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旱四十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秋旱四十韻》 清代查慎行的一首詩,查慎行(1650~1727), 初名嗣璉,字夏重,號查田;後改名慎行,字悔余,號他山,賜號煙波釣徒,浙江杭州府海寧縣袁花人。清代詩人,為"清初六家"之一[1],當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晚年居於初白庵,所以又稱查初白。。
康熙四十二年(1703),中進士,特授翰林院編修,入直內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歸里,家居10餘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訕謗案,以家長失教獲罪,被逮入京,次年放歸,不久去世。
“ |
槁壤黃塵外,明霞杲日西。 直防金被鑠,頗怪火猶稽。 箕畢占曾驗,陰陽數不齊。 雄雷張旱氣,雌霓散朝隮。 一物關災𤯝,群情固慘悽。 潤希蛛網露,乾裂燕梁泥。 蚯蚓潛深穴,蛟龍困老堤。 蝸涎粘壁死,鷺腳插巢棲。 舌燥呼群鴨,沙噴振羽雞。 魚噞貪涸轍,牛喘失涔蹄。 萍塊膠連蚌,苔痕兆拆蠵。 涉波無白蹢,聒耳厭青𧋘。 古柏俄成杌,衰楊那復稊。 瘦針撐棘枳,柔木偃㯅㯕。 蕉碎離披卷,桐攣小弱圭。 宮槐當晝聶,岸菼舉叢低。 乾暵悲茺蔚,爭先任蒺藜。 竹身焚忽爆,花面炙多黧。 是水湯同沸,無岡石不臡。 為時宜長養,有力故排擠。 壞葉頻辭樹,良苗半萎畦。 村村拋襏襫,戶戶掛耬犁。 瓶臥空依井,橋長尚跨溪。 蝗來疑布陣,螢照儼然犀。 東海行枯矣,南山望蔚兮。 更誰施補救,不過禁屠刲。 巫覡終難信,童謠豈有倪。 吁嗟聽藐藐,瞻仰目睽睽。 客或歌雲漢,吾方賦病梨。 相煎何太迫,欲避奈無蹊。 烈𦦨融爐炭,焦煙著灶烓。 袗絺同挾纊,懲熱到吹齏。 不擬開三徑,因思接九梯。 窮於入角鼠,窘甚觸藩羝。 晨課書渾廢,宵眠枕罷攜。 蠅聲俄巳集,蚊翼詎勝批。 瘠土天難問,勞生計總迷。 但聞風發發,幾見渰萋萋。 作苦隨鄰父,沉綿奈老妻。 更愁兒索飯,早晚傍門啼。 |
” |
— [清代]查慎行 |
作者軼事典故
煙波釣徒
康熙帝到南苑遊行,垂釣湖邊,命隨行臣子賦詩。查慎行所作《紀恩詩》中有一句為:「笠檐蓑袂平生夢,臣本煙波一釣徒。」詩作呈送皇上後不久,康熙就命內侍宣「煙波釣徒查翰林」進殿。其也曾賦過「煙蓑雨笠尋常事,慚愧猶蒙記憶中」的詩句。一時傳為嘉話。
儒臣之冠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五月,查慎行隨駕至古北口。一日,秋至塞外,天寒雨雪,查慎行戴青氈大帽,跟隨諸臣侍奉康熙帝左右。康熙帝見到查慎行的打扮,便對左右的隨從大笑:「查某風度爾雅,洵堪為儒臣冠。」撤御饌以賜,恩賚有加。查慎行有《雪中戴青氈大帽上顧見大笑口占紀之》。
康熙賜藥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康熙帝要到避暑山莊,命查慎行扈駕隨行。出發前查慎行患腹疾,康熙皇帝賜他西洋藥,並派內侍傳示御札:「調飲食最為緊要。醫書有雲『非濕熱不作瀉,非停食不作痛』,又雲『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人皆知其調理,至飲食之時,則不能矣。」
堅守清貧
雍正五年(1727年),查慎行獲釋離京時,向同鄉親戚貸錢以供路費。等到回家後,他就立馬籌錢還清欠款。逝世前兩天,查慎行把自己的一些收藏古玩賣得數十金。力疾手緘致謝。當時參藥缺乏,查慎行的孫子查岐昌以後期為請。查慎行義正言辭地說道:「我自反生平無一事負人,脫有不幸,爾輩焉能如期踐約耶?」到了他死的那一天,架上沒有新衣,囊里也沒有多餘的儲蓄,只有他生前刊刻的萬卷書[2]。
視頻
秋旱四十韻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清初六家之一查慎行十首代表詩作,一生寫詩萬餘首,白描堪稱一絕 ,搜狐,2020-08-11
- ↑ 清代詩人查慎行的生平簡介,國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