳、后稷、皋陶、伯益等都已按照約定的時間到齊,商定從第五個山頭和第六個山頭之間開鑿此山。
巫攴祈聽說禹王要開鑿荊塗山,便在水下作起怪來。他呼風喚雨,推濤作浪,一剎時天昏地暗,狂風怒號,大雨傾盆,雷聲隆隆,大雨下了三天三夜 ,滾滾的洪水漫到半山腰間。開山的工程不得進行。這天夜 里,三更已過,禹王尚未安眠,忽然聽到門外風聲作響,一位老人推門進來,禹王連忙說:「請坐,敢問老伯尊姓大名?」老者說:「禹王不必客氣,我是淮河龍王。我看水妖作怪,黎民百姓深受其害,故此特來相助。」
說着,從腰間掏出一個蚌殼,掀開蚌殼,裡面橫臥一把斧頭,放出刺眼的光芒。龍王從蚌殼內取出斧子,放在掌心,說聲「長」!那斧頭便迎風而長,數丈有餘。大禹可真太高興了。連忙拜謝龍王相助之情。龍王說了些關照的話,便起身辭退。
次日黎明,禹王手提神斧來到山前,對準荊塗山的五六兩個山頭之間猛劈一斧,只聽得山崩地裂般的一聲轟鳴,剎時間山石飛濺,塵土沖天,荊塗山被劈為兩爿,洪水自山峽內奔騰咆哮地急流向下,東泄入海。從此之後,荊山在西,塗山在東,永遠不在一起了。這就是淮河進入平原後的第二個峽口——荊山峽。人們為了感謝禹王治水的恩情,把一位最賢德、最美貌的姑娘名叫塗山氏的嫁給了他,大禹愉快地接受了此樁婚事。
禹王劈開了荊山峽之後,巫攴祈在水底再也藏不住了,就又順着洪水,向東跑去。禹王率領民В一直追到洪澤湖畔,巫攴祈已鑽入甘泉、聖人兩山之間的聖人湖水底石縫中。禹王在這裡開山鑿石,開挖了禹王河,並拓寬了峽面,終於捉住了水怪巫攴祈。
禹王把巫攴祈鎖在洪澤湖畔龜山腳下的一口水井裡,使它永遠不得再出來危害人民。這口井,被後人稱作攴祈井。
禹王治服了中原的洪水,減輕了人民的災害,天下得了太平。
視頻
古代傳說—大禹鎖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