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秋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秋曉》

作品名稱: 《秋曉》

創作年代: 明代

文學體裁:詩

作者:鍾惺

《秋曉》是明代[1]文學家鍾惺的詩。[2]

鍾惺詩文主張反擬古,主性靈,有積極一面,他的求新求奇文風,對傳統散文有所突破,與公安派一樣,對晚明小品文的大量產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其狹窄的題材及情懷,艱澀幽冷的語言及文風,無疑也束縛了他在創作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清代曾將「公安」、「竟陵」之作列為禁書,詆毀排擊甚烈。[3]

詩詞正文

作者簡介

鍾惺[4](1574~1624) 明代文學家。字伯敬,號退谷,湖廣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萬曆三十八年(1610)進士。曾任工部主事,萬曆四十四年(1616)與林古度登泰山。後官至福建提學僉事。不久辭官歸鄉,閉戶讀書,晚年入寺院。其為人嚴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謝人事,研讀史書。他與同里譚元春共選《唐詩歸》和《古詩歸》(見《詩歸》),[5]名揚一時,形成「竟陵派」,世稱「鍾譚」。

鍾惺出身於書香門第,父親鍾一貫任武進(今屬江蘇)學訓。萬曆三十八年中(1610年)進士,授行人,掌管詩詣及冊封事宜。次年,他以奉節使臣出使成都;後又出使山東。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再赴貴州,主持鄉試。後遷工部主事,又由北京調往江南,任南京禮部祭祠司主事,遷南京禮部儀制司郎中。

南京時,鍾惺簡淡自持,於秦淮河畔租一樓屋,伏案讀史至深夜,每有所得輒記之,撰成《史懷》一書,評論古史,「多所發明,有古賢所不逮者」。其為人嚴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謝人事,研讀史書。喜游名山大川,曾與林古度同登泰山。天啟初年,鍾惺升任福建提學僉事,他在閩中仍倡幽峭詩風,並且參以禪旨,令人莫測高深,有「詩妖」之名。江南張澤、華淑,閩人蔡復一等,傾心附和,把鍾惺奉為「深幽孤峭之宗」。不久,鍾惺因喪父,回家守制,竟於天啟五年(1625年)病逝於家,享年五十二歲。卒葬天門縣城南魯家畈(今天門縣李場公社)。至今墓碑尚存。明清時,縣內立有「鍾譚合祠」,坊題「天下文章」四字。遺址在今天門縣人民政府所在地之東。 後人將他的詩文輯為《隱秀軒集》。[6]

視頻

明代詩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