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穩定稅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穩定稅負是一個專用名詞。

漢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1]、中國字、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2]

名詞解釋

穩定稅負,顧名思義,就是保持稅負不變。這裡的稅負,當指宏觀稅負,現實中通常以稅收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或類似指標來反映。把穩定稅負作為稅制改革的原則或者目標,意味着本輪稅制改革,既不傾向於提高宏觀稅負,也不傾向於降低宏觀稅負。

提出穩定稅負旨在強調稅改將保持收入中性。當然,「穩定」應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固定不變。因為,實際的宏觀稅負受稅制(法定稅負)、經濟狀況和征管效率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產生波動是必然的。因此,穩定稅負應是宏觀稅負在一定區間內的相對穩定。

穩定稅負的必要性

1、「穩定稅負」向市場釋放了政府約束收稅行為,建立有限政府的財稅改革的價值取向。所謂的「穩定稅負」,從字面來理解,就是通過改革現行的稅收制度,讓國家的總體宏觀稅負相對穩定。這一表述與前面「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的表述思想一脈相承,體現出對於財政在國家治理工作中地位的重新認識,積極釋放了政府約束收稅行為、尊重人民權利的改革價值取向。因為熟悉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歷史的人都知道,國家治理史實際上是財政治理史,社會發展歷史也與財稅發展歷史密切相關;現代社會治理較為發達的西方國家,最核心的內容就是人民在國家治理中發揮主導性作用,其中人民對國家財政的掌握是人民發揮治理國家、約束公權力的重要載體,比如對收稅的制約、對國家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督等。

2、「穩定稅負」釋放了結構性減稅的價值取向,但全部內容不只是減稅,最重要的是公平稅負。「穩定稅負」,也就是說在一段時期宏觀稅負相對穩定,言下之意是即使經濟總量增長,稅收收入也不會大幅度增長,這樣就包含了政府減稅的意向。但從深層次來看,並不只是減稅,還應包含公平稅負的改革取向。因為從目前我國稅收結構來說,儘管宏觀稅負並不是全球最高,但是稅收負擔結構非常不合理,普通老百姓負擔了中國大部分的稅收,富人並未負擔與消費資源和收入相應的稅收。

稅負的涵義

稅負是「稅收負擔」或「稅負率」的簡稱,是因國家徵稅而造成的一種經濟負擔,也是國家稅收對社會經濟發生影響的結果以及國家稅收所反映經濟分配關係的一個表現方面。

稅收負擔直接關係到國家與納稅人及各納稅人之間的分配關係,國家向納稅人徵稅,不僅改變了納稅人占有和支配的社會產品總量,也會改變各個納稅人之間占有和支配的社會產品比例,由此形成國家同納稅人及各納稅人之間的稅收分配關係,它是社會產品分配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稅收負擔關係到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的問題,國家稅收最終總是由所有納稅人來承擔的。在一定經濟發展水平下,經濟體系的稅收負擔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稅收負擔超越了經濟的承受能力,就會損害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稅收負擔應該保持在經濟的承受能力範圍以內。從一定意義上講,稅收制度的設計問題,也就是稅收負擔的設計問題。在確定稅收負擔時,應該嚴格遵守合理負擔、公平稅負的原則。

參考文獻