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禹跡山摩崖造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禹跡山摩崖造像

來自 攜程旅行 的圖片

本名 禹跡山摩崖造像

地理位置 四川省南充市

南部縣碑院鎮禹跡山風景區

所處時代 唐末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禹跡山摩崖造像,又名禹跡山大佛,又稱碑院大佛。位於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碑院鎮禹跡山風景區。[1]

簡介

是一尊刻鑿於唐末的石刻藝術精品,也是中國最大的石刻立佛像之一。禹跡山大佛坐北朝南,倚岩而立,高約16.81米,形制為佛教摩崖造像。

2013年3月5日,禹跡山摩崖造像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情

大佛刻鑿在海拔667米的禹跡山腰,背岩而立,面南稍偏西。佛高18米,腰寬6.1米,下肢寬5.2米,腳掌長寬均1.3米。面頰豐腴,兩耳齊肩,面容端莊,雙目微啟平視,表情於靜穆威肅中寓慈祥。頭飾螺髻,袒胸束腰,左手平舉與胸齊,掌心向上,右手施「說法印」狀。內着僧衣,薄而貼體,外為袈裟罩體,僧衣末端略顯飄逸,袖長過膝。大佛頭部與下肢皆鏤空圓雕,僅腰背與山石相連。佛像雕鑿造型嚴謹,唯頭部稍大,遠視略有比例不適之感,但近視則不失其古樸自然之神韻。人佛腳後石縫有山泉流出,匯而為池,清澈見底。

禹跡山大佛是四川省最高的石刻立佛。造像雖無題刻稽考,但就其雕刻藝術手法和造型風格特徵應為唐末宋初所刻。

2013年5月,禹跡山摩崖造像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範圍:東至雙寨門(東寨門),南至雞公嶺,西至飛來石,北至禹跡石。

建設控制地帶:大致為禹跡山的整個山體。

參考來源

  1. 禹跡山摩崖造像, 博雅旅遊,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