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秸稈帶狀覆蓋冬小麥栽培技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秸稈帶狀覆蓋冬小麥栽培技術西北半乾旱小麥產區大部分分布在400mm左右的雨養區,土壤[1]有機質普遍在1%左右,旱薄相連是當地小麥產量低而不穩的主要原因。地膜覆蓋是當地小麥抗旱增產的主要技術,但存在的兩個主要問題:一是地膜造成的土壤累積性污染日趨嚴重,尤其農民為了節省購膜成本,地膜小麥約70%利用二茬或三茬殘膜種植,多茬利用加劇了地膜碎片化程度,更難實現地膜回收;二是購膜成本較高,常出現增產不增收的問題。解決地膜污染的根本途徑是研發新的無污染覆蓋替代技術。

一、技術名稱

秸稈帶狀覆蓋冬小麥栽培技術

二、技術概述

(一)研發背景

針對西北半乾旱小麥產區的生態生產條件,主要利用玉米整稈進行局部帶狀覆蓋,有效解決了秸稈保墒與降溫的矛盾,克服了傳統秸稈全地面覆蓋造成的地溫過低,影響出苗、延緩生育,增產不顯著甚至減產的問題,是一種生態環保、保墒與培肥結合、秸稈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的綠色可持續生產技術。

(二)技術要點及參數

秸稈帶狀覆蓋又稱「秸稈帶狀覆蓋密植早播技術」,分覆蓋帶和種植帶,覆蓋帶40~50厘米、種植帶50~70厘米不覆蓋,兩帶相間排列,覆蓋材料最好用玉米整稈,播種時預留覆蓋帶。單位面積播種量與常規無覆蓋種植相同,行播種量需根據覆蓋度不同相應提高,局部密植。每帶種植3~5行,平作播種。覆蓋帶既可平面覆稈、也可溝內覆稈,溝深5厘米,可採用拖拉機輪胎壓溝。較露地早播5~7d,越冬前覆蓋秸稈,覆蓋量以單層玉米整稈蓋嚴覆蓋帶為原則,畝用玉米整秸3500~4500株,或畝用其他作物秸稈700~1000千克左右。也可在前茬玉米高茬收割後(留茬5厘米左右),將玉米整稈就地鑲嵌在玉米行間,形成覆蓋帶,預留種植帶不覆稈,兩帶相間。種植帶局部耕作後種植4~5行小麥。甘肅可採用雙壟溝地膜玉米結構,將40厘米寬的小壟做覆蓋帶,70厘米大壟種植4~5行小麥,播前揭去聚乙烯殘膜。

(三)技術示範推廣情況

「秸稈帶狀覆蓋技術」於2013-2021年在甘肅通渭縣會寧縣等縣市示範推廣。採用該技術小麥平均實收畝產287.8千克,最高畝產達384千克,較無覆蓋露地種植對照(CK)平均增產46.5公斤,產量與全膜覆土穴播技術相近。與露地種植相比,秸稈帶狀覆蓋增加產值111元/畝,除去覆稈人工費40元/畝,則增加淨收益71元/畝;與地膜覆蓋相比,小麥雖畝產值減少38元/畝,但節省覆膜成本105元/畝,因此可增加淨收益60元/畝以上。

秸稈帶狀覆蓋技術具有突出的蓄水增墒、培肥土壤的作用。秸稈帶狀覆蓋0-2米的土壤水分顯著高於露地1-2個百分點,相當於較露地平均增加土壤儲水45mm,0-80cm土壤有機質較露地平均增加1.3克/千克。同時覆蓋秸稈經淋溶和腐解釋放養分,以600公斤/畝覆蓋秸稈量計算(最適秸稈覆蓋量),當季可釋放出純N、P2O51.8公斤/畝、1.3公斤/畝,即可較露地種植減施純N1.8公斤/畝、P2O51.3公斤/畝。

秸稈覆蓋具有替代地膜的生產應用潛力。用秸稈替代地膜,不僅避免了由地膜覆蓋造成的土壤污染和秸稈焚燒引起的霧霾污染,而且為剩餘玉米秸稈資源變廢為寶、實現循環再利用找到了出路,是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的理想途徑、也符合綠色生產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趨勢。

以秸稈帶狀覆蓋為紐帶、以小麥為先導,建立「地膜覆蓋種植玉米→玉米整稈帶狀覆蓋多茬種植小麥和馬鈴薯[2]→秸稈旋耕粉碎還田」的三大作物覆蓋還田和高效輪作技術體系,促進產業的密切結合和聯動融合發展。另外,秸稈帶狀覆蓋可在耕地不撂荒棄耕前提下,實現就地分區休耕和輪耕,也為推行休耕和輪耕提供了新途徑。

三、適宜區域

適宜在降水量280mm~500 mm,全生育期≥10℃積溫1400℃、年日照時數1700h以上,年平均氣溫5℃~15℃的旱作區推廣種植

四、注意事項

該技術不建議在無玉米種植區、降水600mm以上旱作區,以及海拔2300米以上的高寒陰濕區使用。

參考文獻

  1. 史上最全土壤知識!(絕版),搜狐,2022-08-25
  2. 馬鈴薯的發現與傳播 ,搜狐,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