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秋夜宴臨津鄭明府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秋夜宴臨津鄭明府宅》

圖片來自網絡

作品名稱: 《秋夜宴臨津鄭明府宅》

創作年代:唐朝

文學體裁:詩

作 者:杜審言

《秋夜宴臨津鄭明府宅》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杜審言的詩。[1]

唐永昌元年(689年)前後,杜審言在江陰任縣丞、縣尉等職時,應臨津縣鄭明府之邀,在一個秋日的夜宴上,即興抒懷,寫下了這首詩。

詩詞正文

譯文

我這個人於世上或走或止都無地可依,現在可以往來相訪的就只有你一個人了。

今天我遇到了你,席間又有好酒,酒逢知已,真可以一醉幾個月,把身外的一切都可忘掉,視之如浮雲一樣了。

由於我和明府情懷興奮融洽,所以一直飲到霜白風清、鐘漏俱殘,還要繼續飲下去。

天亮臨行時似攜餘興而走,雖然已經分別,猶覺得尚未離開同伴一樣。

賞析

詩以感嘆身世寫起,率直深沉。「行止皆無地」,是極言其處境困厄的。在此失路艱虞的情況下,「招尋獨有君」,充分表達了詩人對鄭明府感激讚美之情意。言外之意就是說鄭明府是當時唯一的能以恩德相結的知己,以聲氣相求的知音。詩人在讚美鄭明府的同時也流露着心滿意足的情緒,為全詩創製了友好愉悅的氣氛。這聯詩採用的是欲揚先抑的手法,將一個普通的延請,寫得激盪人心,意味深長。

「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雲」,是詩人即席產生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感慨,也是詩人多年來鬱郁不得志的一種表現。酒可以解憂,酒可以消愁,人在醉中好度歲月,這就表明詩人胸中有塊壘之不平。「身外即浮雲」,是說一身之外,榮名利祿都像過眼煙雲,不值得去追求。這貌似曠達的言詞的背後,未免不含有幾分憤懣之情。

詩沒有直接寫「琴樽橫宴席」等的熱烈場面,但通過「露自宵鍾徹,風清曉漏聞」的景物描寫,已側面表明他們是通宵達旦歡宴的。「露白」,可見有月華高照。在這月明風清之秋夜,朋友們飲酒賦詩,不知不覺中時間過得很快,夜裡清晰的鐘聲催人,拂曉滴嗒的漏聲促人。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一夜過去了,朋友們終於要分手了。

在通宵達旦的歡宴之後,正置與朋友告別之際,詩人不同一般,沒有一句留戀惜別的絮語,卻說:「坐攜餘興往,還似未離群」,表明友誼的深長,友誼的力量,使他這個「行止皆無地」的人將不會再感到孤單,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慰藉,實際上是又一次對鄭明府的讚揚。

作者簡介

杜審言(約645-708),字必簡,漢族,中國唐朝襄州襄陽人,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進士,唐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東南)。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

杜審言是西晉杜預的子孫。在咸亨元年與狀元宋守節同榜登進士第,任隰城縣尉。審言憑藉自己才能過人,為人高傲,被眾人忌恨。蘇味道任天官侍郎時,有一次審言參加官員的預選試判,出來後他問旁人說:「蘇味道必死。」聽到此話的人大驚,忙問是何原因,審言回答說:「他見到我的判詞,應當羞愧而死。」審言還曾說:「我的文章使屈原、宋玉的賦也成為部下,我的書法使王羲之也成為學生。」他的自負傲慢就像這樣。後來審言因事獲罪,被降職為吉州司戶參軍。到武則天將他召回,準備重用他時,問他:「你高興嗎?」審言手舞足蹈,表示謝恩。武后命他作《歡喜詩》一首,詩寫得令武后滿意,受職為著作郎。後來他又任修文館直學士,直到他病逝。當初審言病重時,宋之問、武平一曾去看望他,他對二人說:「我受盡了造化小兒的苦,還有什麼可說的!不過我活着,老是讓你們出不了頭。如今我快死了,只是遺憾找不到接替我的人呀!」審言年輕時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並稱為「文章四友」。他身後留有文集十卷,今已不傳,流傳下來的只有四十多首詩。[2] 

視頻

嘯天說詩: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