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離石區吳城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離石區吳城鎮位於離石城東35公里處,介於北緯37°27'—37°43',東經110°56'—111°37',海拔1100—2008米,坐落於薛公嶺山腳下,東與汾陽市接壤,西和離石區田家會相鄰,南與中陽縣相連,北與文水縣相界,是離石的東大門,歷來是商貿雲集之地,兵家必爭之地,自古有「拉不完的磧口,填不滿的吳城」之說。[1]

中文名稱: 吳城鎮

行政區類別: 鎮

地理位置: 離石城東35公里處

面 積: 427平方公里

車牌代碼: 晉J

海 拔: 1100—2008米

平均氣溫: 4—6℃

平均氣溫: 10℃

地理人口

吳城鎮位於離石城東35公里處,坐落在著名的薛公嶺山腳下,東與汾陽市接壤,西和離石區田家會街道相鄰,南與中陽縣相連,北與文水縣相界。北緯37°27'—37°43'東徑110°56'—111°37',海拔1100—2008米,東部氣候較冷,西部較溫和,平均氣溫4~6℃,日平均氣溫≥10℃,年平均積溫2500~3000℃,1月份氣溫-6.9℃,夏季平均氣溫21.7℃,冬季平均氣溫-21.5℃,無霜期100~125天,屬半濕潤半乾旱冷涼地區,氣候優勢成為避暑的寶地。

吳城鎮總面積427平方公里,占離石區總面積的30%。截止2010年底,全鎮人口為14560口人,其中農業人口為11080人,總耕地面積62781畝,荒山荒坡17.5萬畝。人口居住分散,主要分布在沿東川和三交溝、驛溝、羅卜溝、洞溝、北海溝境內。

森林面積達28.4萬畝,有北海山、九鳳山、黃蘆嶺、薛公嶺等山脈。有石窟泉、油坊坪泉等河流。旅遊勝地有吳城水庫、白馬仙洞等,薛公嶺山頂風景如畫,秋季時各種樹葉五彩繽紛十分耀眼。

境內已探明地下石英、砩石、鎂礦等,儲量豐富。還有石灰石、砂等建築材料。

2011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為1928.39萬元,總費用810.95萬元。農民純收入882.82萬元,人均純收入747元,是一個純農業鄉鎮,二、三產業滯後。

當地為晉語離石方言,東部部分自然村為汾陽方言。

建置沿革

戰國時期,魏國大將軍吳起在驛溝口修築城牆練兵,故名吳城,現吳城鎮驛溝口尚有舊城址。漢代於離縣設置於吳城。明清時期在吳城設置吳城所,民國時期設區公所,抗日戰爭時期屬離石縣東川區管轄。1946年吳城為離石縣第六區。

新中國成立初期,吳城屬第六區(六區六個村,即:吳城、三交、王治莊、四皓、王營莊、義居)。

1953年仍為第六區,下設6個鄉(不包括上樓橋鄉),即:吳城鄉、油坊坪鄉、上四皓鄉、下王營鄉、下三交鄉、下豐村鄉。

1954年建制變更,取消區、公社。

1958年至1983年設吳城人民公社。

1984年改為鎮建制,設吳城鎮,所轄21個行政村。

2001年2月鄉鎮撤併,王營莊鄉併入吳城鎮,大東川合二為一,鎮黨委、政府駐吳城鎮街上村,同時原32個行政村合併為16個行政村,含70個自然村,即:街上村、九里灣、上三交、下三交、上羅卜、下羅堡、上豐村、陳家塔、李家灣、李家溝、上四皓、油坊坪、任家塔、上王營莊、下王營莊、兔坪村。

環境資源

吳城鎮是一個純農業鄉鎮,境內東高西低,山多溝深,有廣闊的森林面積,境內有吳城林場。

自然資源豐富,有營養價值很高的野木耳、羊肚菌、厥菜、沙棘,果木有山杏、山桃、山楂,中藥材有柴胡、黃芩、全地龍、甘草等十多種,農作物主要以土豆、穀子、玉米、莜麥等為主。境內有石英、石料、長石、螢石、鎂、鐵等非煤礦產資源。

民俗文化

吳城鎮有一年一度的七月古會。逢四、逢八集市貿易。

經濟發展

吳城鎮屬冷涼山區,適宜核桃種植,近五年來,國家投入5000餘萬元在我鎮水庫下游6村大力發展核桃林種植,面積達到11800畝,成立了核桃產業全作社,建立了6個500畝以上的精品園區,同時鎮政府多方籌措資金,取得國家投資的日光節能溫室項目,已建大棚蔬菜基地800餘畝(800個),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

2009年以來,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文水大象禽業有限公司,投資8000萬元在吳城鎮驛溝建設種豬場,在任家塔村建設肉養雞場,帶動了當地畜牧業的發展。2010年引進投資30億元的石頭造紙項目,選址完成,進入建廠階段。石英礦石的開採利用也在建設中。

吳城鎮地理優勢較好,307國道往返車輛較多,推動了餐飲業和運輸業的發展,全鎮沿途大小飯店、酒家60餘戶,商業門店20多戶、修理業30多家。大型運輸車輛200餘輛、裝載機、鏟車30餘部。

2010年底,糧食總產241.4萬公斤,油料6.39萬公斤、蔬菜67.91萬公斤,肉蛋21.96萬斤,企業總產值1800萬元,上繳稅款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20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