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禾稈蹄蓋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禾稈蹄蓋蕨(學名:Athyrium yokoscense)為蹄蓋蕨科蹄蓋蕨屬下的一個種。

形態特徵

植物形態

植株高30-65厘米。根狀莖直立或斜升。[1]

葉子形態

葉簇生,葉柄長15-30厘米,粗1.5-3.5毫米,基部褐棕色,略膨大成尖端的紡錘形,被多數褐色或褐棕色披針形鱗片,向上連同葉軸被有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鱗片;鱗片全緣、褐色至深褐色,邊緣部分淡褐色,基部鱗片較大,長達14毫米,寬約2毫米,葉片披針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15-40厘米,寬8-15厘米,下部多少變狹;2回羽狀深裂至全裂,羽片10對以上,具極短柄,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基部平截,尾狀漸尖頭,中部羽片寬1-2.5厘米;小羽片卵狀長圓形,寬2-4毫米,基部與羽軸合生,稍不對稱,基部上側略為耳狀,先端尖且鈍尖,羽狀分裂,小裂片具銳鋸齒,先端斜上或稍外彎,小脈伸達齒端;葉近紙質,兩面光滑無毛,羽軸和小羽軸縱溝交接處具肉質刺突。

孢子形態

孢子囊群沿小羽軸排成2行,囊群蓋橢圓形、彎弓形、鈎形或馬蹄形,膜質,全緣,孢子長圓形,具周壁。

主要價值

全草入藥,有驅蟲、解毒、止血之效,用於治外傷出血、驅蛔蟲等。[2]

分布範圍

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青島嶗山)、江蘇、安徽(績溪、祁門)、浙江(安吉、東陽、金華、臨安、天台)、江西(廬山、武寧、修水)、河南、湖南(江口、桑植、武陵山、石門)、重慶(酉陽)和貴州(印江梵淨山)。生山區林下岩石縫中,海拔100-2200米。日本和朝鮮半島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日本(橫須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