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秦松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秦松齡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本名: 秦松齡

別號: 留仙,對岩,蒼峴山人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秦松齡(1637-1714)字漢石,又字次椒,號留仙,又號對岩,晚號蒼峴山人。母王朗。江蘇無錫人。生於明思宗崇禎十年,卒於清聖祖康熙五十三年,年七十八歲。順治十二年(公元一六五五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1]

人物簡歷

秦松齡(1637-1714)散館,授國史館檢討,因逋糧案削籍。康熙十八年,(公元一六七九年)薦試"博學鴻儒"科一等,復授檢討。歷充順天鄉試正考官,又因磨勘落職。松齡官庶常時,世祖召試《詠鶴》詩,有"高鳴常向月,善舞不迎人"之句,因示閣臣曰:"此人必有品"。遂置第一。削籍後,嘗從軍荊襄,總督蔡毓榮請於軍中講學,士卒無不聳聽。歸里,耽研經訓,尤深於詩。松齡家有園在惠山之麓,暇輒邀集故人遺老,倡和其中。與王士禎同年友善,常緘詩一編,題曰《寄阮集》。著有《蒼峴山人文集》六卷,《詩集》五卷,《微雲詞》一卷,及《毛詩日箋》六卷,(均清史列傳)並行於世。

順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科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三名同進士出身。選內翰林國史院庶吉士。在庶常館期間,順治帝召試詠鶴詩,秦松齡詠道:"高鳴常向月,善舞不迎人",為順治帝所褒揚,拔置第一,出示內閣大臣說:"是人必有品!"。

十四年(1657年)散館,授內翰林國史院檢討。

康熙十八年(1679年),薦博學鴻詞科,列一等第八名,授翰林院檢討。參與編修《明史》。

二十年(1681年),以翰林院檢討充日講起居注官,充江西鄉試正考官。

二十二年(1683年),以翰林院檢討充《平定三逆方略》纂修官。擢左春坊左贊善,改左春坊左諭德。

二十三年(1684年)八月,以左諭德充順天鄉試正考官。九月十六日革職。

博學多才,雅好燈謎,作品〈來生福彈詞〉內附有十八則燈謎。亦好作詩,與王士禎諸生有吟唱往來。

人物家庭

生父:秦德藻。

父:秦德澄(過繼)

弟:秦松岱,秦松期、秦松喬、秦松如、。

子六:秦道然(吳出),秦實然(華出),秦祖然,秦易然,秦明然,秦壽然(側費出)。

參考來源

  1. 秦松齡詩詞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