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秦嶼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秦嶼鎮(太姥山鎮)
D4628535e5dde71190ef3c1081a4d91b9d16fcfacb88秦嶼鎮.jpg

來自 太姥山鎮 的圖片

中文名:太姥山鎮

行政區劃代碼:350982104000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福建省寧德市

地理位置:福鼎市南部

面   積:119.08 km²

下轄地區:6個社區,2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金麟街133號

電話區號:0593

郵政區碼:355209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太姥山.瀲城古堡.牛欄崗海濱

火車站:太姥山站

車牌代碼:閩J

人   口:57938人(2018年)

秦嶼鎮一般指太姥山鎮 太姥山鎮,隸屬於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地處福鼎市東南部,背靠太姥山脈,東臨東海,東南瀕海與大嵛山隔海相望,南接硤門畲族鄉,西鄰磻溪鎮,北靠白琳鎮 。轄區土地面積119.08平方千米 ,海域面積43平方千米 。2018年末,太姥山鎮戶籍人口57938人。 太姥山鎮原名秦嶼鎮。據明萬曆《福寧州志》載,秦嶼為秦人避亂之所居。2011年,更名為太姥山鎮。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秦嶼鎮。1968年,設秦嶼公社。1987年,復稱秦嶼鎮。2011年3月21日,更名為太姥山鎮   。截至2020年6月,太姥山鎮共下轄6個社區,26個行政村。 2018年,太姥山鎮有工業企業138個,其中規模以上1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個。[1]

歷史概況

太姥山鎮原屬福寧州勸儒鄉望海里十都,清乾隆四年(1739年),置福鼎縣後,為福鼎縣七都;三十一年,始設秦嶼巡檢司。 民國元年(1912年)廢都為秦嶼區。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設秦嶼鎮。 1968年,設秦嶼公社。 1987年,復稱秦嶼鎮。 2011年3月21日,更名為太姥山鎮。[2]

行政區劃

011年末,太姥山鎮轄玉池、康湖、金麟、積石、寒碧5個居民委員會,秦嶼、建國、吉坑、太陽頭、瀲城、彭坑、才堡、瓜園、下尾、屯頭、斗門、日澳、小篔簹、方家山、太姥洋、孔坪、竹下、仙梅、巨口、樟岐、東星、蒙灣、東埕、洋里、牛郎岡、秦海26個村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太姥山鎮共下轄6個社區,26個行政村 。人民政府駐金麟街133號。

經濟狀況

農業 太姥山鎮耕地面積2263多畝,人均耕地0.41畝,是福鼎主糧區之一,素有「福鼎米糧倉」之稱。2011年,糧食總產量7808噸,農業總產值4.69億元。森林覆蓋率達到68%,有紅豆杉、彈塗魚、紫菜、茶葉等特色種養殖業。農民人均純收人8715元,比上年增長18%。 工業 2011年末,太姥山鎮實現工業總產值31.33億元,比上年增長37.9%。工業經濟主要以水井頭工業集中區、文渡工業園區為載體,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企業科技創新,已落成投產企業58家,其中億元以上企業12家。「九洋」蝦皮、」綠雪芽」有機茶、「一雄」光學望遠鏡、「石蘭」紫菜等眾多的名優特產品躋身國家級、省級名牌行列。 商業 2011年末,太姥山鎮有商業網點2500多家,超市2家。[3]

名優特產

四季香芹 秦嶼鎮秦嶼村蔬菜基地是福建省貿易廳的直控蔬菜基地,位於福鼎市秦嶼鎮國家級風景區太姥山下,距福寧高速公路1000米,面積2000畝,蔬菜品種達36個,一年四季周年供應,是福鼎市的菜籃子基地年產蔬菜9000噸。 福鼎四季香芹是秦嶼村的主栽品種。歷時20年,周年供應,該品種具有葉柄濃綠,植株形美,風味香翠可口,是上乘佳品,它被評為寧德市名牌產品的稱號。經過多年選育,已選育四季香芹一號和四季香芹二號出兩個品種。四季香芹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礦物鹽外,還含有揮發性芹菜油,具有奇香,促進食慾,同時還有降血、明目、驅風利濕等作用。 晚熟荔枝 荔枝,又名丹荔、離枝,是我國的特產名果。因其果皮鮮紅,果肉香甜味美,營養豐富,醫藥用途廣,素有「果中之王」和「果中皇后」之稱。秦嶼屬亞熱濕潤氣候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造成了適宜晚熟荔枝生長的小區氣候環境,是閩浙邊界地區熱量條件種植荔枝最理想的地方。秦嶼晚熟荔枝經過科學的改良、選優。所以,秦嶼晚熟荔枝具有皮薄核小、肉脆計多、色澤晶瑩、細嫩化渣、酸甜適度、芳香四溢的獨特風格。該品種單果重20克,可食率65%,含糖量高達26%,比一般荔枝高出8%左右從七月初上市,八月中旬都有出售,比嶺南荔枝晚熟一個多月。

視頻

「心連心」寧德慰問演出小分隊走進福鼎市太姥山鎮綠雪芽茶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