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秋日煉藥院鑷白髮贈元六兄林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秋日煉藥院鑷白髮贈元六兄林宗》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秋日煉藥院鑷白髮贈元六兄林宗》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五言古詩,是《全唐詩》的第169卷第1首。元林宗,當是元丹丘。煉藥院,郁賢皓《李白叢考》疑在石門山(今河南葉縣西南)。天寶元年,元丹丘以道家流受召入朝為道門威儀,同年李白亦受召入朝,李白之薦主很可能即是元丹丘。

此詩作於天寶九載。煉藥院,郁賢皓《李白叢考》疑在石門山(今河南葉縣西南)。元林宗,即元丹丘,李白好友。李白寫此詩時已五十歲,歲月蹉跎,功業無成,但仍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李白交遊中,元林宗是至關重要的人物。李元二人訂交在蜀中時,由白詩可考知,二人交誼一直保持到安史之亂前後。天寶元年,元丹丘以道家流受召入朝為道門威儀,同年李白亦受召入朝,李白之薦主很可能即是元丹丘。此篇作於開元二十九年冬,其時元丹丘入朝的消息或已有分曉,故詩中有桂枝日已綠、長吁望青雲之句,對元丹丘的發達極表傾慕。鑷白髮以贈友的目的顯而易見,詩中矯翼攀鴻鸞、榮枯同所歡等句皆是希冀汲引之辭。

詩詞隱隱流露出功業雖未有成,而用世之心方盛。長吁、凋危、冠鑷白、窮、飢、時、道、豈吟嘆、卷舒、空摧殘,雖自我慰勉之辭,亦有懷才不遇、仕途不通的傷感。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秋日煉藥院鑷白髮贈元六兄林宗[1]

作品出處;《全唐詩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者;李白

創作年代;盛唐

作品原文

《秋日煉藥院鑷白髮贈元六兄林宗》

木落識歲秋,瓶冰知天寒①。

桂枝②日已綠,拂雪凌雲端。

弱齡③接光景,矯翼攀鴻鸞。

投分④三十載,榮枯同所歡。

長吁望青雲,鑷白⑤坐相看。

秋顏入曉鏡,壯發凋危冠⑥。

窮與鮑生⑦賈,飢從漂母餐。

時來極天人,道在豈吟嘆⑧。

樂毅⑨方適趙,蘇秦⑨初說韓。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殘⑩。

詞句注釋

①木落識歲秋,瓶冰知天寒:《淮南子·說山》言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首二句由此變化而成,其意謂已有先見之明。

②桂枝,即桂林一枝,語出《晉書·卻詵傳》:武帝於東堂會送,問詵日:'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日:'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後世因以桂林一枝或桂枝喻人才之秀出者。上句喻丹丘德才之美,下句喻丹丘即將入朝。天寶二年所作《漢東紫陽先生碑銘》中有云:天寶初,威儀元丹丘,道門龍鳳。可知丹丘聞詔之時,並隨即有入朝之行,詳後。

③弱齡,即少年。二句謂己:少年時即與丹丘相交,如凡禽之攀鴻鸞。

④投分,即締交。榮枯,偏義複詞,此處偏用榮義。二句意謂:相交有年,欲與共榮。

⑤鑷白,即鑷白髮。何遜《與崔錄事別兼敘攜手》詩云:脈脈留南浦,悠悠返上京。欲鑷星星鬢,因君示友生。可知此舉乃示意丹丘,己亦有返上京之意。

⑥二句謂己已非盛顏,言下有不堪蹉跎之意。

⑦鮑生,即鮑叔牙。《史記·管晏列傳》:管仲日:'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漂母,用韓信事,信嘗從漂母乞食。二句言已此期境遇有類管仲與韓信微賤之時。

⑧時,指風雲感會之時。極天人,此謂顯貴之入。道,此指己之素志。豈吟嘆,不用感傷。二句自我慰勉之辭。

⑨樂毅,戰國時燕將;蘇秦,戰國時策士。方適趙、初說韓,皆言功業雖未有成,而用世之心方盛。

⑩卷舒,猶言或進或退,或仕或隱,固在我本人意願如何,何必空自摧殘二句亦自我慰勉之辭。

白話譯文

一葉落木,可識歲秋,一瓶水結冰,即知天寒。

桂枝一日一日綻綠,枝條高拂凌雲端。

少年壯心豪邁,矯翼欲攀鴻雁,青雲直上。

我倆交往有三十年了吧,榮辱一體,悲喜同歡。

望青雲而長吁,相坐看鑷白髮。

銅鏡里已是衰老的秋顏,曾經黑油油的壯發凋落在高冠之下。

窮困時和管仲一樣與鮑生一起做生意,飢餓時從漂母處乞討她一餐飯。

時來雲轉之時位極天人,胸中有道,何需吟嘆不已?

我就像樂毅剛剛到趙國,蘇秦剛剛去遊說韓國一樣。

卷舒自如固然在我自己,為什麼時光要摧殘我的青春?

名家點評

詹鍈以題中之元林宗即元丹丘,頗有見地,郁賢皓也表示贊同。詩中之人實舍元丹丘莫屬。然以此詩繫於李白五十之年,則未諦。鑷白髮,當在白髮初生之時。如已是繁霜滿鬢,則鑷不勝鑷矣。《南史·齊鬱林王紀》:高帝笑謂左右曰:'豈有為人作曾祖而拔白髮者乎?'即擲鏡、鑷。

太白三十六歲所作之《將進酒》一詩中即已有白髮之嘆,則其鑷白髮非必至半百之年。況鑷白髮本是象徵,並非寫實。投分三十載之三十亦未可坐實。李白自弱齡與元丹丘相交二十餘年,舉成數亦可謂三十載,此時太白也不過四十出頭。詩之後半部分,無非示意丹丘:雖然秋顏入鏡,壯發已凋,猶處窮困之境,然用世之志並未衰退,仍期時來運轉,位至天人也。質言之,即托丹丘薦引之意。

賞析

木落識歲秋,瓶冰知天寒,意指已有先見之明。桂枝日已綠,拂雪凌雲端,弱齡接光景,矯翼攀鴻鸞意指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即可報效祖國,施展才華。前四句主要是寫詩人借描繪木落瓶冰桂枝拂雪等景物來表達自己雄大的智略,以及坦蕩無畏懼的氣魄,想報效祖國,干一番事業。

投分三十載,榮枯同所歡。意指李白與元丹丘相識很早,他二十多歲在四川家鄉的時候,就與元丹丘相識。李白五十多歲時有一首詩《秋日煉藥院鑷白髮贈元六兄林宗》,詩中說投分三十載,榮枯同所歡。說明在三十多年的時間裡,他們一直都是非常親密要好的朋友。李白與元丹丘曾一起漫遊四川、湖北安陸、襄陽、河南嵩山、石門山,從李白與元丹丘來往的書信詩文內容來看,這位元丹丘顯然是一位隱居山林遊仙的職業道士。

長吁望青雲,鑷白坐相看,秋顏入曉鏡,壯發凋危冠,吁嘆歲月不饒人,人已漸漸年老,蘊念有不堪蹉跎之意。

窮與鮑生賈,飢從漂母餐,李白用此詩形容自己與元丹丘之間的交情猶如管鮑之交,由於此時李白的境遇有類管仲微賤之時,故在這首詩中有窮與鮑生賈之語。

時來極天人,道在豈吟嘆,有感嘆自身懷才不遇、仕途不通的悲壯情感。雖有自我慰勉之意,但仍對未來仕途充滿着希望。

樂毅方適趙,蘇秦初說韓,借用典故,訴說功業雖然還沒有成功,但報效國家施展才華的雄心猶在。

卷舒固在我,何事空摧殘,面對現實的殘酷,有自我慰勉之意。

此詩意寓出詩人既有熱血滿腔的愛國豪情又有壯志未酬的苦悶。雖然歲月蹉跎,功業無成,加上仕途顛簸、官運不濟,胸有大志而不受皇帝重用,但是詩人仍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2]。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於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讚,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進宮。李白進宮朝見那天,玄宗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唐玄宗大為讚賞,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職務是給皇上寫詩文娛樂,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 必命李白侍從,利用他敏捷的詩才,賦詩紀實[3]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李白的詩富於自我表現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

視頻

「最」低調的大詩人:一首詩擊敗李白杜甫

古代最「狂」詩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