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種植蠟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種植蠟梅

種植蠟梅
原圖鏈接

臘梅別名然黃梅、黃梅花。臘梅科臘梅屬。落葉灌木,高3米左右,單葉對生,葉片橢圓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長7-15厘米,全緣,表面粗糙;兩性花,單生於一年生枝葉腋,花梗極短,被黃色,帶蠟質,具芳香,12-3月開花。栽培變種有磬口臘梅;柴油心臘梅;狗繩臘梅。臘梅原產我國中部,性喜陽光,但亦略耐蔭,較耐寒,耐旱,有「旱不死的臘梅」之說。對土質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的輕壤土為宜。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蠟梅

拉丁學名:Chimonanthus praecox (Linn.) Link

別 稱:金梅、臘梅、蠟花、蠟梅花、蠟木、麻木紫、石涼茶、唐梅、香梅

二名法:Chimonanthus praecox

界:植物界

種植蠟梅
原圖鏈接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木蘭亞綱

目:樟目

科:蠟梅科

屬:蠟梅屬

種:蠟梅

分布區域:分布於中國大陸以及朝鮮、美洲、日本、歐洲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達4米;幼枝四方形,老枝近圓柱形,灰褐色,無毛或被疏微毛,有皮孔;鱗芽通常着生於第二年生的枝條葉腋內,芽鱗片近圓形,覆瓦狀排列,外面被短柔毛。葉紙質至近革質,卵圓形、橢圓形、寬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有時長圓狀披針形,長5-25厘米,寬2-8厘米,頂端急尖至漸尖,有時具尾尖,基部急尖至圓形,除葉背脈上被疏微毛外無毛。

花着生於第二年生枝條葉腋內,先花後葉,芳香,直徑2-4厘米;花被片圓形、長圓形、倒卵形、橢圓形或匙形,長5-20毫米,寬5-15毫米,無毛,內部花被片比外部花被片短,基部有爪;雄蕊長4毫米,花絲比花葯長或等長,花葯向內彎,無毛,藥隔頂端短尖,退化雄蕊長3毫米;心皮基部被疏硬毛,花柱長達子房3倍,基部被毛。

果托近木質化,壇狀或倒卵狀橢圓形,長2-5厘米,直徑1-2.5厘米,口部收縮,並具有鑽狀披針形的被毛附生物。花期11月至翌年3月,果期4-11月。

生長習性

蠟梅性喜陽光,能耐蔭、耐寒、耐旱,忌漬水。蠟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開放,花黃似蠟,濃香撲鼻,是冬季觀賞主要花木。怕風,較耐寒,在不低於-15℃時能安全越冬,北京以南地區可露地栽培,花期遇-10℃低溫,花朵受凍害。好生於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質壤土上,在鹽鹼地上生長不良。

耐旱性較強,怕澇,故不宜在低洼地栽培。樹體生長勢強,分枝旺盛,根莖部易生萌櫱。耐修剪,易整形。先花後葉,花期11月~翌年3月,7~8月成熟。

分布範圍

臘梅野生於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陝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廣西、廣東等省區有栽培,生于山地林中,日本、朝鮮和歐洲、美洲均有引種栽培。[1]

繁殖方法

嫁接技術

蠟梅繁殖一般以嫁接為主,分株、播種、扦插、壓條也可。嫁接以切接為主,也可採用靠接和芽接。切接多在3~4月進行,當葉芽萌動有麥粒大小時嫁接最易成活。如芽發得過大,接後很難成活。切接前一個月,就要從壯齡母樹上,選粗壯而又較長的一年生枝,截去頂梢,使養分集中到枝的中段,則有利於嫁接成活。接穗長約6~7厘米,砧木可用狗蠅蠟梅或用4~5年生蠟梅實生苗。砧木切口可略長,深達木質部為宜,扎縛後的切口要塗以泥漿,然後壅土封起。接後約一個月,即可扒開封土檢查成活。用切接法繁殖的蠟梅,生長旺盛,當年可高達40~60厘米。靠接繁殖多在5月份前後進行,砧木多用數年生蠟梅實生苗。先把砧木苗上盆培養成活,把它們搬至用作接穗的母枝附近,選擇母枝上和砧木苗粗細相當的枝條,在適當部位削成梭形切口,長約3~5厘米,深達木質部。削口要平展,砧木和接穗的削口長短和大小要一致,然後把它們靠在一起,使四周的形成層相互對齊,用塑料帶自下而上緊密綁紮在一起。嫁接成活後先自接口下面將接穗剪斷,再把切口上面的砧木枝梢剪掉即成。

芽接繁殖宜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為好,蠟梅芽接須選用第一年生長枝條上的隱芽,其成活率高於當年生枝條上的新芽,可採取「V」字形嫁接法。

砧木繁殖

(1)分株繁殖。葉芽剛萌動時進行。先於前1年底在離地面20-30厘米處,將準備分株的蠟梅枝條全部截頂。分株時在母株四周將土掏出,用刀按每叢2-3根莖杆劈開,移出另栽,原處留2-3根粗大壯實的莖杆不動,分栽的蠟梅苗採用60厘米×50厘米株行距進行栽植。培養2-3年後出圃或再進行分株繁殖。

(2)播種繁殖。7-8月採收變黃的壇形果托,取出種子干藏,翌春播種,播種前用60℃溫水浸泡12-24小時,播種時先整好苗圃地,點播,或開溝條播,覆土厚度4-5厘米。注意澆水、除草,每隔20-30天施清淡薄肥一次;苗期注意排水防澇。播種苗經過3-4年培養,作為砧木使用。

良種嫁接

一般以狗芽蠟梅做砧木,素心蠟梅、馨口蠟梅等優良品種做接穗。

(1)切接。3-4月份,當葉芽萌動約麥粒大小時進行,在切接一個月前,從良種蠟梅壯齡樹上,選粗壯較長的一年生枝條,截去頂梢。嫁接時將接穗剪成6-7厘米長,在接穗下芽的背面1厘米處斜切一刀,削掉2/3的木質部,斜面長3-5厘米,要求斜面光滑、平直。再在斜面的背面削1厘米長的斜面呈楔形,接穗上保留1-2對芽,削成楔形,稍露出木質部。砧木用2-3年生的狗牙蠟梅,也可用4-5年生的蠟梅實生苗。在離地面3-5厘米處剪除砧木,選皮厚、光滑的地方把砧木削平,再在皮層內略帶木質部垂直切3-4厘米。把接穗的長斜面對準砧木的木質部處插入,使接穗斜面兩邊的形成層和砧木切口兩邊形成層對準靠緊。接後綁紮好,在接口處塗上泥漿,用疏鬆濕潤的細土將接穗封住即可。

(2)腹接。採用當年生枝條作為接穗,帶有2-3對芽,長度為8-10厘米,在莖粗1.5-2厘米的砧木上準備嫁接的部位用刀斜切一切口,深達砧木粗度的1/3,切口長2-3厘米,將接穗小段頂芽一側的莖部斜向削一削麵,削麵長度與砧木切口長度相等,在此削麵背面再削1厘米長的小斜面,然後用手輕輕推開砧木,將接穗插入,使長削麵緊貼砧木木質部,兩個形成層對準,最後用塑料條緊綁接口即可。

(3)嫁接苗的管理。當嫁接成活的接穗長出6片葉片左右時及時摘心,促其增粗、萌發側枝,形成樹冠和開花枝。培育具有較高主幹的植株時,等到第二年砧木與接穗生長牢固後,利用其新萌發的枝芽培育主幹。春季切接成活的植株,在初夏「鬆綁」,將綁縛用的塑料薄膜鬆開,但不可完全去掉;夏季腹接成活的植株,在翌年初夏「鬆綁」,用鋒利的小刀在塑料膜上輕輕縱向劃一刀,使塑料膜鬆動即可。

種植方法

一、準備盆土

種植臘梅之前應該準備好適合的盆土,家庭養殖可以用陶土盆或紫砂盆。對於土壤的要求為肥沃、透氣,避免使用粘性比較大的栽培土,用這種土種子很難萌芽。

二、選擇種子

想要在種植後,小苗的長勢更好,就要選擇品質好的飽滿種子。若是自行採收種子,一定要用生長狀態好、豐滿的,否則在種植後很有可能無法發芽。採集種植的時間為7-8月份左右,干藏到第二年春季種植。

三、進行催芽

在播種之前進行催芽,可以提高發芽率。使用60°左右的溫水,將種子放進去浸泡大概12-24小時。之後將漂浮在水面上的種子揀出扔掉,使用沉在水底的種子。

四、進行播種

把催好芽的種子播進準備好的盆土中,覆蓋一層土壤,適當的澆點水就行了。要是所在地區氣候很乾的話,就給它蓋一層薄膜或是稻草,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濕效果。

五、注意事項

種植的時間要儘量選擇在春季進行,避免在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這種氣候環境,對其種子發芽會有一定的阻礙。[2]

病蟲防治

1、炭疽病防治

徹底清除帶病落葉,集中銷毀,減少侵染源;噴灑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2、黑斑病防治

清除病落葉,集中銷毀,減少侵染源;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或0.3波美度石硫合劑。

3、蚜蟲防治

剪除有卵枝條,集中銷毀;噴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6000倍液,或70%滅蚜松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50%馬拉松乳油1000-1500倍液。

4、紅頸天牛防治

防治時用棍敲打枝幹,及時捕殺落地成蟲;經常檢查樹幹,發現有排糞孔時,用鐵絲刺死其中的幼蟲;或向排糞孔塞入蘸有敵敵畏的棉球,用黃泥封口,進行熏殺。

5、日本龜蠟蚧防治

噴施2.5%敵殺死或功夫乳油4000-5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或20%殺滅菊酯乳油3000倍液防治。

主要價值

園林用途

蠟梅是冬季賞花的理想名貴花木。它更廣泛地應用於城鄉園林建設。河南農業大學趙天榜教授曾調查總結了蠟梅園林配置的幾種形式。

(1)片狀栽植,形成蠟梅花林 該種栽植具有面積大、品種多、花期長等特點,是人們遊玩散心、健身之地。

(2)主景配置 指建築正面門口、兩側以及中心花壇處的園林綠化配置。以蠟梅作主景,配以南天竹或其它常綠花卉,構成黃花紅果相映成趣、風韻別致的景觀。

(3)混栽配置 通常採用蠟梅、雞爪楓黃楊月季牡丹、或金鐘花紅葉李等樹種混栽,構成不同層次,不同物種的灌、喬混合配置。採用自然式的高低相配、錯落有致,造成姿態、花色等綜合配置的花壇,具有多物種、多層次、花期長等特色。

(4)漏窗透景 漏窗透景是江南園林建築中的一大特色。在窗下配置常綠或落葉喬木。蠟梅配以火棘翠竹南天竹等,通過漏窗半掩半露之景,顯得可愛。

(5)岩石、假山配置。蠟梅與岩石、假山相配置,也有可取之處。如河南鄭州市紫荊山公園在假山上採用蠟梅不同品種為主景,桂花地柏翠竹相配襯,造景美麗,顯得可愛。

藥用價值

解暑生津,順氣止咳。用於暑熱心煩、口渴、百日咳、肝胃氣痛、水火燙傷。

蠟梅不僅是觀賞花木,其花含有芳樟醇、龍腦桉葉素蒎烯、倍半萜醇等多種芳香物,是制高級花茶的香花之一。它提煉而成的高級香料,在國際市場上1000克相當於5000克黃金的價格。

代表品種有「素心蠟梅」:《鄢陵文獻志》稱「鄢陵素心蠟梅」,其心潔白,濃香馥郁。因其花開時不全張開且張口向下,似「金鐘吊掛」,故又名金鐘梅。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蠟梅花味甘、微苦、採花炸熟,水浸淘淨,油鹽調食」,既是味道頗佳的食品,又能「解熱生津」。

其果實古稱土巴豆,有毒,可以做瀉藥,不可誤食。

現代藥理分析,蠟梅花含有龍腦、桉油精、芳樟醇等成分。祖國醫學認為:蠟梅花味微甘、辛、涼,有解暑生津,開胃散郁,解毒生肌,止咳的效果。主治暑熱頭暈、嘔吐、熱病煩渴、氣鬱胃悶、咳嗽等疾病。民間常用蠟梅花煎水給嬰兒飲服,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常用便方

①治久咳:鐵筷子花三錢。泡開水服。(《貴陽民間藥草》)②治湯火傷:蠟梅花(以)茶油浸(塗)。(《嶺南採藥錄》)

功效

花蕾:解暑生津,開胃散郁,止咳。用於暑熱頭暈,嘔吐,氣鬱胃悶,麻疹,百日咳;外用治燙火傷,中耳炎。

根:祛風,解毒,止血。用於風寒感冒,腰肌勞損,風濕關節炎。根皮:外用治刀傷出血。

蠟梅花含揮髮油,油中有龍腦、桉油精、芳樟醇、洋蠟梅鹼、異洋蠟梅鹼、蠟梅甙、a-胡蘿蔔素、亞油酸、油酸等化學成分,葉中含蠟梅鹼、洋蠟梅鹼、異洋蠟梅鹼;鮮葉含氰氫酸。種子含脂肪油、脂肪酸、亞油酸、亞麻酸等成分。

相關視頻

島國人的蠟梅的種植與修剪


臘梅怎麼長出更多花苞來?這樣上盆栽種才有效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