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秦雪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越劇傳統戲(劇照)原圖鏈接來自 eastday 的圖片

秦雪梅》又名《三元記》《五花球》,傳統戲。

劇目介紹

越劇《秦雪梅》源出於明代傳奇《商輅三元記》。寫明代翰林秦國政之女雪梅從小許配戶部尚書商榮之子商淋為妻。後來商門淪落,商淋前往秦府投親,秦夫人命他到後園書房讀書:一次雪梅到書房與商淋相會後,商淋思雪梅成病,被國政趕出秦府。商淋回家病情益重,商母命、丫鬟愛玉假扮雪梅,人房為商淋伴宿。數月後,商淋抱恨去世,雪梅聞訊,不顧父親阻攔,身穿孝服,決定前往商家弔奠。雪梅哭得昏厥過去,靈魂到了陰間,在青衣童子帶領下魂游地府十殿後,往南天門到乾坤橋與商淋相會,才知自己和商淋是金童玉女下凡,三世夫妻不能團圓:雪梅醒來為商淋守節,不回娘家,並與愛玉姐妹相稱。國政一意孤行,又將雪梅許配杭州府尹陶榮。雪梅用血書上訴皇帝,皇帝乃痛責國政,並嘉慰雪梅。後來愛求生下遺腹子,取名商輅,經雪梅嚴加教養,長大後得中狀元,皇上將三公主許配與他,雪梅、愛玉同受誥封。

該劇可演兩本,女子越劇前期王杏花、袁雪芬等擅演,20世紀40年代前期上海益民書局曾印成小劇本出版。新中國成立後由劉金玉、王杏花口述,上海市傳統劇目編輯委員會整理,收集在《傳統劇目匯編》中,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秦雪梅弔孝》折子戲是《秦雪梅》中一折。寫商淋抱恨死去,雪梅聞訊,身穿孝服前往商家弔奠,競哭得昏厥過去,靈魂到了陰間與商淋相會後醒來,堅決在商家守節。

《秦雪梅訓子》折子戲是《秦雪梅》中一折。寫商輅在學館讀書,放學回家,雪梅叫他背書,商輅頑皮。雪梅打他,商輅說雪梅打的不是親生兒子,使雪梅痛哭亡夫,用剪刀割斷機上織布,欲尋死路。愛玉聞聲,前來勸阻,叫兒子頭頂家法讓雪梅教訓。

《雪梅訓子》即《秦雪梅訓子》

中國戲曲

戲曲是我國傳統戲劇的一個獨特稱謂。歷史上最先使用戲曲這個名詞的是宋劉塤(1240-1319),他在《詞人吳用章傳》中提出「永嘉戲曲」,他所說的「永嘉戲曲」,就是後人所說的「南戲[1]」、「戲文」、「永嘉雜劇」。從近代王國維開始,才把「戲曲」用來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文化的通稱。戲曲最顯著、最獨特的藝術特點就是「曲」,「曲」主要由音樂和唱腔兩部分構成,辨別一個地方戲劇種主要依靠聲腔、音樂旋律和唱念上的地方性語言,如:四川的川劇、浙江的越劇、廣東的粵劇、河南的豫劇、陝西的秦腔、山東的呂劇[2]、福建的閩劇、湖北的漢劇、河北的評劇、江蘇的崑劇等。

視頻

秦雪梅 相關視頻

長沙小百花越劇團電視採訪金鷹紀實頻道湖南
越劇名家名票組團戰(五)

參考文獻

  1. 南戲,謀略學,2020-07-19
  2. 山東呂劇大全,戲劇網,2014-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