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秋分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秋分草

中文學名: 秋分草
別 稱:大魚鰍串、白魚鰍串、調羹菜
界: 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桔梗目
科:菊科
屬:秋分草屬
種: 秋分草
採收時間:夏、秋季

秋分草[1],又名大魚鰍串,中藥名。為菊科植物秋分草RhynchospermumverticilatumReinw.的全草。分布於西南及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西藏等地。具有清濕熱,利水消腫之功效。常用於濕熱帶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性

歸經

肝、腎經。

功能主治

清濕熱,利水消腫。用於濕熱帶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藥理作用

祛痰作用;平喘作用;止咳作用;抗炎、抗過敏,增強抵抗力之作用;提高機體組織細胞的能量代謝,對提高機體的抗病力有一定作用;抑菌作用[2]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匯編》:「主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崩漏,白帶。」

相關配伍

1、風熱感冒:大魚鰍串、牛蒡子根各三錢,紫蘇根二錢,桑樹根、巴茅根各一錢,水煎服。

2、慢性氣管炎:大魚鰍串五錢(鮮品一兩),水煎服,10天為一療程。

3、腮腺炎:大魚鰍串根二兩,水煎服,每日一劑,分三次服。

4、蛇咬傷:將百會穴用三棱針刺微血,再用大魚鰍串適量,搗爛敷上,用扇頻搧,至發涼和傷口出黃水,病即減輕[3]。(1-4方出自《萬縣中草藥》)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夏、秋季採收,洗淨,曬乾。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25-100cm。莖常單生,中部以上有叉狀分枝,被塵狀微柔毛。葉互生;下部莖生葉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4.5-14cm,寬2.5-4cm,先端長漸尖或鈍,邊緣自中部以上有波狀粗齒,基部狹楔形;葉柄長,具翅;上部葉漸小。頭狀花序,頂生、腋生、單生或3-5呈總狀排列,直徑約5mm,果期增大;花序梗密被銹色尖狀短柔毛;總苞寬鍾狀;總苞片不等長,邊緣撕裂;緣花2-3列,雌花冠舌狀,白色,舌片先端2-3裂;盤花管狀,兩性。雌花瘦果扁平,果有長喙;兩性花的瘦果無喙;冠毛3-5條,易脫落。花、果期8-11月[4]

分布區域

分布於西南及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西藏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00-2500m的山坡半陰處、溝邊、林緣或林下陰濕處。

參考資料

  1. 秋分草,中國景觀植物
  2. 秋分草的藥理作用,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3. 秋分草的相關配伍,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4. 秋分草的形態特徵,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