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之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秦可卿之死
秦可卿死於冬盡春來之際。因為此前十二回末寫到,林如海有書信寄來,說患重病,要接林黛玉回去。於是賈母讓賈璉送她回揚州。
事情的暴露顯然和過去對可卿百般疼愛、讚譽有加的尤氏的態度突變有關。有必要特別指出的是,尤氏的這種態度突變不是發生於我們現在看到的秦可卿死了以後,什麼忽然「犯了胃疼舊疾,睡在床上」啦,什麼「不能料理事務」啦,那是明顯的託詞;而是秦可卿還活着的時候。也就是說,可能就是在冬末春初之際的某日,一個偶然的機會,尤氏發現了什麼,於是將那些蛛絲馬跡聯繫起來,一直被掩蓋得嚴嚴實實的事情終於露出馬腳。這大概就是被刪改了的「遺簪」部分。在那種情況下,秦可卿除了自殺,已經沒有任何別的選擇了。
曹雪芹對秦可卿的態度究竟怎麼樣?
如果光從《紅樓夢曲·好事終》來看,雖然主要是批評作為賈府長房的寧國府的賈敬和賈府族長的賈珍,但是,「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這幾句說的可是秦可卿,分量很重,仍然可以看出曹雪芹對秦可卿有相當嚴厲的批評。另外,由於曹雪芹在人物名字上極有講究,秦可卿通常被認為是「情可輕」的諧音,也含有批評之意。當然,也可以說作「卿可親」。因此不能單純從姓名上確定。
對《紅樓夢》中的人物評價一定要從曹雪芹對其全部描寫來作出判斷。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曹雪芹在接受畸笏叟的意見刪改時,將秦可卿從否定性人物改變成定性形象,變成一個令人同情的少婦,這是一個具有本質意義的變化。曹雪芹對她的基本態度顯然是同情的,是把她作為一個有補天之才卻無補天之命的少婦來惋惜的,因此將她置於太虛幻境「薄命司」的金陵十二釵正冊之中,屬於「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一。其次,她和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中的那個乳名兼美字可卿的少女雖非一人,但是在藝術上具有同一性。這個可卿「其鮮艷嫵媚,有似乎寶釵,風流裊娜,則又如黛玉」,表明曹雪芹認為秦可卿在某種程度上兼有黛玉和寶釵之美,是一個值得寶玉喜歡的女人。曹雪芹對秦可卿這個人物的好感,對她的遭遇感到真切的同情,還通過作品中賈府上下各色人等對秦可卿的真誠懷念、痛惜之情和高度讚揚顯示出來。至於說,對秦可卿的批評,也不奇怪。曹雪芹筆下的重要人物,從賈寶玉、林黛玉開始,幾乎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何況秦可卿是一個從否定性人物改為肯定性的藝術形象,留下一些原有的否定性痕跡也就不足為奇了。
從審美的角度着眼,曹雪芹的這種修改,大大增加了秦可卿形象的模糊美、朦朧美,添加了許多不確定因素,為讀者探究事實真相,饒有興趣地去尋找、拼接、考證那些蛛絲馬跡,甚至發揮藝術想象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秦可卿出場時間不長,所用文字不多,生命短暫,但是給讀者留下的印象之深,令人回味的東西之多,值得進一步去琢磨的魅力之強,都是整個作品中為數不多的。
脂批者對《紅樓夢》創作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們,尤其是脂硯齋和畸笏叟,實際上都是出色的評論家。如果沒有畸笏叟的意見,原來的秦可卿很可能沒有現在這麼多可琢磨的東西。
周思源看紅樓如喪考妣看賈珍在講了秦可卿之後,自然少不了要講講造成秦可卿悲劇的罪魁禍首賈珍。之所以把他放在賈寶玉之前,並不是他有多麼重要,而是緊接着秦可卿之後講,好些說過的內容大家記憶猶新,多少可以節約一些篇幅。
《紅樓夢》的第一主人公賈寶玉雖然是男性,但是整部小說寫得最多的還是女性,這是一部主要寫女性的小說。開卷第一回作者自雲「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曹雪芹要為「閨閣昭傳」嘛。小說中光是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就已經有36人,庚辰本十八回脂批說,已丟失的小說最後一回的「警幻情榜」中還有三副冊、四副冊十二釵的名字,這樣總共就有60人。還有許多不在十二釵中的其他女性,如賈母、王夫人、薛姨媽等。當然《紅樓夢》有些人物只是提了一下姓名,表示某件事、某個時候有這麼個人在場,他們只是一個藝術符號,沒有成為藝術形象,這種情況男女都有。比如,十四回寫秦可卿出殯那日,有許多貴族官宦親至路祭,有些人的頭銜相當大,比如頭一個提到的「鎮國公牛清之孫現襲一等伯牛繼宗」,還有一位是景田侯之孫五城兵馬司裘良,此人相當於今北京市公安局長。其實只不過表示當時有誰誰誰到場罷了,這些人除了個別的如馮紫英外,並沒有成為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下面接着寫到幾個王府也設了祭棚,不過除了北靜王親臨,別的都沒有寫到具體人。所以有王熙鳳協理寧國府些論著說《紅樓夢》寫了多少多少人,有說四百多的,有說七百多的,還有說九百多的。這個「人」按什麼標準就是一個問題。光「有名有姓」不行,牛繼宗、裘良算不算?因此我覺得還是按照人物形象來計算和分析比較好。不過,不論怎麼說,秦可卿出殯場面可是真大。如喪考妣看賈珍問題又來了:秦可卿出殯怎麼鬧騰得這麼大?除了因為秦可卿是寧國府長房重孫媳婦這個身份外,她又多了個賈珍花了1200兩銀子買來的五品龍禁尉夫人的頭銜。再加上賈珍不惜代價張羅,喪事大操大辦,所以秦可卿出殯的場面就格外宏大了。
《紅樓夢》有一個現象很值得注意,小說中成為藝術形象的女性要比男性多得多,但是壞女人在女性總數中的比例比較小,只有趙姨娘、馬道婆、夏金桂、秋桐、寶蟾、王善保家的那麼幾個,而且地位都比較低微,除了趙姨娘之外,出場都很少。而小說中壞男人在男性藝術形象總數中的比例則大得多。夠得上壞男人或者至少不能算是好男人的有賈赦、賈珍、賈璉、薛蟠、賈雨村、賈蓉等一大串,而且大多是寧、榮二府主子中的大人物。這和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是為了頌紅、怡紅、悼紅的主題有關,表現了他對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的強烈失望。[1]
曹雪芹
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祖籍存在爭議(遼寧遼陽、河北豐潤或遼寧鐵嶺),出生於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