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秦市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秦市鄉地處江陵縣東南邊陲,東與監利毗鄰,南與石首市相連,國土面積55.69平方千米(2017年)。轄有20個行政村、16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0383人(2017年)。耕地面積3.2萬畝,其中水田面積2.3萬畝,旱田面積9000畝。[1]

中文名: 秦市鄉

行政區類別: 鄉

所屬地區: 湖北省江陵縣

面 積: 55.69平方千米(2017年)

電話區號: 0716

人口數量: 20383人(2017年)

車牌代碼: 鄂D

概況

江陵縣轄鄉。面積55.69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20383人(2017年)。轄1個居委會、20個行政村。鄉政府駐秦市。

沿革

1958年屬普濟公牡,1961年設區,1975年復設公社。1984年復設區,1987年置鄉。1996年,面積55.3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轄秦家場、張公壋、陸陽台、永豐、東陳嶺、廖堤、曾家灣、藤梓樹、河淵、譚彩剅、磚井、台湖、劉家剅、聶堤、吳堤、千合、拖船埠、劉港、連心、陽湖20個行政村。

2004年,鄉政府駐秦市,人口28146人,面積55.8平方千米,轄秦市1個居委會和秦家場、陸陽台、永豐、張公壋、廖堤、東陳嶺、陽湖、曾家灣、劉家剅、聶堤、河淵、藤樟樹、譚彩剅、磚井、台湖、吳堤、千合、拖船埠、劉港、連心20個行政村。

獲得榮譽

共投入資金100多萬元改善集鎮面貌。適齡兒童入學率年年達100%,中考年年位居全縣前列。普法工作進一步深入。2000年11月,聶堤村村民委員會被省人事廳、司法廳評為「優秀人民調解委員會」。2002年,秦家場村村民雷超發、雷超新兩兄弟被湖北省綜合治理委員會授予「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稱號。郵政、電信事業快速發展,全鄉已實現村村通電話。

「先進鄉鎮」

2004年9月,東陳嶺村被中共湖北省授予「全省農村黨的建設五好村黨組織」榮譽稱號。在完善農村基層建設的同時,秦市鄉不斷完善自身建設。2000年12月,秦市鄉被省委組織部授予「先進鄉鎮」稱號,2001年3月,被中共荊州市委授予「十面紅旗」稱號,同年,被中共湖北省委授予「先進基層組織」稱號。

「項目興縣,工業強縣」

秦市鄉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大力實施縣委、縣政府提出的「項目興縣,工業強縣」戰略,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得到蓬勃發展。2004年,全鄉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4億元,比2003年增2045萬元、比2000年增8903萬元、5年平均增幅11.9%。其中工業產值1.4億元,比2003年增1745萬元、比2000年增6645萬元、年均增幅為16.9%。農業產值9718萬元,比2003年增300萬元、比2000年增2618萬元、年均增幅為7.3%,農業總產值中,多種經營產值6056萬元,比2000年的5200萬元增長16%。農民人均總純收入為4534.1萬元,比2003年的4270.8萬元增6.1%。比2000年的1189萬元增2.81倍。

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全鄉共投入基礎建設資金630萬元,新修鄉村水泥公路11.6公里,特別是五秦公路的通車,解決了秦市鄉部分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大力發展生態林業,積極擴大經濟林生產規模,2004年全鄉共投入資金20萬元,綠化面積1140畝,是2000年110畝的9.36倍。

經濟發展

財政收入

2004年全鄉財政收入491.56萬元,比2003年減28.46萬元,比2000年增長95.5%,其中國稅完成48.89萬元,比2003增36.7%,地稅完成23.3萬元,比上年增15.9%,完成農業稅126.08萬元,比2003年減94.56萬元,比2000年增21.08萬元,從2003年起農業稅占整個稅收的比例將逐年遞減。農村信用合作社不斷加大信貸支農力度,2004年存款額達2000萬元,比2003年增700萬元,比2000年增297萬元;2004年,共發放金融貸款1100萬元,比2003年的1020萬元增80萬元,比2000年的735萬元增365萬元,增幅分別為7.8%,49.7%。其中農業貸款為985萬元,比2003年的905萬元增80萬元,增幅為8.8%,比2000年的344萬元增641萬元,增幅為186%。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逐步邁向和諧統一。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2004年全鄉共登記低保對象83人,累計發放低保金額5.1萬元,農村特困對象常年救助達75戶201人,累計發放救助金2.4萬元.勞動就業保障體系基本建立,2004年全年共輸出勞力6400人,是2000年的1.5倍。計劃生育工作成果不斷鞏固,全鄉持續保持低生育水平,2004年人口出生率為7.75‰,比2000年的7.86‰減少0.11‰,出生性別比逐步趨於正常化,2004年為100:108,2003年為100:109,2000年為100:115。村鎮建設工作進一步加強,集鎮面貌得到逐步改善。共投入資金100多萬元改善集鎮面貌,使之煥然一新,髒、亂、差現象得到改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普九成果不斷鞏固。普法工作進一步深入,社會治安穩定。2000年11月,聶堤村被省人事廳、司法廳評為「優秀人民調解委員會」,2002年,秦家場村村民雷超發、雷超新兩兄弟被湖北省綜合治理委員會授予「省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稱號。郵政、電信事業快速發展,全鄉已實現村村通電話。2004年,全鄉電話擁有量達2200部,是2000年的47%。

工業農業

工業經濟發展

工業經濟發展加快步伐,主導產業初現雛形。五全鄉上下強化「項目興鄉,工業富鄉,商貿活鄉」意識,以招商引資為重點,以發展私營企業為突破口,以技改擴規為途徑,以跟蹤服務為手段,不斷擴大企業規模,提高企業效益,全鄉工業經濟得到迅猛發展。2004年,全鄉實現利潤620萬元,入庫稅金84萬元。其中康龍王化工有限公司入庫稅金就達41萬元,被評為「全縣十強企業納稅光榮戶」。在大力扶持化工企業的同時,秦市鄉黨委、政府抓住千合、拖船埠等地棉製品加工業發展的機遇,全方面、多層次地拓展企業規模,到2004年底,全鄉共發展5家棉製品公司,共累計投資1680萬元,解決就業人員1000多人,日加工棉花能力為200噸。2003年麻布拐棉製品加工業共征繳國稅和地稅22.4萬元,比2002年增16萬元,增幅為71.4%。2004年,僅順通棉業一家就上交稅收達18萬元。

農業增收

農業增收幅度穩步增長,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揚,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特別是中央一號文件出台後,農民收入大幅度增長。2004年,全鄉過「兩補一降」,群眾每畝獲得各項補貼31.78元,農業稅畝平減少29.55元,全鄉共向群眾發放各類補貼128.58萬元,農民種田積極性空前高漲,糧食種植面積達到了歷史新高,複種指數達到98%,全縣十萬畝水產開發戰略啟動後,該鄉萬畝水產開發計劃取得突破性進展。2004年,水產品產量達到2800噸,比2003年增100噸,比2000年增1357噸,黃鱔養殖面積達到6000畝,年產黃鱔2700噸,是2003年的1.5倍,是2000年的3倍,「荊陵」牌黃鱔遠銷上海、浙江等地,響徹全國各地。畜禽養殖已初見雛形,十萬隻三黃土雞養殖場已在東陳嶺村建成投產,帶動農戶1000戶。血防衛生防疫體制進一步完善。秦市鄉先後籌措資金850萬元,完成了背時湖血吸蟲病、綜合治理,2004年共改廁60口,建沼氣池8口,治療血吸蟲病人585人,免費救治晚血病人43人,全鄉晚血病人救治率達100%。農田水利建設力度加大,五年共改造農田1萬畝,完成土方280萬方,得到了縣、市領導及全國人大代表的肯定與讚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