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簡稱秀山縣,是重慶市的一個自治縣,位於重慶市東南部,距離重慶502公里,地處武陵山脈中段,四川盆地東南緣的外側,位於渝鄂湘黔四省市交界地帶,有「渝東南大門」之稱,是重慶乃至成渝經濟區連接珠三角城市群的重要關節點。
建置沿革
自三國至南朝初,今秀山地屬酉陽縣,隋唐屬務川縣,宋起為羈縻思州轄地,明朝時為四川布政使司轄區內,設有平茶洞長官司、邑梅洞長官司、石耶洞長官司、地壩洞副長官司。清乾隆元年(1736年),為進行改土歸流,割酉陽縣東南境石堤、宋農、晚森等土司據地置秀山縣,初隸四川省黔彭直隸廳,後改隸川東道酉陽直隸州。
曾為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民國24年(1935年)隸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28年(1939年)曾確立為待成立的「青江省」省會,後計劃撤銷。民國35年(1946年),秀山縣之九江鄉劃歸貴州省松桃縣管轄(1952年重新確認),貴州省松桃縣訝駕鄉所屬的洪安(亦稱貴州塘)劃歸秀山縣管轄。民國38年(1949年)4月劃歸川湘鄂邊區綏靖公署。
1949年11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三兵團攻破宋希濂部川東防線,攻克秀山,並以秀山為跳板進入川東地區,拉開西南戰役的序幕。同年11月20日,秀山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川東行署區涪陵專區,1950年1月劃入新成立的酉陽專區,1952年川東行署區與酉陽專區撤銷,劃歸四川省涪陵專區。1983年4月,撤銷秀山縣,成立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8年5月,改隸新成立的黔江地區。1997年,因重慶直轄改隸直轄重慶市,由黔江開發區代管,2001年撤銷黔江開發區,由重慶市直管[1]。
行政區劃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轄3個街道辦事處、18個鎮、6個鄉:
街道:中和街道、平凱街道、烏楊街道鎮:清溪場鎮、隘口鎮、溶溪鎮、官莊鎮、龍池鎮、石堤鎮、峨溶鎮、洪安鎮、雅江鎮、石耶鎮、梅江鎮、鍾靈鎮、蘭橋鎮、膏田鎮、溪口鎮、妙泉鎮、宋農鎮、里仁鎮鄉:孝溪鄉、海洋鄉、大溪鄉、涌洞鄉、中平鄉、岑溪鄉
文化旅遊
文化遺產
秀山花燈,有「跳團團」(耍燈)、「單邊燈」(單邊戲)兩種形式,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秀山民歌,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
旅遊景區
川河蓋風景區,2017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秀山西街民俗文化景區,2018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洪安古鎮位於縣境東南渝湘黔交界地帶,距縣城47公里,據傳是沈從文筆下《邊城》的原型,鎮內有雞鳴三省亭、劉鄧大軍進軍大西南紀念碑
梅江河風光
保安漁洞
視頻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國務院關於同意重慶市撤銷萬州 移民開發區和黔江開發區以及撤銷黔江 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設立黔江區的批覆,中國政府網,2020-4-18
- ↑ 秀山民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