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秋日思緒(鍾光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秋日思緒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秋日思緒》中國當代作家鍾光昊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秋日思緒

晨光灑落,秋日明朗,藏在市井裡的美好,樸素而平常。人生十之八九里那一二分的甜,是我們日復一日的意義。

喜歡聽風,最喜歡聽秋天的風;

喜歡聽雨,最喜歡聽秋天的雨;

喜歡看雲,最喜歡看秋天的雲。

秋高氣爽。秋天的晴空澄澈,雲朵飄逸。秋天的天空給人以靜謐的遐想。雲淡風輕。

日子總是平和又安詳,雲捲雲舒的天空,總能承載所有。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時光淬鍊世間的一切。

時光里的人會長大和變老。時光里的物會成長和成熟。

愛秋天裡象徵成熟的金色,尤愛那秋紅一抹。

瑩潤的枸杞子,橙紅里透着晶瑩的柿子,都是一抹秋天裡的亮色。讓人喜愛並且垂涎。想鳥兒如果有思考的能力,它們一定也跟你一樣喜歡秋天吧?

滿樹的果實可以填充它們飢餓的味蕾,還有田野里豐收的莊稼,會解決它們的溫飽。

秋到深處時,柿子樹梢上掛着的通紅的柿子,更是一幅美好的畫卷。

最好的畫,不是出自畫家的筆下,而是,大自然的繽紛呈現

夏天的時候偶爾就在路邊看到過幾棵紅蓼花,形單影隻,不夠規模,不留心觀察根本就不會被發現。

據悉,紅蓼花以水邊多見,但,你倒是很少看到水邊的紅蓼。今年秋天,出去散步時草坪上到處都是紅蓼花,向陽處的蓼花都紅了,背陰的地方花還是青的。

紅蓼花很少被人注意,紅蓼本來就貌不驚人,加之常與雜草共生共存,可能更會被人誤認為是雜草的同類吧。但你卻對紅蓼花的美分外欣賞。

紅蓼花裊裊婷婷,頂上一抹淡淡的紅,有一種樸素的美。俯仰搖曳,婀娜娉婷。

《詩經》中,紅蓼也稱游龍、葒草,意為枝葉之放縱,宛若游龍,一種歷史人文都很有淵源的植物。

蘇軾僅僅一句「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就已境界全出。

秦觀詩云:紅蓼花繁,黃蘆葉亂,夜深玉露初零。

杜牧詩云:猶念悲秋更分賜,夾溪紅蓼映風蒲。

紅蓼遍開,秋,愈發往深里走。

紅蓼,我們相約在每一個秋天的路口,不見不散。

光陰,總是給我們錯過讓我們回味,又給我們經歷讓我們成長。

光陰里的每一步都是修行。日子慢慢向前,平凡的日子也有細微的喜悅。

有人說,秋天是有聲的。

是的,一片秋聲入心而來。

喜歡歷代文人筆下對秋景的諸多着墨:「秋風蕭瑟,洪波湧起。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寫的是風;「山色淺深隨夕照,江流日夜變秋聲」寫的是水;「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寫的是葉;「臥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暈紅潮,斜溜鬟心只鳳翹」寫的是雨。水流、葉動、風聲、雨聲,交相輝映成一片如詩如畫的醉人秋景。

最喜歡的還是蔣捷的《聲聲慢》:「黃花深巷,紅葉低窗,淒涼一片秋聲。豆雨聲來,中間夾帶風聲。疏疏二十五點,麗譙門、不鎖更聲。故人遠,問誰搖玉佩,檐底鈴聲?彩角聲吹短短的一首詞里,僅「聲」字就用了十次。詞人以「豆雨聲」起,以「雁聲」收,雖聲聲皆難離愁意,但從中感受到的卻是秋天特有的節奏。

也用心體會女子筆下的秋涼,「寒搖旗,暑退場,一夢醒,秋便翻了九姑娘的牌。赤綠青藍全收起,披橙衫着橙履畫個妖媚小橙妝。風研墨,雨落筆,書信一封予斯人。一點星,三分月,十里八里夜來香。雁南行,人北望,蒹葭蒼蒼露成霜。前有桃萬畝,回首落梅花。伊人獨立天地間。空有相思萬丈,難敵滿懷秋涼。」

人的心境內往往悲喜相依,絕對的不悲不喜可謂超然,是我等俗子難以企及的境界。淡淡的喜,淡淡的悲,不失為人生的一種佳境。而秋天正是這樣的一個季節。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日子總是靜悄悄的,好像一切都沒有改變,卻又匆忙走過半季。如果一朵花開片片白雲淅瀝秋雨一枝紅葉也可以讓你快樂起來,那幸福就是一件容易的事。

能拍就拍能照就照,想炫的時候就炫,因為十年後肯定拍不出如今般的模樣,大膽地記錄生活,你出現的每一天,都是值得被收藏的一天。

28號。

「生活就是用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用一種欲望代替另一種欲望的過程。」

很喜歡羅翔老師的這段話:「對於可控的事情要保持謹慎,對於不可控的事情要保持樂觀,人只能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更要接受這個事實,並且以樂觀的心去應對這一切。」

一直努力着,適應着這個世界的溫度,不管是季節還是人心。唯願有動態的日子,我們都是在保持熱愛。沒有動態日子,我們都是在好好生活。

九月,人間秋歲。

季節的高光時刻,氣溫宜人,又瓜果飄香。

秋的涼,秋的露,秋的霜,都在慢慢滲透。

告別了一段段夏末和秋初的高溫,溫度越來越輕俏。

坐下來,寫幾行字。

朝,暮,白,雲,深。

願我們都好在秋天[1]

作者簡介

鍾光昊,四川綿陽市安州區人大常委會幹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