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種植暴馬丁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種植暴馬丁香

種植暴馬丁香
原圖鏈接

暴馬丁香(學名:Syringa reticulata (Blume) H. Hara var. amurensis (Rupr.) J. S. Pringle):為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0米春末夏初花繁葉茂。葉片卵狀披針形或卵形,全緣。圓錐花序大而稀疏,花序大型,長20-25厘米, 密集壓枝,花冠白色或黃白色、筒短,且芳香。蒴果矩圓形、平滑或有疣狀突起。花期在5-6月,果期9月。

生山坡灌叢或林邊、草地、溝邊,或針、闊葉混交林中,海拔10-1200米。該種喜光,也能耐陰,耐寒、耐旱、耐瘠薄。主要產於中國東北、西北、華北等地,朝鮮、日本、俄羅斯有分布。栽培上多用播種繁殖,大樹移栽需帶土球。育苗中通過修剪可培育成小喬木。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暴馬丁香

拉丁學名: Syringa reticulata (Bl.)Hara var. Mandshurica (Maxim.) Hara (S. Amurensis Rupr.)

別 稱: 暴馬子、白丁香、荷花丁香、阿穆爾丁香

二名法: Syringa reticulata var. amurensis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暴馬丁香花
原圖鏈接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目: 捩花目

亞 目: 木犀亞目

科: 木犀科

亞 科: 木犀亞科

族: 丁香族

屬: 丁香屬

種: 暴馬丁香

命名者及年代: Jien ex M. C. Chang.,1983

英文名稱: Manchurian Lilac

形態特徵

暴馬丁香是落葉小喬木或大喬木,高4-10米,可達15米,具直立或開展枝條;樹皮紫灰褐色,具細裂紋。枝灰褐色,無毛,當年生枝綠色或略帶紫暈,無毛,疏生皮孔,二年生枝棕褐色,光亮,無毛,具較密皮孔。

葉片厚紙質,寬卵形、卵形至橢圓狀卵形,或為長圓狀披針形,長2.5-13厘米,寬1-6(-8)厘米,先端短尾尖至尾狀漸尖或銳尖,基部常圓形,或為楔形、寬楔形至截形,上面黃綠色,干時呈黃褐色,側脈和細脈明顯凹入使葉面呈皺縮,下面淡黃綠色,秋時呈銹色,無毛,稀沿中脈略被柔毛,中脈和側脈在下面凸起;葉柄長1-2.5厘米,無毛。

圓錐花序由1到多對着生於同一枝條上的側芽抽生,長10-20(-27)厘米,寬8-20厘米;花序軸、花梗和花萼均無毛;花序軸具皮孔;花梗長0-2毫米;花萼長1.5-2毫米,萼齒鈍、凸尖或截平;花冠白色,呈輻狀,長4-5毫米,花冠管長約1.5毫米,裂片卵形,長2-3毫米,先端銳尖;花絲與花冠裂片近等長或長於裂片可達1.5毫米,花葯黃色。

果長橢圓形,長1.5-2(-2.5)厘米,先端常鈍,或為銳尖、凸尖,光滑或具細小皮孔。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原種日本丁香 S. reticulata(Blume) Hara in Journ. Jap. Bot. 17:21.1941.(Ligustrum reticulatum Blume, Mus. Bot. Lugd. -Bat. 1:313. 1850.) 產於日本,與該變種區別在於前者的葉片為卵形、寬卵形或卵圓形,基部圓形至淺心形,下面被短柔毛,沿中脈尤密。

生長習性

生山坡叢林、山溝溪邊、山谷路旁及灘地水邊,海拔300-2400米。庭園普遍栽培。喜光,喜溫暖、濕潤及陽光充足。稍耐陰,陰處或半陰處生長衰弱,開花稀少。具有一定耐寒性和較強的耐旱力。對土壤的要求不嚴,耐瘠薄,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忌在低洼地種植,積水會引起病害,直至全株死亡。落葉後萌動前裸根移植,選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向陽處種植。

地理分布

產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生山坡灌叢或林邊、草地、溝邊,或針、闊葉混交林中,海拔10-1200米。俄羅斯遠東地區和朝鮮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黑龍江興安嶺。

繁殖方式

育苗

在暴馬丁香天然林內,選擇樹幹高大、樹冠圓滿的暴馬丁香作為採種母樹,暴馬丁香的果實為蒴果,成熟期9月下旬,採種時間一般9月22日-10月1日。果實採集後放室內晾乾,腳踩和棍棒敲打後,用0.3厘米×2.0厘米長孔篩,篩出純淨的種子,種子千粒重25g左右。種子調製好,裝入編織袋,放在3℃-8℃的地方,供第2-3年播種使用。

9月中旬以後當暴馬丁香蒴果果皮顏色呈現棕褐色,果實尖端微微開裂,即可採種。果實採集過晚易遭蟲害,故宜適時採種。採種時可用手枝剪將果穗剪下,攤曬在通風向陽處,底下鋪上塑料布,經常翻動,促使果實裂開,種子自然脫落,除去果皮及果梗,風選後即可得到純淨種子。種子千粒重24克。

播種

播種前需對種子進行處理。將種子用40-45℃溫水浸泡,再用涼水浸2天後用0.5%的高錳酸鉀浸20-40分鐘,在15-20℃下沙藏25-30天後進行播種。露地直播在10月下旬-5月上旬,選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地塊作苗圃,深翻30厘米,施腐熟的有機肥,耙細摟平後作床。撒播或條播均可,每平方米播種量30克,覆土1.5厘米。覆土後澆透水,用草簾覆蓋床面。第1年出苗少,第2年出苗多且整齊,當苗高10厘米時間苗並除草鬆土。

播種後第3年換床移栽。移栽前把床面澆透水,挑選無病蟲害的優質壯苗,施足基肥,按株行距30×40厘米移栽。栽苗時要注意使根系舒展,不要窩根,然後踏實、填土、灌水,注意除草鬆土。第5年苗木出圃定植,可做綠化、觀賞、藥用樹。

栽培技術

暴馬丁香又名暴馬子,阿穆爾丁香,為木樨科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暴馬丁香分布於東北、華北和西北東部,在朝鮮、日本、俄羅斯也有分布,具有花序大、花期長、花期晚等特點,是丁香屬植物中不可多得的可以長成小喬木的樹種,不僅可以在丁香專類園中起到延長花期的作用,還可以作其他丁香的喬化砧,提高丁香的觀賞效果。現將其栽培管理技術介紹如下。

栽培管理

1、造林地選擇

造林地選擇排水良好退耕還林地或河流兩岸荒地,土層厚度≥40cm。

2、造林

春季造林,土壤化凍25cm即可開始,造林採用壟式,壟寬0.7m,壟高20㎝,栽植深度0.25cm,初植密度2.8萬株/hm2。造林前利用濃度50ppmABT1號生根粉溶液,處理苗木根系5分鐘。另外,暴馬丁香根系發達,根系過長需要修剪,避免造林窩根,根系長度保留25㎝。當年造林成活率達到95%。

3、幼林撫育管理

暴馬丁香造林後要加強撫育管理,撫育次數3年9次,即4.3.2,造林當年,5月中旬進行全面除草1次,6月中旬除草1次,7月上旬趟地1次,8月中旬除草1次;第二年,6月上旬除草1次,7月上旬趟地1次,8月中旬除草1次;第三年,6月上旬除草1次,8月中旬除草1次。

4、採收與更新

暴馬丁香幼林4-5年採收,時間3-4月下旬,採收全面平茬方式,伐根高度為3.0-4.0㎝,林齡4年,樹高2.17m,枝幹產量17413.2㎏/hm2,樹皮產量2377.2㎏/hm2,樹葉產量7621.6㎏/hm2。

幼林全面平茬後,當年5月伐根能萌發8-10個萌條,保留4-6健壯的萌條,摘出生長弱小多餘的萌條,當年萌條高生長1.49m以上,幼林3年樹高達到2.28m左右,幼林4年可再次全面平茬收穫。

5、水肥管理

暴馬丁香的栽植可在春季或秋末進行,春季栽植宜早不宜晚,應該在萌芽前栽植,栽植過晚成活率不高。秋末栽植可在11月初至12月上旬進行。暴馬丁香屬於不耐移植的樹種,在栽植時不管大小苗最好都要帶一些土球,土球直徑為地徑的6至8倍。栽植時要提前將栽植土和基肥充分拌勻,回填土時要分層踏實,防治栽植土跑風漏氣,種植後馬上澆透水,5天後澆二遍水,再過10天澆三遍水。3次澆水過後填土封堰。

栽植後的水肥管理尤為重要,因為暴馬丁香在移植的頭3年長勢非常慢,加強水肥管理可以加速樹勢恢復,利於其生長。以春季種植為例,在澆完三遍水後,待土表不沾鐵鍬時,可進行鬆土。此後可每個月澆一次透水,7月和8月為降水豐沛期,可不澆水或少澆水。秋末11月底或12月初澆足澆透封凍水。有些人在日常管理中認為暴馬丁香屬於耐寒性較強的樹種,在秋末忽視了澆封凍水,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行為,因為封凍水不僅起到防凍作用,還能供給植株充足的水分,利於樹木來年春天萌芽,故此秋末的防凍水必須澆足澆透。翌年3月初,應及時澆解凍水,這次水可以及時提供給植株萌芽所需的水分,利於樹木的春季生長。此後可每月澆一次透水,秋末按頭年方法澆好封凍水。第三年按第二年的方法進行澆水。從第四年起,可每年春秋兩季澆好解凍水和封凍水即可,如果春夏特別乾旱,還應及時補充水分。

暴馬丁香施肥,除在種植時施足底肥外,在頭年秋末結合澆凍水可施用一次農家肥,這次肥可以使用半腐熟的牛馬糞或腐葉肥,本次肥可以淺施,直接撒於樹盤也可以。翌年春季萌芽前可追施一次氮肥,這次肥對於植株萌芽、長枝長葉非常有利。7月中旬可追施一次磷鉀複合肥。秋末結合澆凍水再追施一次農家肥。第三年施肥可參照第二年的方法進行。從第四年起,可每年春季施用一次氮肥,秋末施用一次農家肥即可。 [1]

病蟲害防治方法

危害丁香的病害有細菌或真菌性病害,如凋萎病、葉枯病、萎蔫病等,另外還有病毒引起的病害。一般病害多發生在夏季高溫高濕時期。害蟲有毛蟲、刺蛾、潛葉蛾及大胡蜂、介殼蟲等。應注意防治。

丁香在過濕情況下,易產生根腐病,輕則停止生長,重則枯萎以死。丁香常見蟲害有家茸天牛,為害枝幹;還有蓑蛾、刺蛾、蚜蟲等為害嫩枝及葉。可用40%樂果1500倍液噴霧殺之。 [2]

主要價值

經濟

暴馬丁香全身是寶,樹皮、樹幹及枝條均可藥用,味苦,性微寒。用於治療消炎、利尿、痰鳴喘嗽、痰多以及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和心臟性浮腫等症。此外,暴馬丁香的花也有一定藥效,常採集做暴馬丁香花茶,用於治療咳嗽和身體保健。暴馬丁香除藥用外,葉含單寧19.50%,樹含單寧5.72%,可作烤膠原料;木材材質堅實緻密,結構均一,具有特殊清香氣味,可供建築、器具、家具及細木工用材,尤宜作茶葉筒,食具等;根可作薰香原料;花又可做為蜜源,並含芳香油0.05%,可提取;種子含脂肪油28.6%,可榨取供工業用,可見暴馬丁香是個綜合利用價值非常高的樹種,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木材紋理通直,材質較輕,含揮髮油,可做鋤把、茶筒、茶杯、煙盒等,有特異清香氣味且不變形。

醫藥

全株可入藥,其嫩葉、嫩枝、花可調製保健茶葉,具有清熱解毒,鎮咳祛痰的作用。可治療支氣管癌、肉瘤、白血病、高血壓、心臟病、浮腫、動脈硬化等疾病。樹皮、樹幹及莖枝入藥,具消炎、鎮咳、利水作用;花的浸膏質地優良,可廣泛調製各種香精,是一種使用價值較高的天然香料。

市場用暴馬丁香花生產的保健茶及用樹皮提取物紫丁香苷生產的芩暴紅止咳片,芩暴紅止咳膠囊,對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病有很好的療效。

園林

暴馬丁香花序大,花期長,樹姿美觀,花香濃郁,花芬芳襲人,為著名的觀賞花木之一。在中國園林中亦占有重要位置。園林中可植於建築物的南向窗前,開花時,清香入室,沁人肺腑。植株豐滿秀麗,枝葉茂密,且具獨特的芳香,廣泛栽植於庭園、機關、廠礦、居民區等地。常叢植於建築前、茶室涼亭周圍;散植於園路兩旁、草坪之中;與其他種類丁香配植成專類園,形成美麗、清雅、芳香,青枝綠葉,花開不絕的景區,效果極佳;也可盆栽、促成栽培、切花等用。

飲用

暴馬丁香花茶。其特點是在每年的四月十日--五月十日採摘暴馬丁香的嫩葉芽、嫩莖,殺青:用殺青機殺青25-35分鐘或者是用蒸籠在其中蒸殺25-35分鐘,揉捻:使暴馬丁香葉芽緊索,乾燥:可用自然乾燥或乾燥機中進行乾燥,在烘乾機中進行20-30分鐘,吸附香型:在每年的六月中旬採摘暴馬丁香含苞鮮花,按茶:花苞=95∶5的比例放進窖箱中窖制十天,讓茶丕充分吸附花香,添加花茶:吸附香型後的茶丕,可添加10%的茉莉花茶作為附加香型和添加10%的蓮芯。可以是條型、珠型、末型。製做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具有花茶的一切特點,還可以預防和抑制氣管及其呼吸系統病變。


相關視頻

暴馬丁香盛開香氣濃郁迷人

20180423苗源認證:暴馬丁香、紅葉碧桃、晚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