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七十二峪之庫峪清流(鄭凡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秦嶺七十二峪之庫峪清流》是中國當代作家鄭凡濤的散文。
作品欣賞
秦嶺七十二峪之庫峪清流
庫峪又名庫谷,位於藍田縣和長安區兩地交界處。峪內古道是關中自唐到明清一千多年裡,通往秦嶺南面的六大通道之一。庫峪河是滻河的主要發源河。庫峪景色優美,是西安人假日裡最喜愛遊玩的景點之一。
在初秋一個晴朗的日子裡,我們來到美麗的庫峪。可能是由於疫情剛剛結束,很多人不知道秦嶺各個峪口重新開放的原因,今天遊人稀少,沒有同事先前描述的那種絡繹不絕。面對這冷清,我卻有種發自內心的慶幸,因為這正好遂了我喜歡清靜的心愿。
我們悠閒地順着彎彎的山道緩緩而上。此時的西安城裡正是秋老虎發威的時候,而這秦嶺庫峪里卻是無比的涼爽,讓人欣喜不已。一路上眼望滿山蔥鬱,耳聽流水潺潺,好不愜意。頭頂深邃而湛藍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萬里如洗。陽光柔柔地灑在身上,輕輕的山風徐徐而來,給人的感覺是宛然已經到了秋天,我們的心不由得都醉了。我們放開嗓子,旁若無人地呼喊、高歌,仿佛整個山谷就是我們的樂園。
站在高高的河岸上扶欄向下看去,只見兩丈多深的山溝里,河水激流,透着說不出的清澈。讓我們驚訝的是:庫峪河的水不像其它峪口的水僅僅是清澈透明,竟然在清澈里透着淡淡的綠色,真是滿谷碧玉漫流。一下子讓我們對庫峪的美景充滿了期待。
人在期望中前行,往往不知疲倦。我們一口氣走了半個多小時,到達白雲禪寺時方才停了下來。
天下寺廟叫作「白雲禪寺」的多如牛毛,其中不乏千年名寺,而眼前的這座白雲禪寺卻是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寺廟。只有三間半舊不新、青磚灰瓦小屋的它,在樹影斑駁中靜靜地座落在半山坡上,像是一位無名老僧默默地在此隱居修行。
那無聲中散發出來的超然世外的禪意讓我們心生嚮往。於是,我們沿着曲折而陡峭的台階欣然前往。可是,當我們來到廟前時卻發現廟門緊閉,不得而入。門旁牆壁上貼有告示:「因疫情,寺廟暫時關閉。敬請各位施主諒解。」掃興之下,我們只好站在廟前不大的空地上環顧四周。我手扶門前那棵碗口粗的銀杏樹,望着緊閉的暗紅色廟門,忽然產生一種深山訪客不遇的失落感。
賈島當年尋隱者不遇,還有人可問,而我卻只能面對寂寥的寺廟獨自悵然。新冠病毒猶如一個陰魂不散的幽靈,始終飄蕩在人間。如今疫情雖然已經緩解,但這平日裡遊人絡繹不絕的庫峪卻還是冷冷清清,連這山中清淨的小廟也要受到影響。但願人類早日戰勝這可惡的疫情,讓一切重歸自然吧!
從白雲禪寺下來,站在路邊扶欄低頭望去,發現這時的河岸沒有剛入峪口時那麼高了,碧水就在一丈多深的地方。走了這麼久,第一次離水這麼近,頓時有種迫切親近它的渴望,便疾步向前,想尋見能下到河邊的路徑。轉了一個大彎,忽然望見一座青灰色的單孔石橋高高地橫跨在河上。
走到近前,仔細看去。石橋長約十五米,寬約三米。橋體是大塊青石砌成,兩側扶欄約半米高,約25公分寬,全是青磚壘成。橋面鋪滿碎石,有兩道深深的車轍。
橋那邊是一條不足三米寬的碎石路。和這橋面一樣有兩道深深的車轍。路不長,約有二百米。路盡頭處有一寺廟,四五間青灰色的殿房依山勢高低而建,錯落有致。這廟背靠大山,面朝河水,算得上是風水寶地了。此廟叫作「覺明禪寺」。心想着白雲禪寺因疫情關閉,這覺明禪寺也必定關閉,便打消了前去探訪的念頭,而停步佇立在橋上悠然觀景。
覺明禪寺的建築色調和周圍的山色渾然一體,給人以靜穆,讓人安詳。這青山深處,天低樹高,野橋流水,孤寺便道,宛然一派靜謐悠閒的氣象。這禪意氤氳,讓人心神不知不覺地超然出世。
扭頭往下游看去,只見七八米寬的河水緩緩而去,在不遠處拐個彎不見了。它是沿着我們來時的路去尋找自己的歸宿了,而我們卻想溯流而上探尋它來時的路。人與人往往就是這樣,明明是相向而行,見面時卻又擦肩而過,為了各自的目標,漸行漸遠。
轉身向上游看去,只見庫峪河水彎彎曲曲從兩峰相對的深處跌宕而來。距離這石橋大約二十米處驟然平緩下來,水面也由原來的四五米變成了十幾米寬。低頭一看發現靠近山路一側的河灘有三個遊人端坐在石頭上閒聊着。看到此景我們急忙詢問下河路徑。在他們熱情地指引下,我們也順着掩蔽在橋頭灌木叢里的小路下到橋底。
真心感謝過人家之後,便伸手觸摸那一泓秋水。雖然時逢秋日,可是這河水並不冰涼,反而有種說不出的清爽。抬頭再看石橋,卻一下子被驚艷了!
十幾米高的石拱橋襯着兩岸青蔥的樹葉透露出一股古樸滄桑的韻味。碧綠清澈的河水緩緩地穿過拱形橋洞,恰似一條玉帶飄然而去。石橋、碧水、綠樹、青山、藍天構成了一幅絕美的山水畫,教人沉迷其中,痴痴地望着。
我恍然穿越到千年之前,站在王維的身後,看着他靜坐在藍田輞川別墅邊的河道上,低聲淺吟:「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也想和他一樣「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閒閒。」願這滿河碧流陪伴着我,悠然行走山林之間,褪去塵世的浮華,清淨俗心的煩躁,做一個萬事不關心的閒雲野鶴。可是,我人在塵世,也不知何時才能實現這個心愿?
就在我出神冥想之時,岸上有人高聲喊叫讓我們儘快上岸,離開此地。抬頭看去,原來是巡山員。他焦急地說:「前幾日上游洪水已經衝垮山路,今天預報下午還有雨,所有人必須馬上離開河道,趕緊出山。」
我們幾個人聽完大驚,抬頭望着晴朗的天空,實在不相信下午會下雨。可是看着巡山員滿頭大汗着急的樣子,又想到天有不測風雲,為安全起見,只好舍卻眼前的美景,急忙起身沿着小路匆匆上岸,轉頭下山。
想着沒有按照預訂目標登臨山頂看草甸,望鐵廟,便心生遺憾,戀戀不捨起來。我忽然想到:剛才在上山時遇白雲禪寺而不得入,是不是就預示着今天不能登頂?
罷了,不管怎樣,在疫情過後能來庫峪,能幸遇這一谷碧流已經欣喜不已,心滿意足了。山水皆緣,遇見就是好。山水之樂,樂在悠閒,遠近與多少已經不重要了。只願下次,再訪庫峪,重看碧流,遠登山頂,漫步草甸,遙看鐵廟,眺望氤氳煙雲,身心皆出世界,做一片閒雲飄然而去...... [1]
作者簡介
鄭凡濤,陝西咸陽人,西安某國企從事管理工作。作品發表於《當代兵團》雜誌和《文學陝軍》《冬歌文苑》《短文學》等文學網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